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入门》第四章:心理结构(之二)2
先说一个假定:
本我的能量是一个蓄水池。自我的能量来自于本我。当自我从本我能量的蓄水池取走水后,本我能量蓄水池水位降低,自我的能量增加。两者是此消彼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
自我的发展势必导致本我的某种程度的削弱。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当中的许多人身上似乎已经完全没有了本我的痕迹,因为所有的心理能量都参与了自我的形成。从这里可见,自我的生长就像寄生虫一样在消耗着本我的能量。当自我发展到足够强大时,就变成了控制本我的力量,而不再是完全地为本我服务了。
这个假定对不对呢?
根据观察的结果,是对的。
一个理论就这样被认可了。
前面讨论了自我发展的主要形成过程是内驱力能量的中立化。本我能量去性,去攻击性的过程明显造成了力比多和攻击能量的减弱以及自我能量的增强。
接下来,我们讨论心理能力那个从本我向自我转变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认同过程。
认同的客体对个体来说,是内驱力能量高度投注之所在。“变得像某个人”这种变化促使一些本我的能量转向自我。
讲一个轻松一点的话题:白日梦。或者说:幻想。
幻想的过程,是一个满足本我某个欲望的过程。比如一个口渴的人可以梦见喝到了水,不再感到口渴而继续睡眠一样。幻想的本质是:有关的本我冲动的不完全的实现及其能量的不完全的疏泄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幻想是一次实现的过程。生理上没有实现,但是从心理能量的层面上实现了。
接下来讨论最后一个心理特征,即自我对本我的调节在什么范围内起作用的问题。
自我对本我的调整,在某种情况下会产生焦虑。我们研究焦虑需要先了解佛爷阐述的快乐原则。
所谓快乐原则,简言之即人们都具有获取快乐和避免痛苦的心理倾向。弗洛伊德还认为,人在初始阶段,其获得快乐的倾向极端迫切且直截了当。由于年龄的增长,人们不再那么露骨地追求个人快乐了。
到现在为止,快乐原则的概念听起来很像我们曾在第三章讨论过的初级过程的概念。
弗洛伊德早期的快乐原则概念与后来的初级过程观点是一致的。它们的真正区別只不过是在术语的使用上,即把快乐原则看作是主观的术语,而把初级过程看作是客观的术语。
对于快乐原则和初级阶段两者的联系,做过很多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定论。
接下来回到我们的主题:焦虑。在焦虑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快乐原则的重要性,会通过我们的讨论变得更为明显。
弗洛伊德最初关于焦虑的理论认为,里比多的过度控制和不适当的释放都将引起焦虑。这句话很重要,解释了前面说到的自我对本我的调节导致焦虑。
“焦虑”这个术语指的是病理性的惧怕。这种惧怕,在现象学上与对外部危险的正常惧怕有关,但在起因上则截然不同。对外部危险的惧怕是一种习得性反应,即基于经验的反应。而焦虑则是里比多的转换,即内驱力能量的一种病理性显现。
以上观点是1926年以前对焦虑的认识。
直到1926年,有关焦虑的精神分析理论的状况大概如此。同年弗洛伊德在美国发表了一篇名为《焦虑问题》的专著,在英国则定名为《抑制、症状与焦虑》。
认识抑制、症状和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这是弗洛伊德关于焦虑的第二理论。
为了对这一新理论有更好的理解,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是,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有生物遗传基础的。也就是说,他相信,人的器官先天就具有我们称之为焦虑的、利用心理和生理表现来进行反应的能力。
在新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焦虑的外在表现和他称之为“创伤情境”或“危险情境”之间的关系。首先,他将之定义为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里,人的心理被一种过分强烈,以至于既不能控制又不能释放的刺激流所冲击。这时,焦虑就自然地产生。
由于控制外来刺激和有效地释放这种刺激都是自我功能的一部分,因此,在生命的早期,自我仍很软弱且未成熟之时,创伤性刺激就常常发生。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出生时所经受的体验,是创伤情境的原型。那时,婴儿就受到体外和内脏感觉的刺激,并产生弗洛伊德称之为焦虑表现的反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