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舌尖2 》走神
《舌尖2》里的食物本身对我的诱惑性并不大,那些来自深山里、大海边的陌生食材和粗粝做法,对于我这个活在小山小水里的江南人来说实在没有太多共鸣。
这正印证了里面反复强调的那句“家的味道”,我们对食物的眷恋,多是对“家”、对“舌尖上的记忆”的眷恋。但这并没有减损《舌尖2》作为一部纪录片的温度和情怀,而且,它确实也让我在很多个周五的晚上感动和垂涎。神奇的是,让我嘴馋的并不是画面,而是隐藏在画面、旁白和配乐之后的生活化的背景音:刀切食材“笃笃笃”的声音、锅子里食物“咕噜咕噜”沸腾的声音、锅碗瓢盆“乒乓乒乓”碰撞的声音——它们让我想到妈妈的厨房。只要这些声音响起,就意味着妈妈即将把热腾腾的好菜端上桌。
妈妈从没拥有过一个豪华的厨房,她也从不购买五颜六色的餐具和整套整套功能可疑的厨具。和如今那些将拍摄美食照片上传网络作为社交手段的小白领不同,妈妈对美食的态度全都在铲起铲落、加汤撒盐的那一刻。她不走理论的那一套,什么加多少克盐、食物和水几比几这种东西,她从来没相信过。她只信刀刃滚过菜梗的脆度、五花肉和油锅相触那一刻的音量、白糖撒在西红柿上冒出的鲜香程度……她从这些感性的观察中度量和权衡,最后做成她心目中那道菜的样子和口感。
食物是魔法的产物,魔法师是否用心,食用者往往在观形、闻香、吃味的时候就能感受得到。
虽然我妈严格要求冬天霜打过的甜青菜一定要用猪油来炒,但在我们这种吃饭只为充饥的人家,往往是“做得慢,吃得快”,十来分钟,狼吞虎咽,盘底朝天,却没有人觉得速食有愧于掌勺者对食物的付出。妈妈并不期待我们的赞美,吃饭就是吃饭而已,并不要求在形式上升华到情感互动的那一步。
但从长远上来看,这种效果是存在的。小时候,我总是怀着“没有人做菜比我妈强”的自豪心理和伙伴们讨论吃饭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几个人之所以能和谐地讨论那么多次而没有争执起来,恰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抱着这样的自豪感,然后自说自话。我从不关心别人在夸自己妈如何如何,也许他们也是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口味一直在变。年幼时,喜欢油炸和爆炒,油香满足一瞬间的舌尖愉悦;长大一点,开始嗜辣,享受味蕾的刺激和笔尖冒汗的存在感;再后来,我学会从清鲜的炖汤里感受回味和余韵。妈妈几乎每天都在问我:“今天吃什么?我去买。”我沉思良久,如一贯地回答她:“随便啊!”然后妈妈买回了鲫鱼、莴笋、嫩白的豆腐、半片鸭……那么多年,妈妈总能从我这句“随便啊”中吸取买菜灵感,以满足我刁钻的胃口。
她真是个魔法师。
后来,她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众多电视节目中,开始只关注养生节目。专家们总是言之凿凿地教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菜谱,把一些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食材放到一起去,加入清水,一锅乱炖,不放任何调料,美其名曰:让它们相互提鲜。从那时起,妈妈多年来构建起来的完整的美食王国出现了问题,她对食物的审美出现了偏差。
在我们吃了几个月偏淡少油的食物、渐渐精神不振的时候,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基于一些伪科学做菜而不是基于爱。她终于就此收手,并且关掉电视,发誓再也不看这种节目了。
似乎也是从那时起,养生节目少起来了。也许全国妈妈都都冷静了下来。她们重新相信自己的厨房智慧,开始做那种热得恰到好处、一口下去很补元气的饭菜。
我想,《舌尖2》讲的就是这种普通人家和食物的故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