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2015年7月,是年我刚读完大学一年级,那时我简单将人性之本质归纳于一个“爱”字,遂有本文。如今重读,虽文笔幼稚,文理亦有牵强处,然主旨大意至今未改,稍加审阅,重录原告如下。
2019.5.4
偶尔看到朋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无辜人的死能够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那到底应不应该牺牲他?看到有人回答,该。有的说,除了他自己和最关心他的人,都会觉得他该死。而我的答案,如果他不想,没有人能判他死。
我回答这个问题时,内心纠结万分。如果我是一个法官,我该如何让裁决?从理性来说,牺牲他一个可以救回千万条人命,我该毫不犹豫的牺牲掉他;从感性来讲,即便他只是一个人,也是一条独立的生命,我不认为千万条命就比一条命贵重。思索良久,最终得出了上面的答案,他的生死还是由他自己来裁定吧。
解决完这个问题,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这个问题始终在我脑中环绕。如果我是那一个人,为了拯救千万人牺牲我,我是否甘心?不,当然不。我和他们素不相识,凭什么牺牲我去拯救他们?我不想死,我想活,我要活。尽管我不甘,我悲愤,我想反抗。但是依然有对面的千万人,旁边的无数人希望我去死。而我的反抗,或许也被千万人甚至更多的人视作自私。一个人的力量怕是难以扭转乾坤,最终不过是满怀悲愤的死去罢了。
如果我是那千万人中的一个呢?毫无疑问,我要他死,他死了我就能活。牺牲他一个就能换来千万条命,太值了。为什么此时我这么迫切的希望他死?他死了我就能活。对,他死了我就能活,就这么简单。我要活他就得死,至于千万人的生死,与我何干,那只是一面旗帜而已。有了它便会有更多的人来支持我,这样我的活便可以大义凛然,我活,他死!这千万人中,怕是不止我一个这样想吧。
如果我作为一个毫无干系的旁观者呢?身临其境,恐怕我也会说该牺牲他。为什么?如果非要说出个为什么,大势所趋吧。在那种情境下,如果我说不能牺牲他。那么我就成为了千万人的公敌,甚至无数的旁观者也会另眼看我。我救下他便是大众的公敌,人言可畏啊。
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着全然不同的答案。其中,又是否有些联系?有,思考良久,唯一的共同点恐怕就是自私。没错,自私。无论是那一个,还是千万人中的一个,亦或者旁观者中的一个,每一个选择都是基于自己利益需求做出的。这无疑都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其区别也不过是一个孤立无援,一个万众归心。而所谓的万众归心也只是一个又一个自私组成的集合。作为旁观者,明哲保身,顺势而为,无疑最大限度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在这个问题中,每一种本能的选择似乎都透露着自私的气息。自私难道真的成为了人性的本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孟子的“舍生取义”又如何而来?难道孟子就不自私吗?说道孟子,便联想到人性主善还是主恶的问题。若主善,恶从何来?反之,善从何来?同样用到这里,如果人性的本质是自私,那么无私是如何产生的?
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无私呢?提到无私,不由得又想起写作文时经常提起父母对我们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无私的人就在眼前。买菜时,他们依然会为了几毛钱而斤斤计较;坐车时,为了避免让座他们也会往后挤;被骗后,回到家也会喋喋抱怨不休。面对他人时,他们表现的如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他们就是一个普通人。他们的无私只对子女而无视他人。
差别对待的原因是什么呢?显而易见,是爱。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爱维系,所以在子女与他人之间会有差别对待。因为对子女的爱超越了对自己的爱,才会对子女无私奉献而不求回报。
如果说有爱的人可以做到无私,你能说自私的人没有爱吗?不能吧,纵观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爱。来自家庭之间的父母的爱,夫妻的爱,兄弟姐妹的爱;来自社会的朋友的爱,同事的爱,甚至陌生人的爱。或许自私的人也会有自己所爱的人,只不过他爱自己胜于爱他人。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人性的本质,我想,不是“善”,不是“恶”,而是“爱”。没错,一个字“爱”,爱己,爱人;小爱爱己,大爱爱人。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突破自己的小爱得证大爱,无私便不是虚妄,大同再不是理想。
人性本爱,爱己,爱人。爱己为私,爱人为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