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得到”APP时,页面推荐的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查尔斯·都希格的《习惯的力量》
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2013年,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此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国家记者奖、乔治·伯克奖、杰拉尔德·勒伯奖等诸多奖项。著有《习惯的力量》《高效的秘密》等书。
本书主要描述了习惯的养成过程,是由大脑的两个部分,新皮质和基底核外加“三要素”构成的。
新皮质负责记忆和判断也就是习惯养成前的事,当习惯养成后就打包交给基底核,基底核负责在后续同情景或者记忆的情况下进行执行。
就好比刚会开车的新手司机注意力全在开车这一件事上,起步、变道琢磨半天,当养成习惯后,起步、变道、转弯就成了本能。
习惯养成的三要素是:线索+行为+奖励,这三者成为一个闭环,书中称之为“习惯回路”
第一要素线索: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个习惯,就跟说明书一样,对于什么样的情况应该用什么方法。
第二要素行为:就是说明书中的方法。
第三要素奖励:做完之后会得到什么好处,奖励就是动力,可以让你持续的做这件事情。
新皮质把这三要素打包好交给基底核,当第一个线索出现时,也就是出现具体的情况,基底核就会无脑的按照这个闭环,做出对应的做法从而得到该有的奖励。
所以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新皮质通过不断的学习,把符合三要素的这个说明书打包好交给基底核,重复使用的过程。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改变一个坏习惯
当坏习惯养成后往往是无法抹除的,只能是给这个坏习惯找一个替代品,当有符合习惯线索的情况出现时,替换掉行为要素即可。
坏习惯往往不是线索和奖励出了问题,而是行为。
书中也给到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成年人咬手指,线索是因为无聊,咬手指是行为,会把手指咬的血肉模糊,奖励是消除无聊。
改变坏习惯实际上就是改变咬手指这个行为,而不是说改成我以后都不会再无聊。
当一个坏习惯确定了线索和奖励之后,中间的这个行为完全可以替换为其他事情,比如看书或是玩手机,找到这个替代品帮助消除无聊,并且还没有副作用即可,坚持一段时间,大脑就回会替换成新的习惯。
所以偷梁换柱才是改变坏习惯的不二法则。
这本书中对于如何养成好的习惯,和如何改掉坏习惯描述的非常细致,还有诸多通俗易懂的例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此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