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处世箴言

作者: 诗之源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16:18 被阅读52次

十二则处世箴言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恶党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译文:遇到让自己感到无比愤怒的事情,切莫急着火冒三丈;遇到天上掉下来馅饼这类好事,也别高兴得立时一蹦三丈高,恬淡的心境可以养护心神。那些奢靡的风俗不参与,有志为恶的团队不加入,就可以让自己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不与他人为小利益而争夺,也不因为一点小小的不愉快而向周围人爆发你的情绪,如此这般,可以与众人和睦相处。

【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逆道者,患之将至。】

译文:有异性、没人性这种事情,好比看到美色诱惑而禁不住去违背内心道义,身处富贵而有失伦常,这就是逆天而行。逆天而行的人,灾祸厄运将会落到你的头上。

【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情不可密,密交则难久,中断则疏薄之嫌。】

译文:施恩不是越多越好,不可过量施予,过分施恩一则来很难长久,而且一旦未能持续恩遇,难免会使对方产生怨谤的情绪;交情也是如此,不可过分亲密,过分亲密也很难保持长久,遇到了中断就显出疏远淡薄的嫌隙来了。

【不贪权,敞户无险;不贪杯,心静身安。】

译文:不贪慕权柄,门户大开可保平安无事;不痴迷杯盏,内心安宁平静,身子也能持盈保泰。

【直木先伐,全璧受疑;知止能退,平静其心。】

译文:笔直挺立的树木最先被砍伐,完整无缺的玉璧容易招人怀疑;知道情势不利于自己、无法前进的时候,能暂时撤退,以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

【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廉莫善于止贪。】

译文:护养心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保持廉洁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贪念的滋生蔓延。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潭之鱼,亡于芳饵。】

译文:天空中高高飞翔的鸟儿,会死在贪吃地上的美食上面;深水积潭里的鱼,会死在贪食钓饵上美味的饵食上。

【外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衰之始也。去骄戒奢,惟恭惟俭。】

译文:身居权贵而且骄横,这是衰败的开端;身处富庶而奢侈,这是家业萧条的起始;要避免骄横、戒除奢侈,只有恭敬节俭才是王道。

【钱字拆开,乃两戈争金,世人应晓其险也。】

译文:把"钱"字拆开来看,是两个"戈"字在争夺一"金",世间人应该清楚知道二桃三士的风险有多么大吧。

【廉于小者易,廉于大者难;廉于始者易,廉于终者难。】

译文:对于小恩小惠,要做到廉洁是容易的;对于巨额利益,要做到廉洁可就困难了。刚开始的时候凭内心的道德规范要做到廉洁是容易的,但要终身保持廉洁,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译文:不要认为完美的事物是天地的宠儿,其实,那些看似完整无缺的完美事物必定会遭到缺损际遇,物极必反,月满则亏。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迷途知返,得道未远。】

译文:要改正自己的过错需要需要,要与人修善是越快越好的。如果你曾经在生命中走错方向,请记住,通向天堂的路允许掉头。只要你愿意掉头,那么离正确的思路和行动已经不远了。

《论语》精华50句,受益终身!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当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 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

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0.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21. 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2.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像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23. 听其言而观其行。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2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25. 三思而后行。

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6.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28. 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29.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0.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3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3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3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3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35.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3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3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3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3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40.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4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2.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44. 以约失之者鲜矣。

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4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46.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47.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48.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49.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5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中庸》精选20句,让你待人、交友、处事,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至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正式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创造性心灵的灵感源泉”(杜维明《(中庸)洞见·英文版第一版序》),它也是《四书》中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人生智慧和哲学洞见的著作。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待人、交友、为政、处事,要得心应手,恰到好处,都需要为人处世的智慧,在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的今日,研读和借鉴《中庸》中的智慧,显得弥足珍贵。

1.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释义】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隐蔽的地方就越容易显露,越细微的事情就越容易彰显。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独知之时,更要谨慎。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释义】喜怒哀乐些感情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露出来能够做到适度而不过分,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天下要普遍遵循的原则,极尽“中和”之道,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

3.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释义】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违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符合中庸,是因为君子能在变动不居中做得适度;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4.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释义】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困窘时的操守,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5.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释义】一个人做到忠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如果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6.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释义】端正自身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有抱怨了。对上不怨恨苍天,对下不责怪他人。所以君子安分守己,等待命运的安排,而小人 却专做冒险的事情,想侥幸获得非分的好处。

7.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释义】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箭没有射中靶心,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用心不正。

8.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释义】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然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然从低处起步。

9.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释义】天下人应共同遵循的伦理常道有五条,用来实行这道理的德行有三种。就是说,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和朋友间的交往之道,这五条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智、仁、勇这三者是古今天下通行的美德,实施起来都靠一个“诚”字。

