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上草原魂

作者: 求醍醐 | 来源:发表于2024-01-05 00:07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漠北塞外的苍茫与浩瀚中,巍峨的阴山山脉绵亘不绝,宛若万马奔腾之豪迈,犹如千顷浪涛之澎湃,守护着阴山脚下广袤无垠的原野。

湛蓝如洗的天空如庞大的穹庐笼罩在敕勒川上,辽阔的草原犹如碧色的地毯一直铺到阴山脚下,向着云杉错落的丛林蔓延而去。

时值盛夏,我们奔赴草原,期待着一场隆重的那达慕盛会。自古以来,蒙古族儿女崇尚自由,勇敢无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孕育了独树一帜的草原文化。每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始于成吉思汗时代,人们祭祀祈福,骑射竞技,酣歌笑舞,热闹非凡。

这正是草长莺飞而繁花未央的季节,缓缓起伏的草甸上缀满了斑斓的色彩,好似苍翠的碧波之上卷起缤纷的浪花。轻盈的彩蝶展开景泰蓝一般美艳的翅膀,翩跹在葱茏的花草之间,蒲公英飘飘洒洒地飞舞着,将草原之夏渲染得如浪漫的梦境一般。

清澈的溪流如柔软的蓝色飘带蜿蜒流淌,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徜徉在暖阳之下,圆滚滚的毡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洁白的底色上点缀着天蓝色的淡雅花纹和鸟兽图腾,毡顶和门帘上装饰着喜庆的彩旗。

毡房内外,人们进进出出地奔忙,精神抖擞地为那达慕做着准备。粗犷的汉子套上蓝青色或棕黄色绸缎的长袍,披上镶嵌着银色铆钉的兽皮坎肩,更显沉稳与大气。姑娘和阿嫂的节日盛装更加艳丽夺目,她们穿上薄荷绿、殷红色、宝石蓝等各色裙袍,衣领和袖口用七彩的蚕丝线刺绣着精美的图案,飘逸的裙裾飞扬着,帽子上坠着晶莹剔透的珠饰,将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盎然。

敖包祭奠是那达慕最神圣的仪式。我们跟随人群登上山丘,坡顶上耸立着一座用粗粝的石块堆积而成的圆锥形敖包,挂满了猎猎飞舞的彩色经幡。

听当地的友人介绍,在遥远的古代,敖包最初是用于辨别方向或区分牧场领地;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敖包逐渐演变成祭祀天地诸神与先祖英烈的圣坛。

只见七八个年轻小伙子将酒肉祭品和奶品果类恭敬地呈上;人群中走出一位皮肤黝黑、髭须浓密的长者,点燃檀香,举起酒碗,微微仰起头,口中念念有词地祷告祈福。然后,长者用手指蘸着碗中的酒水洒向敖包。紧接着,十来位身着红袍的僧人围在一旁盘腿坐下,铜锣声、鼓声、木鱼声和诵经声交织在一起,淡青色的香烟袅袅萦绕。

在这样庄严肃穆的氛围里,我们跟随虔诚的族人们一起围着敖包慢慢转圈,向天地诸神祈祷,为敖包添加石块,绑上崭新的彩绸,寄寓着积善添福的美好心愿。

那达慕盛会上最振奋人心的活动当属“英雄三艺”的竞技表演;作为一个尚武的草原民族,骑术、射箭和摔跤是蒙古男儿必备的技能。彪悍的骑士们头绑彩带,脚蹬马靴,随着低沉的号角声响起,他们握紧缰绳,风驰电掣般策马奔腾而去。

在阵阵热烈的喝彩声中,他们一边飞快地驰骋,一边从容地演起了精彩绝伦的杂技,有的在马背上稳稳地倒立或者潇洒地空翻,有的机敏迅捷地俯身拾起地上的哈达,还有的泰然自若地表演“倒挂金钩”,让人不禁拍手叫好。

射箭比赛中,以骑射最为引人注目,选手们一个个百步穿杨,出神入化,颇具成吉思汗当年“弯弓射大雕”的飒爽风姿。

勇猛的摔跤手穿着饰有雄鹰或孔雀图案的兽皮坎肩,裸露着麦色的臂膀,结实肌肉的轮廓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分明。伴着蒙古长调的歌声,摔跤手跳着鹰舞走到场地中央,双方相互致意,他们其中一位梳着个性的小辫,另一位剃着爽利的平头。裁判一声令下,他们紧紧抓住对方的肩膀开始角力,时而猛地扑向对方的身体,时而借力发力地推拉。

在一阵僵持之后,梳着小辫的摔跤手机灵地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我一声惊呼,满心以为他即将取胜,谁知剃平头的那位选手身体一倾,巧妙地躲过了进攻,膝盖有力地一顶,反而将绊对方绊倒在地。我暗自惊叹,蒙古摔跤果然一场智慧和力量的交锋!

