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送女儿上学再回单位已是两点,我准备回办公室休息一会儿,在一楼大厅遇见同事畅正在教育他们班的四个女生。我没有停留,径直走进办公室,刚躺下,畅气呼呼的走进办公室对我说:“你看,我们班的那四个女生,午休时间,不紧不慢大摇大摆地一起上厕所。”
如果是别的同事说这样的话,我会理解为向我诉苦,不会想那么多。但是畅的原则性比较强,我赶紧解释:“这学生确实有点过分,这也怨我,今天我值班,去送女儿上学了,没看住他们。”
畅:“这哪里怨你,学生太没规矩,我幸好从南校区回来看见他们,这要是被领导发现,我又得挨批评!”“不是不让他们上厕所,赶紧去赶紧回来就行了,昨天刚批评过他们,今天又是这样!”
我又安慰她:“音乐班就是不好带,我有切身体会,带一年音乐班相当于带三年美术班。”“我也理解你为啥经常劝我不要当班主任,太不值得!”
畅:“是呀,我这是为了评职称,你这是图啥呢?”
我:“我这班学生比较听话,带着玩呗!”
这时一个女生进来了,打断了我们的聊天。
我也很庆幸我们班的学生比较听话,根本不像我刚接班的时候有些老师说的我们13班学生和家长都爱找事,我也几乎没有喊家长到学校。即使有个别问题学生,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量不把问题扩大。
昨天晚自习最后一节,我打开摄像头,发现有个别学生说话,我简单提醒了一下,就关闭了。
今天早上,我打开班级日志准备记录早上请假的学生,发现昨天值日班长记录的几个学生名单,问她怎么回事?值日班长告诉我:“老师,昨天自习课,特别乱,咋说都管不住!”
内心的怒火似乎要升腾,因为在周一百日誓师大会的第二天,我专门开了个班会,强调纪律,昨天周三,班里竟是一团糟。
我稳定下了情绪,先是分别批评了记录在案又经常违纪的三个学生。
早餐后,我本想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教育学生,但想起昨天的反思,我还是先谈了自己对说话这件事的感受。
我举例:“我在办公室有时候控制不住长时间闲聊,结果耽误了备课时间,我的这种行为首先影响了我自己。其次,如有老师在办公室闲聊,我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或者听别人聊,说明别人的聊天行为也会影响到我。另外,我没课时为什么选择在学校备课,而不是在家备课,因为我渴望受到学校的约束,在家备课没有这种氛围。如果在学校起不到约束我的作用,我宁愿不来。”
此后,我又把话题引向学生:“我相信,自习课上聊天的学生像我一样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由自主地,聊过之后发现自己无所获,内心又是空虚的。”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由于时间有限,我就提出了我的看法:“值日班长要及时制止,想学习的学生有权维护自己的权利,爱说话的学生要有不影响自己又不打扰别人的意识,好朋友要提醒,班风班纪人人有责。如果想听难听话,老师不是不会说,可以随时准备着。”
在学生面前,大多数情况下,我还能控制些情绪。
但是在家人面前,大多数情况下,我控制不住情绪。
昨天晚上,我进女儿房间,叠放女儿衣服时,发现她在抄作文,字体也不怎么样。我问:“你为啥抄?”
女儿:“我不知道怎么写?反正不过关了,老师会打回来!”
我:“你看你的字!”
女儿直愣愣地看着我,干脆不写了:“你看吧!”,一脸不屑。
我想发脾气,但是发不出来。
躺在床上,我对女儿爸爸说:“看朵朵最近跟我对抗的样子,我就想我们缺乏教育的智慧,对两个孩子付出越多,越受伤。”
女儿爸爸开玩笑说:“是呀,最后能靠得住的还是你老公!”“咱们以后就得多用孩子,家务活就让她们干,周末拖地、做饭都得干,尽量少谈学习。”
我:“我想我爸爸挺有智慧的,我记得有一次妈买的烧鸡,她不舍得吃,想留给我们四个孩子,但我的爸爸却不同意,要求大家一起吃,我爸还对我妈说:“咱们大人不吃,全部留给孩子,孩子也不知道心疼我们。”
我接着开玩笑:“你看你爸妈对你们多好,你们小时候,他们不舍得让你们干活,现在你和咱哥也不知道心疼咱妈吧。”
女儿爸爸表示认同。
今天上午,打开电脑准备写以上文字来表达心情时,不知如何命题,想了行,既然以后想有一个稳定的情绪,那就尽可能多记录吧,记录的过程也是梳理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