10.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释义】 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慧,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爱,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敢。

1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释义】真实无妄是天生万物的道理,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符合于中,不用思虑就有所得,从从容容就会符合中庸之道,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圣人,努力求得真诚的人,就是选择善道而执着坚守的人。

1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释义】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13.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释义】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天赋本性;能充分发挥其天赋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化育生命;能帮助天地化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14.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释义】诚,是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端和归宿;如果没有诚,就没有了万事万物,因此君子把真诚奉为最宝贵的东西。

15.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释义】愚蠢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活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恢复古代的制度,这样做的人,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

16.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释义】言论要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要符合自己的言论,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17.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释义】任就是爱人,亲爱亲人就是最大的仁;义就是做事适宜,尊重贤人就是最大的义举。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释义】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自己就用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自己就用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变得聪明起来,即使是柔弱的人也能变得刚强起来。

19.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释义】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前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前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先计划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20.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释义】君子经常自我反省,就没有内疚,也就无愧于心。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不被人看见的时候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吧。



《孟子》精华15句,养正气,行正道,得天时、地利、人和

儒家经典《孟子》是介绍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全书共七篇,261章。这部诞生于二千多年以前的经典,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层面的智慧,为人生注入活力和本真,给人以启迪。《孟子》精华15句,养正气,行正道。得天时、地利、人和:

1/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人没有志向,只能为了活着而活着,那与禽兽有什么分别呢?正所谓,“人无志非人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逐层从生理需求一直提升到自我实现需求。这就意味着,志向之于人,是不只满足于吃喝的生理层面上的本能欲望,而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不断向前的动力。

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淳于髡曾经与孟子有一场关于男女之间交往界限的辩论。

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孟子回答,“是礼。”淳于髡又问,“那按照这个道理,如果我嫂子掉进水里了,我就不用救她了吧?”孟子答,“那就是禽兽不如了!”

在孟子看来,男女之防是礼教应当遵守的,但是嫂子掉进水里施以援手,这是通权达变。学会变通审时度势,而不单单以智慧取胜,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有很多人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享受居高临下地教育别人的虚荣满足感,其中体现出来的就是自我膨胀的处世态度。孟子这句话其实是警示我们,如果愿意传播知识,要尽心尽力,但是千万不要自视过高、自以为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信是自然天理的规律,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规律。所谓“诚”,就是“内诚于心”,注重内心真挚的道德层面的不断追求;“信”是“外信于人”,讲究的是重信义、言出必践。

莎翁写过这样一句话,“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足可见一言九鼎的分量,更可见一诺千金对于人之立身的重要性。 “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国无信而不强”。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义”的选择实则是高度自觉的道德行为,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有人会沾染浓浓的铜臭味,但同样也有人凭借内心的自我约束力和道德修养,培育正确的义利观,做出正确的选择。

6/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仰起头来看看天,心中无愧;低下头反思一下,觉得心中也无愧。若是做到了这两点,那就是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浩浩荡荡人生几十年,问心无愧地放怀一笑,平生足矣。

图片来源于网络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顺风顺水的人生总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而现实的情况是,折磨和挫折总是不约而至。“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只有经历过失败、承受过竞争压力的人,才能够调整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刻保持警醒,逆风生长。

8/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和谐社会的实现其实没有那么难,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舍近求远。其实最简单的办法也恰恰是最有效的:只要各人孝敬爱护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大同的太平盛世也就开始了。

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一个人要能控制自己,要有底线,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才能够真正有所作为。“无为”是碌碌虚度,“不为”是恪守底线、蓄力酝酿,“有为”则是最后傲骨凌人地绽放。

10/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无论穷、达处境如何,都应当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办事。

诸葛亮隐居隆中,是士穷之时,“修身见于世”也,世称“卧龙”;到后来身居丞相高位,生活依旧俭朴,两袖清风,因此臣民也都没有失望,反而更得民心。

11/其进锐者,其退速。

往往急于求成的进步者他的退步的速度也是极快。张岱在《募修岳鄂王祠墓疏》中就写道:“余谓天下凡事必须量力为之。其进锐者其退速,其愿奢者其就小。”这就告诫我们做事情要尊重事物发展应有的规律,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要过分求高求快,否则往往得不偿失。

1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有贤德的人要处在掌权的地位,有才能的人担任相应的职位。这句话第一层意思是什么人应当在什么位置上,因才设置,这样才能各机构单位高效和谐运转;第二层则可以理解为,不必过分看重形式上的认定,浑身才能总比一纸文凭更有说服力。

