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鱼记

作者: 裴垒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2:50 被阅读0次
写得是清蒸,其实最喜欢酸菜鱼

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食鱼,就写一文做记。去过的地方不少也不记得写了多少次。反正人在金华初,便写文以记。

记得校庆的时候学校抓了不少的鱼。晚餐的时候点了一份红烧鱼,油多就觉得很腻,吃的似乎是酱料而不是鱼的滋味;至于还未去尽的河鱼腥味,让我很不习惯。

大概是家住海岛,食海鱼甚,自然不喜那种味道。但对于这鱼,还是有那么点了解和情感的。岛城十八载,期间有离家于千里外,每每食鱼都会想念家乡的鱼,然后再评眼前之鱼。这鱼是活鱼还是冻鱼?这鱼肉是否入口即漾?总之,都是不尽人意。

妈曾教我如何挑鱼,说这鱼要看鱼眼、鱼腹和鱼嘴。这鱼眼是否透亮,这鱼舌是否粉嫩,这鱼腹是否清黄?我听得不仔细,也是一知半解了解一个大概。不过几年下来,还是略略能看出几分。

至于食鱼,最喜清蒸。清蒸最简单也最能保留鱼最大的鲜味儿。将活鱼(我喜欢梅鱼)去鳞除脏洗尽后,齐置于盘内,以新鲜雪菜汁为底,加入稍许生姜末以去腥,最后架进锅内蒸煮10分钟左右,即算完成。出来的鱼,虽有姜末之辛,而无鱼之腥。鱼肉白嫩细腻入口即化,雪菜汁清亮,香气扑鼻。

鱼是海,菜是山,海里有座山便成了岛;岛边有鱼山上有菜,便成了我最无法忘怀的味道。吃的不是鱼,吃的是故土的记忆。

这个季节正是海鱼泛岛城的时候。那些揉在潮汐起伏的回响,那些沉在清辉撒落的记忆,共同铸就了一个海岛人的乡愁。一个我也许有一天会失去双目,被夺取光明而见不到鱼跃;也许有一天会失去双耳,被掠走声响而不闻海潮;也许有一天会失去一切的一切,都消失在缥缈的海曲里……但,只要一尾鱼,味蕾就会忠实地告诉我家的方向。

是何人来自山河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相关文章

  • 食鱼记

    家贫,数日不得肉。偶于屋后污渠得一鱼,大喜。至家,及洗净,举刀欲剖之。鱼启口曰:吾生于渠,食污腐,腥臭而瘠,不堪食...

  • 食鱼记

    文 / 白梨安 -1- 昨夜驱车十里,到市里吃鱼。 到时,包间里已坐满了人。男男女女,携家带口,都是先生的哥嫂。 ...

  • 食鱼记

    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食鱼,就写一文做记。去过的地方不少也不记得写了多少次。反正人在金华初,便写文以记。 记得校庆的...

  • 食鱼记(十一)

    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陶村的厨房里悄然兴起了拔河比赛,很是热闹。 拔河比赛主要在两支队伍之间进行:“戚之队”以大师傅...

  • 食鱼记(九)

    莽哥失败了,接替他成为陶村大师傅的是刘家的后生,秀哥。虽说秀哥是个狠人,但却不是那种满脸横肉望之令人生畏的狠人,是...

  • 食鱼记(七)

    一手掂着大勺,一手捧着儒老师给的《厨房宝典》,莽哥气宇轩昂地走进了厨房。《厨房宝典》还是好多年前儒老师编的一本书,...

  • 食鱼记(八)

    理想主义者莽哥失败了,陶村人的印象里莽哥就是个善于演戏的伪君子,没有人关心他胸怀全村人民雄心壮志。或许是他的想法太...

  • 食鱼记(十)

    这一日,秀哥坐在厨房的一把大椅子,思考着陶村里的事,作为大师傅,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村子里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事,那么...

  • 食鱼记(三)

    刘哥将村里的人收拾得妥妥当当,自己弄一只大锅,又分了几个本家几口小锅,还会有什么问题吗?大师傅和几个小师傅是血亲,...

  • 食鱼记(一)

    陶村是一个老村落了,坐落在山水之间。有人说这里山清水秀、民风纯朴,也有人说这里穷山恶水、民风彪悍。其实这里的环境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食鱼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at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