激烈的赛事一场接着一场,昂扬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直到太阳斜向西面的远山,竞技才接近尾声。暮色渐浓,夜风带来阵阵凉爽,皎洁的月色洒向原野,星空下燃起了炽烈的篝火。

空气中弥漫着烤全羊的诱人焦香和马奶酒浓郁醇厚的味道,热情的阿嫂端上来一锅热气腾腾的蒙古烩菜,金黄的熏鸡和乳白色的奶豆腐更让人垂涎三尺,我抓起手把肉往嘴里送,同伴说我大快朵颐的样子俨然一个蒙古汉子。

酒过三巡,一位身穿青绿色舞裙的蒙古族姑娘款款上前,落落大方地跳起了盅碗舞,她灵巧地扭动着修长的脖颈,柔软的双臂舒展自如,窈窕的身姿敏捷地舞动着,腰间鲜艳的缎带随风飘起,头顶上的白瓷碗却依旧稳稳当当,高超的技艺赢得阵阵掌声。

接下来是兽舞表演,豪放不羁的动作、夸张而颠狂的表情和浑厚而野性的音乐,生动地再现了野兽斗争的惊险场景。

肆意狂欢的安代舞将那达慕盛会推向高潮,姑娘和小伙们挥舞着头巾,脚踏着轻快的节拍;孩童们扮着鬼脸交叉着双脚跳跃;连长者们也一改沉稳的姿态,像老顽童似的尽情欢愉。熊熊燃烧的篝火映红了大家笑意盈盈的脸庞,悦耳的马头琴声与悠扬的马背民谣交织在一起,高亢的旋律渲染着极为热烈的氛围;我被深深感染了,不由自主地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璀璨的星空,跳动的篝火,闪烁的光影,琴声、歌声、欢笑声在夜空中久久回荡,谱写出一首激荡人心的草原赞歌。

相关文章

  • 敕勒歌(18)

    目录:敕勒歌 上一章:敕勒歌(17) 侯禹悄无声息地靠近了敕勒人中军位置。 他披着草原斥候的黑衣,胸甲上刻着象征高...

  • 敕勒川草原

    今天上午结束了工作。 中午在吃饭的时候,老板大手一挥,说,下午你们可以报销出去玩一下。我和另外一位同事极其兴奋,立...

  • 敕勒歌

    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热情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敕勒...

  • 灵丘·空中大草原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这是刺勒歌中的大草原, 赞美的是阴山脚下的敕勒川。 大概受敕勒歌的影响, 曾...

  • 消失的草原。

    说起内蒙古肯定你印象最深的就是内蒙古的大草原了。内蒙古的大草原,辽阔无边,就让我想起一首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 敕勒与江南

    犹记初次读到敕勒歌还是在中学地理教科书上,讲到内蒙古地貌时,书上引用敕勒歌后三句,称赞蒙古草原“天苍苍,野茫茫...

  • 敕勒歌 | 草原迷踪

    蓝天白云,绿草悠悠。有朋友说,六月正是去坝上草原纵马牧羊的好时候,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首敕勒歌吧~ 敕勒川,阴山下。...

  • 南京学习之一

    赵志祥老师的敕勒歌,重点指导朗读,要拖长音,才能读出草原的辽阔,天的高。老师出示繁体字,篆书,甲骨文的敕勒歌,又把...

  • 小学生学《敕勒歌》,会背不代表学会,这些知识常常会出现错误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这首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

  • 草原行

    满眼碧玉心如镜 遥感敖包敕勒音 白云过隙天色醒 魂留此处忘归行 2018年夏,草原一行,豁然开朗,心有感触,偶得此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敕勒川上草原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jm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