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上有个红点,点开看一看,在东莞打工的老乡发的信息,她不是发给我的,但她发的信息我能看到。
原来有位邻近县市的老乡,正值壮年四十余岁,在南方某驾校当教练,查出尿毒症,需移植肾脏,手术需要几十万,还有后期巩固等费用,他上有父母,下有三个孩子,分别读高中读初中读小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以及高昂的费用,他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在网上发起水滴筹,我看到时已筹到四万余元,大多是三五元十元的。
社会上陷入困难的人或家庭有很多,我们往往同情而爱莫能及,看到了或碰上了,献点爱心是很自然的事。
但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家庭都有本难念的经,帮助也是杯水车薪,近水远渴,但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汇成爱的河流海洋,世界也会变成美好人间。
我用微信捐了二十元,微薄之力,不值得在此说说。我想说的是科技进步,网络发达,只要点个手指头,爱心善意瞬间就到了,这本身就是个利国利民的大慈善。
我不由得想起大约二十年之前左右,邻村同姓的一家儿媳,春夏之际扯了满竹筐猪草,在溪河边洗猪草泥沙的时候,哮喘病发作,人儿跌落溪水淹死,当家人发现时,已肚子鼓胀冲出好几里路。
结果家里困难,连棺材殡葬费用等等拿不出,便上门家家筹钱,那天我恰好在家,我很奇怪邻居刚才还在她自家门口做针线活,却突然之间进屋把门关上。
正纳闷呢,原来是筹钱的人来了,邻居或是不想捐那点钱或是认为晦气,远远地看见人家头戴孝布来了,便关门了事。
那些人来我家了,我拿出五元钱,那个带路的长者说亡者家庭困难,都是同姓,几代以前都是一个祖宗下来的,一笔难写个同姓,不是万不得已,谁会前来上门求助,最少要十元。
说实话,咱也经济困难,但老者说的也是不无道理,人不到何种程度,会上门跪求乡邻乡亲捐助么?于情于理都要捐而且最低不低于十元。
听罢老者言,我好尴尬,觉得我的五元不是捐助不是爱心而是敷衍是打发是应付,我忙又翻遍了口袋,找到零零碎碎一元的二元的共十一元加上那五元一起递出去,老者对各家的经济情况了如指掌,说你家情况也难,便欲拿回那五元,我忙制止方才休罢。
有位老乡在南方做泥水工,在某厂内高架上跌落下来,当时奄奄一息,被紧急送往医院,盆骨粉碎性骨折,肋骨也断了三根,医院动手术打钢钉石膏,老婆也不得不辞厂照顾,包工头放下五千元便再不管不顾。
老婆在病床照顾,见老公奄奄一息的样子,又想到需要一大笔费用,还有后期手术,今后有后遗症干不得体力活,以后的家庭收入来源都成问题,包工头厂家也不拿钱这个悲惨处境,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让她崩溃绝望,不由得嘤嘤地呜咽哭泣。
她的哭泣引起同病房病友的注意,便关切地询问有关情况,病友是位本地老年阿伯,了解到这一情况,当时就让服侍的老伴拿出五千元,说是他的心意。
在阿伯出院那天,他又拿出五千元,硬塞给她并对她说,几千元万把元说对他来说都不是事,但对于千里迢迢打工伤病的人来说能得到及时治疗也许能减轻一点经济负担。
你记住我的话,今天你收下这点钱,度过难关,今后有能力,你碰到困难的人你把这个爱心传递出去,那么我这五千元一万元就真正和帮助了一个人并起了点作用。
好在两年后,这位老乡身体康复得不错,虽然不及以前,但很乐观,在人面前总是提到那位好心的阿伯,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助力助人。
看来,爱心是可以传递并可以让人终生难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