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天,出其不意暖日当空。这光照,衬得户外湛蓝明媚,漂亮得你想给它个拥抱。它却没能照进老宅结实的硬墙,湿寒密布的老房,内外两重天。
值完夜班,静妍周转俩趟地铁,疲惫至家。因早餐胡乱对付,体内热量濒临告警,这一开家门,与扑面而来的迎头凉,撞个满怀,不禁打了个寒颤。家里没人,不大的两居室,清冷又清静。虽只离开一天,这情景,却像是久别重逢。她记不清,只是一个人的家,上一次在什么时候。
不由得伫立飘思:“人说当了妈,体内荷尔蒙和体质发生变化,孕妇期的脂肪累积,即便卸了货,也是易长肉体。自己完全背道而驰,先前的能量积累,不仅快速消失,就连老底怕也在被消耗。在以瘦为美的时代,按说也不是坏事,只是自己的这种瘦,像是泄气的气球,棱廓缺乏硬货支撑,耷拉无力更无型。”
想到这,静妍不禁黯然伤神,四肢困乏。只觉身子沉,顾不上午饭糊口,裹上加厚的睡袍,径奔北卧室,平时她和孩子休息的地方,盖上被子,倒头入睡。
老屋内的钟声清澈鸣响,像是被淡忘的小孩,忽视了许久,突然获得恩宠,存在感十足。
不多会儿,床头的手机震颤叮咛, 正在梦魇的静妍,被响声惊扰,混沌而醒。懵懂查看,是家乡的老弟静君,发来两条微信简讯:
“老姐,今天是老爸60岁的生日,记得打个电话祝福啊。”
“我给他买了大号的生日蛋糕,我们还请了3,4桌亲朋好友一块热闹一番,只可惜你不在。”
静妍揉了揉眼,晃晃脑,确认不是梦境,顿时羞愧难当。这重要的日子,竟然忘了。10天前,静君就电话来沟通,关于60岁生日如何操办,安排的有关事宜,姐弟俩商量妥当。作为花甲之年的60岁,老家习俗较为重视,静君想给老爸热闹热闹,她热烈支持,还网购了一双名牌鞋、一份贺礼,已送给老爸。不曾想,就这几天工夫,被家里家外一番折腾,到正日子,这事倒抛脑后了。
“OK,这就打。我也好想在家和你们一起庆祝,只是山高路远。好吧,我也不说啥,有心无力,你代表我给老爸好好庆祝啊,老姐就此谢过。”
回复完老弟,静妍放下手机,愁容锁眉,北屋的阴冷愈感透骨。她裹紧床被,微微依靠床沿边,思忖着给老爸的祝福,以及他若问起目前境况,该如何报喜不报忧的作答。
“都说闺女像爸,自己和父亲确实像,深沉,不善表露情感,表达关心的方式基本靠行动和体会。那年,京城毕业刚找到工作,回家探亲,凌晨2点火车到江城,大冬天父亲早早赶到,饿着肚子等了大半宿,见面还未寒暄,大包小包一揽接过。离家时,他只是默默的给擦拭行李包,送自己进站,眼神黯然,不做过多言辞,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关于父亲的片段阵阵袭来。
打小以来,相互之间也不常沟通。现在,基本一年两个电话的频次,但言语背后,能深刻的体会到父亲内心,厚重的爱和疼惜,离家多年,这感觉愈发强烈,愈加珍重。想到这,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静妍拨通了电话。
“喂,爸爸,生日快乐。”
“嗯,快乐。今天亲朋好友都过来了,很是热闹,特意穿上你给我买的新鞋,喜庆也很合脚,不便宜吧?”
