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象要趁早
P2P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始终很难找到对标物,甚至很多人会认为只是它的模式有问题,所以才会产生这么大的负面影响,但其实早在十年前的温州,就已经发生过,基于民间借贷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很多问题的产生根源,以及造成的社会问题,跟现阶段的P2P非常类似。
那么今天,小象就借着温州民间借贷危机这个事情,来从另一个角度,带着大家去理解P2P的风险本质,以及共同思考,如何去规避或者去控制这种风险的再次发生。
温州的民间借贷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恰恰是因为改革开放,让当地的民营经济获得了灌溉,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因为银行金融体系主体架构对于民营企业本身的非适配性,让民间借贷市场变成了扶持这些民营企业发展的主力军,由于这些企业均是家族形式,所以它们天然具有信任基础,依靠着血缘、亲缘、地缘以及业缘等社会关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
那么这种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有利的民间融资形式,为何会演变成一场危机那?究竟这中间的异化源头在哪那?
其实温州的民间借贷市场,处于良性状态的时期,也是其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时期,借款企业大多从事的都是传统的制造业,而借款的目的,也是直接用于生产,并用生产收益来归还民间借贷的本金以及利息,由于都是依靠关系私下签订的借贷协议,所以利率方面也都是彼此能接受并合理的,但因为人民币升值,造成用人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攀升,迫使温州经济必须要进行产业升级,单纯依靠传统的作坊式制造业来获得收益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也造成了很多已经初具规模的当地企业选择了外迁,而很多无法依靠实体经济稳定盈利的企业主,则盯上了一个用钱生钱的投机市场,那就是炒房,当时正值1998年,全国取消福利房,推行商品房,温州人就开始拉帮结伙的开始进行以全国为单位的炒房运动了,而那些习惯了依靠民间借贷方式获得收益的出借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把钱继续借给他们,然后赚取远远高于实业的丰厚回报了,这其实就是资本脱实向虚后的一种明显的异化过程,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获利,也引爆了整个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疯狂,从公开渠道了解到,当时89%的家庭和59.67%的企业均参与其中,占全市银行贷款的20%,而接近40%的资本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并且空心化状态越来越严重。
由于没有实体经济的正常盈利做支撑,这些企业主是无法持续性的归还这些民间借贷本息的,当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之计,也就爆发了系统性的债务危机,大量企业主跑路、自杀,大量民间借贷纠纷产生,大量温州普通家庭血本无归。
这在当时,也引起了地方和中央高层的重视,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原因,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改革试验区,并于2012年3月,成立了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随后又通过了国内第一部民间借贷地方性法规《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希望通过这些引导机制,来实现民间借贷的阳光化、机制化和法制化,最终的目的依然是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并最终服务于实体经济。
通过温州民间借贷从良性到最终异化为一种系统性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其实也看到了P2P领域的一些影子,都是民间借贷的源头发生了异化,温州民间借贷的产生,是从事生产制造的小企业主从银行无法获得资金支持,需要通过民间融资的方式来支持生产,并也因此获得了改革开放红利期为其带来的丰厚利润;而原意借钱给它们的出借人也是因为这些企业主是产业,利息来源清晰,但随着需要用于生产加工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少之后,依然想靠出借来实现资产增值的这些人就脱离开了收益的产生本源,开始走向了为了出借而出借的泡沫之路。
就像我们很多P2P平台一样,为了做P2P而做P2P,但不去考虑借款人的融资需求是否合理,还款来源是否稳定可持续,而盲目的把规模做大,这其实都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并很难保证不会出现属于P2P的危机。所以回归初心,回归P2P的本源,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才是P2P必须要走以及唯一能走的路。
【小象智投频道】
P2P领域观察者,每周一篇深度原创文章,陪你探究P2P的本质和存在价值。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为小象原创,如若转载,请联系小象获取授权,谢谢配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