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家一起观看学生的毕业照。一个老师就不高兴了:“你看你,小脸小身板,我坐在你身边越发显得像个熊猫似的,横宽横宽的。”我就反驳:“你还说呐,你看你往哪一坐,多威风呀!气场压倒一片,倒把我衬的弱小无力,毫无气场了!”她就乐了,为什么啥话到了你嘴里就变得好听了呢?我说:很简单,因为我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我只是口由心声。像口蜜腹剑,言不由衷等高难度的社交技能,对我这样的傻白甜来说,难度系数简直爆表。我认为,平时说话好听的人。有两个重要的特征:1.他必定心存善念,很难看到恶的东西。2,他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
在原来的一个单位,学校体操比赛得了第1名,大家围着校长和奖状,开始各种夸赞。我就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校长的表情有高兴转为惊喜:“你们说的再多,都抵不上一个‘意料之中’啊!”其实我之所以说意料之中,是因为:一、我清楚学校的综合实力;二、我知道学校赛前的排练情况。对我来说,如果不是第1名,那才是意外。
其实人最大的需求就是被别人了解和欣赏,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希望自己能与他人相处愉快,并且获得他人的肯定和接纳,有时他人一句简单的赞美就能使我们一天都充满活力,美国文学家马克吐温说“一句精彩的赞美之词可以作为我10天的口粮。”林肯也说“一滴蜜糖比一斤苦汁,能捕获更多的苍蝇。”
给妈妈买了衣服她总是不高兴的说“谁让你给我买衣服的,我有的是衣服。”其实我知道她心疼我不想让我为她花钱。可听了这样的话,心里多少还是会不舒服。爸爸不一样,给他带回去的衣服,他总是反复试穿,然后镜子前照一照“真合身,比我自己试着买的都合适。”过两天还会打来电话说“孩子,你给我买的衣服,我穿出去人家都说质量好、显精神,说我年轻了好几岁。都夸我这个闺女不但孝顺,还特别有眼光。”我听了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孩子对自己父母的夸赞还如此在乎,何况别人呢?
我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表达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话语会让人听了心里感觉不一样。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赞美,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欢被赞美、被认可,我们要懂得在认可自己之前先认可别人,你想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先对别人怎么样。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次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如果懂得赞美,善于赞美,那么他就将成为一个到处受欢迎有吸引力的人,当我们能事事诚恳的给予他人赞美,就能让他人在受到鼓舞的同时,也对我们敞开友谊的胸怀,当然在赞美别人时我们要注意一些小细节,使赞美恰如其分,否则会弄巧成拙。
1.一定要真诚
赞美绝不是虚伪的,一定要真诚,唯有发自真诚的赞美才能让人感受到你的诚恳,否则对方只认为你虚情假意,言不由衷,也会对你的观感大打折扣,彼此的关系也容易变得生疏客套。
2.对事不对人
赞美绝不是阿谀奉承,应当根据具体的事实赞美他人,如果你的赞美毫无根据,只是说你“真是太优秀了”或者“我对你的佩服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之类的话,恐怕没有什么人会认为你真的对他们充满了善意。
因此一定要把赞美事情本身具体化,不要以人为本,这样你的赞美才可以避免尴尬,混淆或偏袒的情况发生。
3.注意把握分寸。
赞美的尺度往往直接影响赞美的效果,恰如其分的赞美,能够让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获得更多朋友,但言过其实情价攀偏颇的称赞,往往只会让对方感觉尴尬与无所适从,甚至怀疑你的用意和动机。
4.要因人而异
赞美对方时要注意对方的年龄,文化职业性格,爱好特征等,做到因人而异,把握分寸,切记信口开河。
都说我口吐莲花, 其实我很简单,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了。我还是觉得还是要多说好听话、多做实在事。心存善意,心里想的都是好的,说出来的也是好听的,看到的都是美好的,别人高兴,自己心情也愉悦,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