美文网首页
【教学反思】《社戏》故事情节中的“停船吃豆”与“深夜返回”的先后

【教学反思】《社戏》故事情节中的“停船吃豆”与“深夜返回”的先后

作者: 有点可爱有点萌 | 来源:发表于2024-03-17 22:18 被阅读0次

前几天学习《社戏》,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是概括故事情节,在备课时发现八桂通的备课资源正好有一个参考,我也点进去做了一遍。在做的过程中,选择“停船吃豆”和“深夜返回”这两个情节的先后时,我有所犹豫,虽然最后选对了它的答案。于是,我也把它设置在上课的课堂活动中。但当时没有细想。

待上课时,一部分学生选择“深夜返回”在前,“停船吃豆”在后;一部分学生选择“停船吃豆”在前,“深夜返回”在后。我当时的“解释”是“停船吃豆”这么快就到“再谈吃豆”的情节了吗?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深夜返回”应该是深夜返回到家的意思。

一下课,有两位孩子就拿着书本跑上来找我论说,一位持A“深夜返回”在前的观点,一位持B“深夜返回”在后的观点。

B“深夜返回”在后观点的指出文中的语句,说赵庄看戏结束后,还有一段时间未到深夜呢,所以不能说“深夜返回”。

A“深夜返回”在前观点的也指出文中的语句,说赵庄看戏后已经是深夜了,所以应该是“深夜返回”,再“停船吃豆”才是。

我仔细看了看文章,好像她们说得都有道理。想了想后,说道:“如果把'深夜返回'中的一个词改一改可能就更符合它的情节顺序了。”

小A说:“应该改为'深夜返家'。”

我想了想,说:“应该为'深夜到家'更合适点。”“返家”和“返回”都还在途中,但是“到家”是表达到达目的地了,吃完豆后,小伙伴们确实是深夜才回到了家,因为“已是三更”。这样就没有争议了。

她俩都点点头,表示赞同。

其实,对于教参,我是有疑惑的。有时会想,这么多年参考书的一些解读怎么不订正修改一下呢。又想起了去年发给RJS公众号的石沉大海的请求解惑。但RJS只有它们自己的推送,却没有任何人解答我的疑惑。

所以,有时我很苦恼,尤其是备课文言文时,有些解读教参书并未解释很清楚,可考试的题目有些答案却是从教参里出来的。教学又要求跳出教参,而真正应试时它却没有跳出教参。这不是矛盾了吗?唉。

相关文章

  • 春日第一口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江南水乡绍兴,又到了吃罗汉豆的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在《社戏》里描写小时候到外婆家看社戏,与小...

  • 《社戏》教学反思(3)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我曾经彷徨过,...

  • 盱眙@单单谈养生002    荞麦茶

    春天随处可见社戏,社戏总少不了将《荞麦记》搬上戏台。 《荞麦记》的故事情节虽然已经只属于吃不饱的旧社会,但剧情中要...

  • 怎样写好一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课堂反馈和自身感受,对教学表现和学生反应进行反思与回顾,并从中吸取教育教学经验的...

  • 2022-09-14

    课后反思的“五必须” 教学反思能力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该反思点什么...

  • 教学中的反思

    我是一名教师,我的学生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孩子们每天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新鲜感,我总是忍不住感叹这些小豆包们实...

  • 《社戏》教学后记

    回顾本课进程: 第一节:预习课(学生素读文本、写初读感受、质疑)、课后作业(课本思考探究一: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写了...

  • 《社戏》教学手记

    《社戏》是一篇小说,备课时我考虑要不要从重点强调小说三要素的角度入手授课。结合单元目标“感受民俗”,又考虑到九年级...

  • 《社戏》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童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长大后,回忆往事时,更是怀着一种浪漫情...

  • 我的《社戏》教学思路

    三课时: 1预习课: 学生活动:素读课文,写写自己的初读感受(50字--200字)并分享;基础字词句落实学习。 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反思】《社戏》故事情节中的“停船吃豆”与“深夜返回”的先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cn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