1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里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指的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气,而且必须用正义和道去配合它。善养浩然正气的人格追求,在后来逐渐扩展为骨气、英雄之气、爱国之气,以文天祥、辛弃疾等人为首的仁人志士,就是体内充盈着刚健雄风的浩然之气,坦荡地立足于天地之间。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句话意思是,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志向消磨转移,武力不能使我低头屈服。这是孟子对“大丈夫”人格精神的理想化追求。他强调了富贵的诱惑、贫贱的折磨、威武的压迫都是对“大丈夫”人格塑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锻炼和考验。只有经受住了这些,“大丈夫”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出现。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气时令的配合不如地理环境的优越,地理环境的独特优越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总而言之,孟子强调的是“施仁政”的必要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秦之灭亡就是典型的反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暴政的最终导向往往都是怒不可遏的揭竿而起。


《小窗幽记》十大经典名句,字字珠玑

1、清福上帝所吝,而习忙可以销福;

清闲的生活,是上帝吝惜给予的,如果习惯了忙碌,这种福分便会有所减少

2、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与其不断去要求人家,不如使其自我反省。与其攻击他人的弱点,不如使其自我坦白错误。

3、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

贫穷低贱的人,什么都没有,到将要死去时,因为对贫贱的厌倦而得到一种解脱感。

4、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

没有事情的时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一些杂乱的念头出现,忙碌的时候要思考自己是否心浮气燥。

5、宁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

宁可做一个顺应世人,平庸愚笨的人,也不愿做一个欺骗世人,才华高超的人。

6、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寂静的时候要保持清醒,但不要打扰寂静的心境;在清醒的时候要保持寂寞,但心念不要太远而收不住。

7、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交朋友的滋味要由淡薄而浓郁,由疏远而亲近,由接触而相知,这是交朋友的方法。

8、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须五更头检点思想的是什么便得。

要知道自己是有道德的君子,还是没有品德的小人,只要在天将明时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所思所想到底是什么,就十分明白了。

9、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解除心中的隔阂,让自己和他人更好地交流相处,这应当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10、眉睫才交,梦里便不能张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

双眼闭上,在梦里便不能自作主张。眼光落到地下,想到梦中都不能自主,死后又怎能了了分明呢?


千古奇书《素书》30句,懂点谋略,人生顺达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

相传黄石公在桥上扔下鞋子,三试张良,认定张良品行优良之后,把此书传给他。后来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基业。《素书》仅有一千多字,但是涉猎广泛,除了安邦定国、军事谋略之外,还有很多修身正己的法门。

今日精选《素书》30句,与大家共赏。

1、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释义】品德高尚,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不欺,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众的拥戴。才识杰出,可以借鉴历史。聪明睿智可以知众而容众。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中之俊。

2、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释义】为人尽量宽容,行为敦厚,这是待人处世之道。任才使能,使人人能尽其才,这是用人成事之要领;抑制邪恶,斥退谗佞之徒,这样可以防止动乱。

3、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释义】心中有数,闭口不言,凡事能顺从时机,这样可以远怨无咎;坚定不移,正直刚强,这样才能建功立业;勤勉惕励;心地善良,这样才能善始善终。

4、夫志,心独行之术。长没长于博谋,安没安于忍辱,先没先于修德,乐没乐于好善。

【释义】欲始志向坚定,笃实力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深思多谋;最安全的方式,莫过于安于忍辱;最优先的要务,莫过于进德修业;最快乐的态度,莫过于乐于好善。

5、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释义】对自己马虎,对别人求全责备的,无法处理事务。对自己宽厚,对别人刻薄的,一定被众人遗弃。

6、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释义】小的功劳不奖赏,便不会建立大功劳;小的怨恨不宽赦,大的怨恨便会产生。

7、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释义】人的所作所为,符合行事之道则吉,不符合行事之道则凶。吉祥的人,各种各样的好处都到他那里;不吉祥的人,各种各样的恶运灾祸都向他袭来。

8、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释义】贤明能干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明白社会政治修明与纷乱的形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

9、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释义】怨恨产生于不肯赦免小的过失;祸患产生于事前未作仔细的谋画;幸福在于积善累德;灾难在于多行不义。

10、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

【释义】自己怀疑自己,则不会信任别人;自己相信自己,则不会怀疑别人。邪恶之士决无正直的朋友;邪僻的上司必没有公正刚直的部下。

11、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释义】见到已发生的事情,应警惕还将发生类似的事情;预见险恶的人事,应事先回避。害怕危险,常能得安全;害怕灭亡,反而能生存。

12、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释义】把自己放在一边,单纯去教育别人,别人就不接受他的大道理;如果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去感化别人,别人就会顺服。

13、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释义】行为端正可以为人表率,足智多谋可以解决很多的疑难问题,讲究信用做出承诺一定遵守约定,洁奉公还能仗义疏财,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中之豪。

14、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释义】见嫌而不苟免,克尽职守,而无所废弛;恪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居义而不反顾;利字当头,懂得不悖理苟得。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杰。

