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看了朋友推荐李洗洗写的《原真·东山岛》系列文章后,特别有感触。作为东山人,对东山的人文、地理、历史一窍不通,每每外地的同学、朋友问起都不知从何谈起,就像李洗洗在文中所言:“除了小管很赞、能吃海鲜之外,网上的全部介绍、游记,没有一个能交代清楚它究竟气质怎样!”
为了找出答案,李洗洗说她在东山窝足了两天,从铜山所古城、到澳角小渔村,从做剪瓷雕的到做船模的,从戚继光的指挥台到普通人家的私室中堂,从凌晨5点的海到夕光满天的海……终于从一无所知,到特有感觉。她用一句话概括了东山岛的气质——刚烈而深情。
作为生在东山、长在东山的岛民,先不说自己能不能讲出东山岛的气质,说心里话,连认真想过“如何去描述东山?东山人有什么气质?东山的大海与别处的大海有何不同?”这些问题都没有。所以,很惭愧!
为了感受李洗洗心中“一流的海”,真切体会“一流的海,你没法形容,一流的海有海的尊严和气势,让你感到敬畏,甚至心里有点儿发麻。那么大的一个存在,那么喜怒无常,强力非同一般。跟这样一个海相对,人心里不会想到说美,而是被海超越,一下子就有了在天地人的框架底下看待问题的眼光……”下午,我特别迎着呼啸的寒风,一个人带着孤单,带着虔诚前往马銮湾景区看海。
的士师傅把车拐进马銮湾大道,看到有不少游客来来往往,他正感叹说:“这种天气还有游客来海边?”见我在进入海滩的入口处让他停车,他更惊讶。问:“你也是来看海的?”我笑笑“唉”了一声和他道别。
下车地点离海很近,两边建有亭台,可以供游客坐下来闲谈、休息。我径直穿过那条画有海浪曲线的水泥道,心里有些小激动,仿佛要去看望多日不见的母亲,有一种说不出的欢喜和甜蜜。只见那海风、浪涛热情、坚定地扑过来,一阵紧似一阵,一浪高过一浪。
此时正好风大浪大,潮水追逐着往上涌起,似有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零星的几个游客不得不从沙滩上慢慢往后撤退,脸上有不舍、有敬畏,就这样与大海亦步亦趋。我心想,这大概正是李洗洗感受的海:“海水恣意横洋,古代人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放在这里则是浩浩荡荡,水说要到哪儿就到哪儿,普天之下莫非它的领地和霸气。整个海面拱拱地膨胀着,像要满到天上去。”对。就是这个“拱拱地膨胀着”的感觉,写出了大海的霸道与勇猛,沧桑与无奈。
然而,在我的心里,家乡的大海却更像一位饱经风霜又无私宽厚的母亲。
东山人以海为生,以海为家,海就是东山人赖以生存的资源。渔民靠讨海卖鱼赚钱、岛民以食鱼为主,养殖业以海为基地、旅游业以海为主题等等,大海给予了东山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份馈赠如同母亲般无私,不讲条件,不计回报。她不仅养育了东山人民,也生生不息地给东山人民注入了一种顽强坚韧、勇敢热情的性格。
此时,我漫步于岸上的石板小路,周围随处可见身姿挺拔的木麻黄。他们葱葱郁郁,庄严肃穆,如同钢铁战士般日夜坚守在海边、路旁、山间。他们不惧风沙、耐盐碱、耐干旱,耐贫瘠的品质,保护了海岛,也张扬了东山人的品格。
我想,那些日月与大海相生相伴的渔民,那些在东山战斗中英勇抵抗的将士、民众,寡妇村里那些坚守持家的寡妇,以及那些抗击倭寇、打击海盗的卫兵、勇士等等,正是具有这份坚韧与勇敢的品质,才保卫了东山岛领土的完整,家园的安宁。
此刻,马銮湾景区没有夏天般的游人如织,更显几分清明、从容。偶尔有零星的游客驻足忘返,也有对着大海狂拍欢跳的身姿在眼前晃动。我独自寻一处依沙滩而建的亭台木椅坐下,面朝大海,我想重新看一看大海母亲的容颜,听一听她的倾诉和呢喃。
远处有白帆点点,悠悠然在海上舞蹈着,徜徉着,它们并不随波逐流,也不惧怕波澜,那种依在母亲怀里的欢乐、幸福,叫人动容、流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