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27 雨 福州江南水都中学 李珊
这节课是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多功能瓶的使用。
如图1所示,我直接让学生投票选择,原先集气瓶放的是空气,那么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哪端进入?
4班的孩子有92%的同学选择了从a进入,只有3位选择了从b进入。上次王博士评课时,有提到,如果数据大于75%可以不用讲了。可是,我还是不放心,从选项a中挑人,说明理由。
首先挑到了生28号,天,全班哄堂大笑,因为只有3个人选择。我问他理由,他说:我本来就想选a,可是旁边学霸3个都让他选择b,他就选择了。我让他上台把理由写出来。天说,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就沉在集气瓶下端,把别的气体挤出去了。
师:“那别的气体是什么呢?”
生:“是除了二氧化碳气体以外的气体”
师:“在这里,就是空气”所以,出去的是?
生:“空气”。
师:“我们把空气从上方排走的方法,叫做向上排空气法。”
点评:相信自己的选择,要有依据,全班同学给予热烈掌声,我相信这次的上台简单解说,会给他更多的信心学习化学。
图1: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哪端进入如果,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改成水呢?
我又让孩子们来选择,如图2所示,正确率也是相当不错的。我依然从选项A中随机挑人作答,生12号可的理由是,因为上面那道题目选择的是a,所以这道题目模仿一下,也是a。
我被震惊了。
因为数据告诉我,这道题目通过率很高,可我随机挑人,挑中的可也有60-70水平,她的解题思路竟然是纯粹的模仿。全班哑然。
我请她坐下思考,继续从A中挑人,挑到37号包,她是30水平,我觉得她应该不会吧,直接跳过。(反思,这个做法又有点主观了,应该问问学生的想法,表示尊重)
我从选项B中挑人,挑到20号坤,他的理由是,凭感觉,熟能生巧。。。。
看来,正确率高不一定表示学生真的会。
我继续挑人,挑到了16号,恒,我请她上台解释。
她的理由是,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在上方,把水排出去。我继续询问,如果是氧气呢?密度比空气大,你打算从哪边进入?
我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我请举手的灵来说,她的理由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在水面的上方。
我让孩子们注意倾听,两位同学表达的有什么不同?
对了,密度和溶解性。
对于水,任何气体的密度都比水的要小。所以都在水面上方。排水法可以针对哪些气体?或者其他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用排水法?
生: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与气体密度没有关系。
图2:排水法收集氢气经过这些讨论,简单的多功能瓶的使用,在A本中只是几个空格,却是需要同学们认真思考其中的原理。
数据,通过率大于75%,教师可以不用讲吗?今天这节课也让我刷新认识,随机挑人回答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