“您喜欢就好,不贵。年纪大了,少喝点酒,从今天起,您正式步入花甲,又添一岁,得保重身体啊。”
“我身子骨结实,能吃喝,能干活,放心,倒是你……。”父亲顿了顿,接着说。
“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早晚接送,上班,家里家外操持,没个帮手,你那么瘦,身体吃得消吗?你妈总担心你,晚上睡眠不好,你好我们才好。”
“我很好,能应付过来。爸,相信我,有这能力。”
“我信,你是我最棒的闺女,但要记得疼惜自己。什么时候累了,就回家住一段时间,孩子我们给带,家门随时向你开着。”
……
这是父亲,有生第一次,在生日这天,对自己表达出深情而温柔的几句话。静妍的心化了,想到远方有个温暖的后盾支撑,感到了莫大的慰藉。
放下电话,静妍愣坐着,打量租住的这间,厚重又冰冷的老房。家具是泛黄又老式的那种组合样式,星罗密布毫无间隙,家宝的玩具、衣物、护肤品随处摆放,房间内唯一清晰、辨识度高的,是挂在发黄墙壁上,古铜色时钟的滴答声。自己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的状态还好吗?”
“我的实力够让自己信任和满意吗?”
“我是那个他们引起为傲的闺女吗?”
“我又疼爱自己了吗?”
这几个关乎自身的问题,萦绕在头脑上空,似乎被束之高阁太久,寂寞得无以复加,此刻一遍遍播放,不断突显自己的重要位置。只是他们被挂得太高,触不可及。
这几年,嫁作人妇,育儿顾家,在慵碌琐碎的生活面前,在一摊摊具体的待办事项面前,在每日马不停蹄的混沌里,它们早就被遗忘在人不见的角落,哪儿顾得上问自己,这会儿一股脑倾泻而出,倒是猝不及防。
刚才顺水推舟,像立军令状,胸有成竹,信誓旦旦地作答,面对爸爸是必然。可现在,面对这个活生生的家、生活还有自己,静妍内心有些紧绷发怵,像是被什么电了一下,猛然麻痛警醒,又似乎明白了什么。
想起大学时,看过的电影《廊桥遗梦》。讲述一位内含浪漫艺术气息,出生意大利、嫁到美国的全职主妇,佛兰西斯科,因丈夫带孩子去参加评选地区最棒的斗牛比赛,独自空挡4天,而这几天遇上摄影家罗伯特,相邀去廊桥,聊过往与儿时之梦,他们彼此懂得,情意相投,这激发了她内心沉睡的爱与觉醒,最后又因为家庭与责任,她选择理智归家的故事。
电影里头几句台词:
“当一个女人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意味着,生活的起点,也意味着终点。”
“这儿没有我少女时候的梦想。”
“有的人在这儿定了居,成了家,可并没有沉浸在里面。我没有看见过那些非洲羚羊,可这并不等于我不想看。”
“我活着的时候,属于这个家,但愿死了以后,属于他。”
那会儿,静妍不完全理解故事与这些台词背后的深意。不理解婚姻生活与个人梦想会有剧烈冲突,不懂得那些琐碎的残酷,对女主的妥协与无奈,女主的爱和责任,更不能感同身受。但现在,她暗忖这些,度人及己,竟豁然开朗。
她似乎明白了,要从根部上解决和自己的相处问题。就像美国极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说过:“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你若不爱你自己,你便无法来爱我,这是爱的法则。因为,你不可能给出你没有的东西。你的爱,只能经由你而流向我。”这段话,响彻心底,久久环绕。
“爱自己,是一场终身恋情的开始。那一定不是现在这样被动而杂乱的状态,应该是让自己由内而外的丰盈与有序。”她想
于是,找出那本年少一直在用,近年被搁浅的年计划本。她写下今年,关于自身兴趣、自我提高、家庭生活、孩子教育的愿望清单和详细安排。从年到月,逐一思忖,逐个安排。
写完,已是夕阳西下。窗外云卷云舒,落日余晖交相映衬。天边晕出了一道别样红,希望满满。静妍望着窗外,微微一笑。
门铃叮咚,外出游玩一天,家宝和她爹回来了。烟火生活继续,可静妍似乎已走过千帆,准备整装待发,重新上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