15、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释义】知道别人的优点长处却不重视,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反而耿耿于怀的,则是作风粗暴。使用的人不堪信任,信任的人又不能胜任其职,这样的政治一定很混浊。

16、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释义】回避嫌疑,远离惑乱,这样可以不出错误。 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提出各种问题,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行为高尚,辞锋不露,这样可以修养身心、陶冶性情。

17、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释义】恭敬、节俭、谦逊、简约,这样可以守身不辱;深谋远虑,这样可以不至于困危;亲近仁义之士,结交正直之人,这样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帮助。

18、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释义】推求往古,验证当今,这样可以不受迷惑;了解事态,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应付仓卒事变;采用灵活手法,施展权变之术,这样可以解开纠结。

19、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

【释义】因为小过失便取消别人的功劳,一定会大失人心。部下纷纷有离异之心,必定沦亡。既然用了人却不给予信任,必定导致关系疏远。

20、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

【释义】给予别人很少,却希望得到厚报的,一定会大失所望。富贵之后就忘却贫贱时候的情状,一定不会长久。

21、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释义】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都在遵循着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亦是如此。

22、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释义】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抑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远离醇酒和美色,就可以保持自己的品行高洁。

23、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

【释义】有过错而不能自知,一定会受到蒙蔽。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一定是神志惑乱。

24、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

【释义】发怒却无人畏惧,一定会受到侵犯。喜欢当众侮辱别人,一定会有灾难。

25、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释义】怠慢应受尊重的人,一定会招致不幸。表面上关系密切,实际上心怀异志的,一定会陷于孤独。亲近谗慝,远离忠良,一定会灭亡。

26、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释义】仁,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人能关心、同情人,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就会产生。

27、危莫危于任疑, 败莫败于多私。

【释义】最危险的举措,莫过于任人而疑;最失败的行径;莫过于自私自利。

28、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

【释义】最吉祥的想法,莫过于安分知足;最痛苦的缺点,莫过于欲求太多。

29、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

【释义】最无聊的妄念,莫过于不劳而获;最愚昧的观念,莫过于贪婪卑鄙。

30、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

【释义】因为语言招致怨恨,一定会有祸患。思想与政令矛盾,一定会坏事。政令前后不一,一定会失败。


诸葛亮最精辟的10句话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1、志当存高远。

出自《诫外甥书》。【译文】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后出师表》。【译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终生,直到死为止。

3、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出自《将苑·机形》。【译文】善于指挥军队的将领,一定要把握战机,当机立断,取得胜利。

4、圣人则天,贤者法地,智者则古。

出自《将苑·自勉》。【译文】大凡圣人都崇尚天道,贤人则推崇地道,而有智慧的人则效法古代的立身之道。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出自《诫子书》。【译文】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6、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

出自《便宜十六策·君臣第二》。【译文】臣下怀有不忠之心不可以奉侍君主,国君也不能因为怀疑政事而不把权力交给大臣。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自《前出师表》。【译文】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异。

8、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

出自《将苑·习练》【译文】如果军队士兵得不到训练,那么一百名士兵也抵不上敌人的一个士兵;如果军队士兵受到了应有的训练,那么一名士兵就可对付百名敌人。

9、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出自《诫子书》。【译文】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10、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自《前出师表》。【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国学中的处世箴言

    十二则处世箴言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恶党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译...

  • 处世箴言

    江湖险恶,人心叵测。与人争执切不可鲁莽行事。是与非,曲与直,世人自有公论。掌有道义,胸怀仁心。怕这个说道,又怕那个...

  • 男人帮!!!

    男人帮处世箴言之二:冷静。

  • 人生处世箴言

    人生处世箴言 ●人生要明白一个道理,记住两个观点,学会说三句话。一个道理: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两个观点:做...

  • 《处世悬镜》

    《处世悬镜》是南北朝时傅昭著的一部以鲜血和生命代价换来的处世箴言! 值得永远铭记的处世“九字要诀”将...

  •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处世箴言

    美国著名的一位人物,闪电发现者,是唯一一个不是总统,然而却把头像印在美元上的一个人,且是100美元面钞。是美国著名...

  • 为人处世箴言

    1.看穿但不说穿。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了,没必要说出来。 2.高兴,就笑,让大家都知道。悲伤,就假装什么...

  • 导读1.为什么读“国学一本通”

    这是一本国学精华读本;一本言简意赅的丰富“国学”语言、指导修身处世的国学经典语录;还是一本简约实用的国学资料、工具...

  • 箴言--论处世交友

    箴言中针对我们处世交友做了非常丰富的教导,圣经中最大的诫命是爱神、爱人,在箴言中爱神的表现是遵行上帝的话--追去智...

  • 《纪先训》的处世箴言

    原文: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己尤大。 实心无所往而不可,盖实心,一也。可以应天下之万端。 学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中的处世箴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zg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