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秘史》:西方书籍的悠扬故事
思衣谷
人间四月天自然因为芳霏茂盛而是美好的,但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成就了人间美好四月天,那就是四月也是世界阅读月。在这这个喜悦的月份,笔者有幸读到了关于书关于阅读的书籍,这本书就是 《书籍秘史》,此书的作者是来自西班牙的女性博士 伊莲内•巴列霍。自小因迷恋希腊与罗马神话而研读古典语言学的她,自然对古希腊古罗马的书籍文化发展是备受有耐力去专研的。
我们知道,中国商朝时期诞生的甲骨文算是我们最早的古代书籍。而放眼西方,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纸所制的书。再之后到了公元1世纪时希腊和罗马用动物的皮来记录国家的法律、历史等重要内容。可以这么说,关于西方书籍的历史故事,其主线的事发地就是在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了。因此在这本《书籍秘史》也不例外就在三个时期的背景下,对书籍的发展多了一只微观和宏观交接的研究,尤其是微观的角度使得这本算是历史散文的作品更具有耐人寻味的可读性。
一贯的读书经验,自己对书籍的腰封的广告是嗤之以鼻的,但这本书籍,却是让我也不能全盘否定那些书的广告,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学巨擘略萨 盛赞: “我深信读过本书的读者,来世仍会继续阅读此书!”,但我花了几天时间读了这本书后,也的确是有着需要反复品读的需要。另外作为西班牙现象级口碑书,此书还在2020年荣获西班牙最高文学奖项——国家散文奖,这就不单单体现普通读者的喜好,更体现了读书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了。
事不宜迟,且说说此书为何是需要每个读书人好好去读读的缘故吧的。此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希腊想象未来”,第二部分则写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其中在序言部分古欧洲的道路上,一群神秘的猎人在寻找一种无声的猎物——书。他们背负着埃及国王交付的秘密使命,要为他搜罗世界上所有的书,建造一座尽善尽美的图书馆。这里也写到了猎书人的特点。而作者在序言的最后说出了一串关于西方书籍历史发展的问题,而带着我们读者一探西方书籍较为侧重微观的角度去说明书籍的秘史。
在一部分中的,第一篇文章作者就先声夺人,以她优秀深厚的散文笔调让读者知道了她善于比喻精准的技巧,如“毕竟时间如铅块,重重地压在身上,让人绝望地香炸人把它打发掉。”,另外关于享乐之城(因为有亚历山大图书馆)亚历山大港的的风景刻画,也见得作者精准笔调温润而冷静。如“柠檬黄和深紫色的黄昏”“充满电荷的干燥空气”等等。此后,在第二篇文章中作者就继续交代了建设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意图,就是以有野心和想成名的亚历山大为榜样,于是埃及国王就也想建造尽善尽美的图书馆,以致于名垂千古。另外,笔者也喜欢《走进图书内部:如何称呼它们》那作者出色生动形象活泼的排比,就十分强调地动情地说明了书名的重要。如“书名是迷你镜子….让风车转动的风”,
而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亚历山大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文章,作者就说到了读书是一种包括举止、姿态、物品、空间、材料、动作、光线的仪式。于是我们从古代今,人类不变的一种活动就是看书的活动都是很有讲究的,这就自然回答了很多读书人为何觉得还是去书店,去图书馆看书房看书才是最好的读书生活方式。因为书店图书馆等都是满足他们的一些外在感觉。而在关于书的皮肤的文章,就写到了最早书籍诞生用的莎草纸了,虽然这种是有优势,但作者也是冷静客观地说它的易碎变黑的缺点,于是作者也介绍了防护措施。
之后,在《逝去的口传社会:回声的壁毯》中,就介绍了西方书籍绕不过的名著《伊利亚特》《奥德赛》,因为它们是古希腊人的口头百科全书,记录民间知识,记录了特洛伊战争等内容,自然在西方书籍发展史中有着浓厚的一笔的。而在体现秘史的隐秘性和不公开性,在文章《第一本书》就写到了一名纵火犯黑若斯达特斯为了扬名立万而火烧世界上最美的神庙,最大的遗憾是他的一夜成名,却让赫拉克利献给女神的那卷莎草纸化为灰烬,这是书籍发展的一次“痛经”,于是人们将这种病态罪行称为“黑若斯达特斯综合征”。
之后,作为女性作者,她也在书籍的发展史上,单独对女性的西方作者也成篇《编织故事的女人》,这里既说到了古希腊第一位女诗人萨福,她创造“萨芙体”,推动抒情诗(Lyric)的发展自然功不可没,但作为秘史,作者就写出了她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毫无魅力的情况。作者写到了最著名最离经叛道的,并是犬儒派的女性是马若涅亚的希帕基娅。而放眼当代,作者也对加拿大的格丽特阿特伍德、美国的格丽克的作者作为分析,也体现他们女性作家的一种星星相识的积极书写圈子内的状态。
