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浓缩的现实”
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要多从知识源头学习,减少在二手知识的学习。
源头,一指多看该知识理论的原汁原味的原作者的原著,二指不要沉迷在使用使用层面的工具方法论上,而是该工具方法论背后的理论,思维模式,底层逻辑上。
只有掌握了底层的理论,作为OD实践者才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本系列文章对每本经典OD书,提炼三个最深刻的知识点,燃起你对该书兴趣,经典书值得反复阅读和咀嚼。
《过程咨询·三部曲》埃德加・沙因 推荐指数:5星

埃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教授。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教育系,1949年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任职于斯隆学院。他率先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奠定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基础。
沙因是组织领域知名学者和咨询实践者领域的大师,是我最喜爱的作者之一,本文推荐了他好几本书,在咨询顾问,组织文化,心理学领域造诣都很深。此三本书是最新版的,是以前出版的《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过程咨询课1》《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过程咨询课2》该系列于1969年开始写,这次的绿封皮的《过程咨询》三本是最近迭代更新。
知识点一:什么是过程咨询
过程咨询是指顾问协助客户认识,理解并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过程顾问协助客户深入剖析现状,并教给他如何实施干预手段,从而拓宽视野,改进现状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过程咨询模式,不同之处在于顾问如何构建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纠正客户行为。
咨询过程,就是协助客户诊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客户即使在遇到类似问题,也能独立解决。即使顾问非常明确解决办法时,也要通过提供帮助引导客户自己找到解决方法并解决问题。
过程顾问的职责就是把咨询技巧,多视角和宽广的视野传授给客户。
顾问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但是顾问从未真正接管它。”这是你的问题,但是我会协助你解决它“。强调客户的自主性。
顾问即使知道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案,有而不能在咨询初期就直接表达这些想法。
和过程咨询相对应的还有2种咨询模式:专家模式,医患模式。而市面上普遍的顾问模式,都是专家或医患,过程咨询非常少见。你会觉得过程咨询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做起来非常难,对顾问的要求非常高。
过程咨询用我们的老话就是,顾问对客户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于鱼“。
知识点二:过程干预:团队任务过程9宫格

来自《过程咨询三·建立协助关系》p190
该9宫格,是沙因三本书中,最最核心的一个模型。
书名:“过程咨询”这四个字,其实讲的就是这个图中的“过程”。
广义上的”过程“指工作方法而不是工作结果。
顾问的一个重担就是拒绝内容的诱惑,避免陷入实际问题难易自拔而忽视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花费时间最多的领域:任务过程。客户经常对任务处置不当,正是团队效率低下的原因。
该模型的纵列:内容,过程,结构这三者的关系是:结构决定过程,过程决定内容。
那为何沙因的咨询理论,把重点放在在过程上,而不是结构上?
我的理解是往往最根本的原因,当然能处理事最好的,但是往往也是最难的解决。
结构是最重要的,最底层的,但是结构不直接决定内容,决定内容的是过程。
沙因在咨询的重点放在了过程,看似不彻底,但却很巧妙,并且更能直接见效。
关注结构的学者和理论家很多,比如机制,流程,架构,文化,战略 都属于结构层次,这些模块毫无疑问对组织是重要的,但是要改变它们,好比给病人开刀,其实影响风险性也是极高的。
沙因,把OD们的视角,拉到了过程,我感受了四两拨千斤的感觉。这也是沙因独树一帜的地方,让过程咨询这个概念也基本上和沙因画上了等号。
希望大家也带着这个问题“为什么沙因把组织的咨询聚焦在过程上而没有结构上“,在读沙因的书时,细细品,慢慢找答案。如果带着心中的疑惑去读一本书,你会发现读书的旅程,会让你变得丰富和兴趣盎然。
该模型的横列:任务(事),人际,大家都不陌生,组织中最粗的分类就是人与事。
边界,这个概念,我承认目前我还没完全吃透,就先留着这个问题,相信这个疑惑会让我解开那一天。
在组织系统而言,沙因是没有提出他专门的组织模型的,他有文化的睡莲模型,沙因在模型的贡献上,我个人觉得就是9宫格咨询模型。
知识点三:内心心理过程:ORJI
O(Observation)——我们通过观察收集信息。
R(Reaction)——对所观察到的事情做出情绪反应。
J(Judgment)——根据观察和感受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
I(Intervention)——为实现某些预期目的,我们团购外在行动实施干预

在引导技术领域,有个工具:ORID又叫焦点讨论法,它是严谨有层次的提问架构,透过适当设计各层次的问题,提问者可客观、中立而全面地了解与会者对于事 实的不同认知、各自的感受及多元的观点。
O(Objective)客观性问题 :事实和外在的情况。
R(Reflective)反映性问题 :内在情绪、感觉,对客观事实所带来的联想。
I(Interpretive)诠释性问题 :主题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
D(Decisional)决定性问题:找出决议,促进参与者下决心。
引导师ORID可以用对对方身上(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对方梳理思路,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引导结构。
我看到这个章节,ORID和ORJI 2者四个步骤是一模一样的,说实话,很不以为然,因为我的引导经验比较多,用ORID还算熟悉,觉得这有啥稀奇的。
后来,反正在某次培训上,我有点顿悟了:ORID是引导师用在别人身上,ORJI 是顾问自己身上。
当你和一个客户不管是在咨询循环圈的哪个阶段,时时刻刻”运用自我“的4个步骤:
你听到客户说了什么,观察到什么客户的行为?
你的感受和情绪是什么?
你的判断和思考是什么?
那一刻,你如何说,如何做?
这四步,值得我们OD实践者修炼一辈子。
知识点四:咨询过程十大原则
原则1:努力提供帮助。
原则2:永远从实际情况出发
原则3:访问知识盲点
原则4 :顾问的一切工作都是对组织的干预
原则5:问题和解决方案都归客户所有。所有组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
原则6:顺其自然。所有客户系统都有自己的文化,并希望通过改善文化持续组织的稳定性,而客户系统中的每位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原则7:介入的时机至关重要。
原则8:在质问性询问中,要建设性地寻求机会。当客户表现出新知识的兴趣时,我会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原则9:一切事件都是信息的来源,错误无法避免,却是学习的源泉。
原则10:有疑问时,请将问题与他人分享。
只是读这10条,你我肯定索然无味,所以呢经典的东西,压根就不适合是拿了手机翻阅一下。
沙因作为OD顾问的老手,高手,她的的行为指导,行为准则,个人心得经验。
相信对对我们每个OD顾问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忠告,避免我们少走歪路。
理解这10条,吃透这10条,未来把这10条原则践行好,融会在我们的日常OD工作中。

OD组织发展必读经典书籍(一):组织发展- OD与HR实践者指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