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加入了琴素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和大家一起走在觉醒的道路上,追随着大家的脚步,最大的感觉是自己在慢慢走向自由。“外面没有别人”,对自己有了更多的看见和接纳,进而对他人有了更多的理解。
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有时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有时却浑然忘记了学习过的点,任由情绪信马由缰。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则一句话引发的小故事,也算是对自己的正面强化。
暑假旅游时,某天早上要去吃早饭了,女儿和爷爷奶奶先下楼,我们跟在后面。后来碰到她爷爷时,爷爷很生气地跟我说,你们真的要好好教育下这个孩子,她太不会说话了。刚才在电梯里,奶奶问她喜不喜欢小弟弟(表弟家四个月大的宝宝)时,她不假思索地说“不喜欢,一点都不喜欢”。
爷爷说,当时女儿这样说了后,电梯里的人都盯着她看,肯定觉得这孩子太差了。爷爷自己都觉得脸上无光。
越说越激动的爷爷,甚至还说,这样自私、没有爱心的孩子,长大以后肯定没有什么出息。
在这个环境优美的海边酒店,美好的早晨刚刚开始,爷爷的这番话,就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女儿说话的神情,我就算是闭着眼睛,也想的到,这就是自我、直接的她。而爷爷的愤怒,严厉的斥责,让我觉得有点小题大做,觉得他一点点小事就上纲上线的。不知道回应什么,这瞬间,我选择了沉默。
后来再走上前,看到女儿板着脸、撅着嘴、拖着腿,肯定是已经受到爷爷的狠狠批评了。我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往前走,暂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过早时,爷爷又在餐桌上批评孩子,说叔叔阿姨对你这么好,带着你吃喝玩乐,你怎么可以说不喜欢他们的宝宝?这么大的孩子了,怎么还一点都不懂事?! 女儿埋着头,没吱声。
我问女儿:“是不是弟弟还那么小,不会和你玩,你暂时对他还没有感情,是吗?”
女儿点头,说“弟弟又不会跟我说话!”
我问女儿:“你喜欢陈阿姨(表弟妹)吗?”
女儿说:“当然喜欢啦!”
告诉女儿:“弟弟是陈阿姨的宝贝,就像你是妈妈的宝贝一样。如果别人说一点都不喜欢你,妈妈肯定有点不高兴的。你同意吗?”
女儿点头赞同。
我又说,“我可以理解你的想法,你可以表达你的真实想法,没有必要为了讨好人,专门去说好听的话。但是表达想法时,也不要说难听的、伤人的话。比如你可以说,还可以,一般,或者说暂时还不太喜欢之类的!”
女儿表示了认同。
爷爷的火气稍微小了一点,又接着教育了孩子几句。女儿没有顶嘴,默默地听着。
心赏在这件事中,自己较好地处理了两段关系。在与爷爷的关系中,自己没有被爷爷的愤怒情绪带走。好吧,女儿这句话说的不够好,并不代表女儿就真是一个不好的、自私的孩子。对爷爷的怒火,我采取了沉默,没有直接去解释或者是反驳。
在与女儿的关系中,试着用“先跟后带”,用一个正向状态去打开“问题”,首先看到了孩子和她的动机,然后再对孩子进行引导,引导孩子不要用含有负面词语的否定词,如“一点都不喜欢”;而是试着去用含有正面词语的否定词,如“暂时不太喜欢”。
当然,回头看,自己也稍微着急了一点,以后还可以更多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她自己多思考,如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否定意见,拿到“三赢”的效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89807/b22d4fedfec0150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