而最为痛心的书籍发展史,就有着三毁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事实,这里作者也详细独立介绍了,而在《救生艇与黑蝴蝶》则更是写到了20世纪书的恐怖历史,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给书籍的创伤是沉重的,作者的论述也与时并进,结合了《华氏451》一书的片段,以痛批焚书的罪行。
之后来到第二部分,其中在《奴隶制的隐形门槛》一文就写到了原来古希腊古罗马认为书写的文字配上人声才是完美并圆满的。但真相是,当时的时代那些专业的朗读和抄书的人都是奴隶,而朗读者的的朗读是给予读者力量,而这种力量背后意味是读者贵族控制了奴隶,有着优越感,于是朗读者奴隶被作为X工作者。也是朗读者的一出秘史吧。
而在《 年轻的大家庭》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原来现代涂鸦是古罗马字母表在许多世纪里所经历的最有创意的事件之一。此外,在这篇文章然笔者喜出望外的是,作为戴眼镜的近视眼,机智的作者在谈到与书有关的配件中,眼镜是重要的部分,可喜的是作者引用了翁贝托•埃科的《玫瑰的名字》对眼镜的刻画,可谓是教科书的写法,可见作者也这方面的语言追求的。
之后在《纸质书的童年与成功》就说明了作者对书籍发展的乐观,理由是书籍可以与人类文明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要“对书多些敬意吧。”因为它们经历许多考验都是无法代替的,因为它们的基本设计和凝练简洁导致没有大幅度改进空间。因为作者以为守护一些传统形式,是数字时代求新求变的关键。另外,正如作者在书中引用博尔赫斯的语言:书完全不同,它是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延伸。”因此书籍还是阅读主要载体。反正笔者也是支持的,毕竟物质社会,我喜欢与书发生温度关系,感觉书的那份质感和美妙,再到书中的奥秘之忘我。之后在这篇文中作者也介绍了马提亚尔是第一个古抄本感兴趣的作家,体现了作者歌颂马提亚尔为古抄本做出贡献的深厚情感。
而在《浴场里的公共图书馆》则介绍了书籍的又一秘史,那就是图书馆原来是混迹于罗马帝国的公共浴场的。罗马人砸浴场消遣,享受坐拥书城,可见当时文化素质的普篇不赖的真实罗马生活场景。另外在《赫库兰尼姆:因大破坏而得以保存》中,我们知道赫库兰尼姆古城、斯塔比奥、庞贝城是在公元79年被位于意大利南部的维苏威火山爆发所摧毁的古城。但不幸中的万幸就是由于被火山灰掩埋,一些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而其中还包括以碳化的书卷,无疑给书籍发展研究带来了很多未来研究的可能性。其中还一个秘史就是,在“莎草纸庄园”找那个大量书是被装进旅行袋的,因此说明了当时人们是多么爱书的,生死一线也想带书离开。
最后,关于经典,作者赞同阿伦特的观点:过去不会拖后腿,是会让我们往前。而关于写作话题,作者也引用了杜拉斯的名言:写作就是试图发现如果我们开始书写,我们会学出什么——从动词原形到条件式,早到虚拟式,如同感受到大地正在脚下裂开。是的,这样就是体现作者的关于书籍关于写作的看法。此外,在此书的第二部分的《女性声音的碎片》一文章,也寄托了作者为何写作和出书的意图,原来,作者写作是为了不让故事完结,是为了编织语句的惊喜活显得特别着迷。我写作,是为了不让古老的声线断了。想必,一个写作者读到这些掷地有声的语言是为之所动的。毕竟,我们虽然生如蝼蚁,但与蝼蚁不同的是,我们会书写,有历史责任感地去书写,这是写作而形成书籍而给予人类人类的文明力量。
历史告诉我们,从古埃及为了建设亚历山大图书馆开始,到古希腊和罗马关于书籍的普及和重视,见证了西方书籍的发展史,而历史里的读者也都是“book hunter”(猎书者)。值得一提的是旅居香港的英国绅士劳伦斯•约翰斯顿也是这样的猎书者。因为他认为寻找这些真罕古籍的过程,和收藏品读它们的过程一样有趣。因此说明了书籍,不仅是作者、出版发行者、商人的故事,原来作为猎书者的读者也是书籍发展里重要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一个读书人都是有着这样自豪感。
人间美好四月天是应该多读书的,而读关于读书的书籍发展的历史秘史,则是更有韵味的。
且听这一本《书籍秘史》关于西方书籍发展的悠扬故事,我们从这部厚重的书籍中,会读到从尼罗河畔的莎草纸,到亚历山大港的伟大图书馆,从游吟诗人的荷马史诗,到苏格拉底对书面文字的批判,从学习抄写的贵族子弟到替人朗读的奴隶,我们将领略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各种关于书的迷人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