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破界突围之路:如何治理异常单据(四)

破界突围之路:如何治理异常单据(四)

作者: 一位流程IT人的心路历程 | 来源:发表于2022-03-24 07:18 被阅读0次

  继上篇,我们从采购的视角,分析了异常订单的原因,包括计划调整、预测偏差、设计变更、供方交付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能有人就会想,异常订单都是价值链原因造成的,如制造(计划)、销售(预测)、研发(设计)、资源(供方交付),根源不在采购本身,那么,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就像通过ITR(问题到解决流程)的实践,我们认知到品质部门最重要、也最有价值的工作是如何通过建立流程和规则,将客户反馈的问题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并倒逼到内部价值链,实现举一反三、杜重错,不断提升品质水准;

  我们发现,消除采购异常的根源还就在采购本身,采购不仅仅是干采购转单,跟单的活,更多的要去思考重塑,倒逼驱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采购的专业和价值。

  接下来,我们同样基于预测、计划、变更和供方交付来一一讨论,消除采购异常的对策;首先,我们要讨论下预测偏差。

  正因为有了长线和瓶颈物料,才体出一家企业供应链的交付水平和竞争优势;所以,不要抱怨长线和瓶颈物料,而是如何面对它,更好的管理它。

  由于客户的要货周期短,而长线物料的采购周期长,这个矛盾只能通过供应链管理来实现。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安全库存等方式提前备库;

  显然,这种方式非最佳实践;如何制定安全库存是个挑战,安全库存往往面向历史,而如今的变化的时代,要求我们更多的面向未来。

  所以,就要有预测。谁来预测,一般会想到由销售来预测。前端不给预测,就得供应链自己预测,但供应链远离市场,其预测只能是拍脑袋的结果。

  其实,供应链如果遇到前端能做预测,就得有感恩之心,因为在销售的心里,它更多的职责是抢单、交付和回款。

  预测一定是不准的,有时连客户订单都不准(取消、推迟、提前等),预测可能准吗,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预测不准的前提下,怎么把长线物料管理做到位。

  我们的结论是,要基于预测做备料,而不是把预测做成采购。

  销售备料或预测下达后,后端转换为采购订单,这种做法就是把前端的不确定性,变成后端的确定性。

  其实,许多人的想法就是,自己没有错就可以了,至于是别人错了,或者最终公司错了,并不关心。这个问题确实很麻烦,就像严肃的KPI一样,你考核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最终却不是大家想要的(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破界突围之路:如何治理异常单据(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vc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