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语课札 教海文荟
文字是骗人的——兼评课《济南的冬天》

文字是骗人的——兼评课《济南的冬天》

作者: 蓝蝶landie | 来源:发表于2018-09-11 21:53 被阅读36次

    “文字是骗人的。”记得朋友曾忿忿地说。

    因为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朋友特意在去年冬天去济南避寒,享受先生笔下济南冬天的“温晴”,结果却感受到了当头的酷寒,零下10几度的冬天哪里还有“温晴”?

    果然。

    文字真的具有欺骗性?

    可是,亲爱的,《济南的冬天》是散文啊,不是地理信息,也不是天气概要。散文是什么?著名学者曾有过精彩的概述——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

    与其他文体相比,散文的自我性更为突出。英国的散文名家兰姆就曾提出:我写的就是我自己。评判一篇散文的优劣也要从“我”入手,看这篇散文是不是运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书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

    所以说《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那是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是单单属于他的,不属于你。

    那为什么老舍觉得济南是温晴的呢?是老舍先生在特定情境中特别的发现和个性的体验,是出于老舍的一份温情,他对济南情有独钟呢。 老舍先生在来济南之前在伦敦工作过五年,那时候的他,经济上既没有得到丰厚的收入,精神上也没有得到安慰。回国到北京后寄居在朋友家里,一切也不是很顺利。后来来到济南,在齐鲁大学任教才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并且在这时候,老舍经人介绍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胡絜青。在济南,老舍“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迎来了生命中的春天,他曾经说过:“时短情长,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

    你没有这样的境遇,也没有这样的心情,在你的眼里心里,济南的冬天严寒冷酷,而在老舍先生那儿就变成了温晴。温晴的景物特点,温情的感情基调,温婉的特色语言,吸引了你,却不是你的。这能怪文字骗人吗?

    那么, 教学一篇散文要引领学生体会作者个性化的情感,而个性化的情感主要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体现。

    回想自己也曾教过好几遍此文了,可总是拘在细碎的语言里,支离破碎地去品读、朗诵。留给学生的印象估计也就是小摇篮,小水墨画、蓝水晶等几个比喻,而对老舍先生整体的语言风格,以及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言写就成文,估计毫无印象。

    为什么?反思自己曾经的教学,是没有把散文这种文体教学的理念贯穿进去,没有充分突出作者个性化的情感特点。

    今天听课《济南的冬天》,执教老师让孩子们在课前完成文章的整体感知,梳理全文脉络。课始检测下就过去了,果然节省了时间。

    然后课堂上主要进行了两个环节:一是自由朗读,选择句子或段落尝试读出重音和停连;二是品析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的表达效果。这两个环节都是指向个性化的语言,采用朗读和比较阅读赏析语言的手段试图指向作者个性化的情感。出发点没错,可为什么成效不免差强人意?

    是问题指向过于具体,没有大格局的活动,没有引发学生真正从全篇出发思考文章的语言特色,因而总如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济南,一个普通的北方城市,其冬天其实也极为“平常”,可是却在作者笔下如此“不平常”,大家一起寻找此文从哪里透漏出这种“不平常”,并探寻其背后原因。结合朗读,读出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并用朗读来打开强化理解个性化语言的风格特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是骗人的——兼评课《济南的冬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hp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