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伯与羊
印象中的大伯放了大半辈子的羊,脾气暴躁的大伯对他的羊却表现出罕见的耐心,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用他的话说:动我可以,动我的羊试试!大伯对羊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羊儿一只只长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让同行都艳羡不已。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每到冬天,只要不是雪天,羊儿也是要放出去觅食的,虽没有青草可吃,野外的干草,枯树叶,秫秸杆的表皮干叶,都是它们的食物,因为吃得太干,食物又没多少养分,天黑回来时那是要给备一大锅羊饲料。一大锅的汤汤水水里面煮些玉米糁,干红薯叶,萝卜菜叶等作辅料,一大把粗盐是必不可少。
大娘每天做着这些日常,屋子里也时常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熬饲料而特有的味道。约摸在日头偏西的时辰,院子里以砖头瓦块分三处支起铁盆旧锅,一大锅热腾腾的饲料分入三处,再以凉水勾兑,等羊儿回来就能热热乎乎,汤汤水水补充点水份和营养。吃饱喝足羊儿一个个肚儿滚圆,自觉进了羊舍。
大伯的羊群中有一只公绵羊,体型彪悍,粗壮孔武的羊角令人生畏,而更糟糕的是与生俱来,与大伯并无二致的暴脾气。村里人见着绕道走,没人敢招惹这尊活阎王。
某天,村里一位大爷在生产队饲养处刚磨好一把铡刀,准备回家铡草,宽大的铡刀扛在肩上行至村道,刚好遇到大伯的羊群回来,不知道这位大伯哪里看着不顺眼,还是感觉到那把铡刀产生的威胁?反正活兽看他不爽,低头把老汉撞了个结结实实,摔倒在地。好死不死的,铡刀落地时不偏不倚,坎坎擦过活兽的鼻尖头,暴怒的活兽要抓狂,幸好大伯及时赶到,制服了活兽施虐。被顶倒的大伯身体并无大碍,只是余悸未消,那可是一把刚磨制过的铡刀啊!落在哪里,都是血光之灾。
自家的活兽闯了大祸,少不了大伯给它擦屁股善后,低三下四给人家赔礼道歉,安抚人家受惊的心脏。活兽的威名也由此远播,村中大人小孩无不敬而远之。
在那个年代里,每到冬季,时不时听闻谁谁家的羊被盗,但大伯家的羊群安然无恙,估计方圆百里的小偷小摸踩点时,对活兽的恶名也有所耳闻,不敢造次。
2-一段牧羊经历
在我十四岁那年,老家要修建房子,大伯因忙于此事,把他的羊群托给族人共同放牧,到了寒暑假,这一差事便落到我的身上,每天配合族兄一起牧羊。
电影《少林寺》中一曲优美动听的《牧羊曲》,以及影片中的唯美画面,把牧羊场景描绘得尽善尽美,令人心驰神往,现实中的黄土高坡到处沟壑纵横,贫瘠的丘陵光秃荒凉,山里放羊娃都急得跳不出这穷沟沟,哪来的“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 还有美女来放羊?想啥呢?
我最怕那活兽公绵羊,因而总是离他远远的,心中默默祈祷:羊兄啊,你吃你的草,我放我的羊,咱井水不犯河水,可好!
狗日的怕啥来啥,还就被它顶了个人仰马翻不敢动弹,瘦弱又缺乏经验的我哪里是它的对手,只能等援兵到来。族兄虽然腿脚不好,贵在有把子力气,他一手抓住活兽羊角,一手把牧羊铲倒过来当木棍,使劲敲打活兽的嘴巴,受痛的活兽拼命低着头躲避攻击,最终落荒而逃。
放羊的被羊欺,这还了得?话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便琢磨怎么对付这顽劣,在斗争中增长经验与才干,制服以下犯上的叛逆。
通过观察,活兽虽然体型庞大且长了一副骇人的大角,但身体笨拙,攻击时必先倒退蓄势,利用空挡欺身而进,双手牢牢抓住羊角,腾出腿脚很踢其嘴巴,这一招果然凑效,活兽吃痛而去,再不敢藐视本尊。
掌握了规律,收服了叛逆,四海归心,牧羊其实也简单,把羊赶到山谷,我跟族兄一人把一头,绵羊在沟谷里吃地面的嫩草,山羊则喜欢爬山吃灌木梢嫩叶,顺着山坡一路向上,下山时已经吃得是肚儿滚圆。
夏天的山里偶尔可见野果,以酸枣最为常见,临近秋天,便是口福。
此时的玉米,红薯,土豆,胡萝卜都已成熟,山里不缺这个,只要别让羊儿祸害庄稼,人吃点没什么。因而有机会从族兄那里见识了山里人的美味烧烤制作工艺。
族兄让我捡一些干树枝和干土坷垃,树枝让烧火,这土坷垃做何用处?只见族兄已经利用一段土垄自上而下掏出一个瓦罐大小的坑,再从旁边横向打洞与竖坑贯通,下面垫些干绒草以备引火之用,上面码进部分干柴,再用土坷垃绕坑口一圈摆放,逐层缩小,最后封顶,形似塔状。准备工作就绪,从横向导洞点火,干树枝只管往里面续,直到把土坷垃烧得滚烫为止。掏出部分未燃尽的柴火腾出空间,有啥食材尽管塞入,踹塌土坷垃,以浮土覆盖踩实,导洞堵死,一切OK,静待闷熟。大约一个小时后扒开土坷垃,烫手的山芋,玉米穗香气飘逸,味蕾花开,食指大动。
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最香的纯乡土版烧烤,城里人是没这口福的,时隔多年,至今想起口舌生津,独念这一口。
3-羊族首领对决
至今没搞清楚原因,一向井水不犯河水的山羊和绵羊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巅峰之战,有幸目睹全程,开眼开眼。
两个族群的扛把子,领头的公山羊和活兽之间展开殊死搏斗,公山羊前蹄腾起,借力攻击,活兽毫不畏惧勇敢迎敌,四只羊角顶在一处,电光火石,发出巨大的咔嚓声,让人汗毛倒竖,头皮发麻,我都感到肉疼。活兽体力上占据上风,双角粗壮遒劲旁逸,给人以视觉的震慑,相比之下山羊的双角直立,兵器平平,貌似占了下风,却贵在打的主动灵活。活兽每次都要退后几步蓄势发力,聪明的山羊不给它喘息的机会,敌退我进,穷追猛打,打得活兽节节败退,退无可退,最终以公山羊的胜利结束这场战斗,活兽哥这回终于碰上了硬茬子。
听了我的总结分享,族兄不吝溢美之词,夸我不看热闹看门道,并借题发挥加以点拨,不要被表面的强大唬住,敌人也好,困难也罢,总有软肋,抓住弱点,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受到启发,是有如前所述,反制活兽的办法。
简短的牧羊经历让我增长了见识,也亲身体会了乡间百姓的日常,只要心存本善,贫苦的生活中也能品出丝丝的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