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遗珠合集简友广场想法
李星星为什么一边报案一边与鲍毓明牵手回家?

李星星为什么一边报案一边与鲍毓明牵手回家?

作者: 冰糖Sugar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18:21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中兴高管鲍毓明涉嫌性侵养女李星星的案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我在网上观望许久:

大众舆论一开始几乎一边倒地指责鲍毓明,到后来随着鲍毓明抛出录音证据证明两人恋爱关系,以及警局的人在接到李星星的报案后又看见她与鲍毓明牵手回家,被李星星寻求法律帮助的志愿者却发现她回家时给鲍毓明带早餐,网上的风向逐渐转变,甚至出现了是李星星诱骗鲍毓明的声音,居然还有人在等待事件来一个惊天大反转。

不可否认,李星星的行为确实存在矛盾点:

对于一个多次侵犯她的人,想要将其绳之以法却还会对他好;后来在没有被限制行为自由时却不出逃;鲍毓明长时间不去看望她时,还与鲍毓明吵架威胁。

这也成为了许多人争议的焦点。

1

但其实,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背后,

是来自于一种心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是指被害者对于罪犯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当罪犯操控着人质的生活、胁迫着人质的生死时,人质会对罪犯产生一种心理的依赖感。罪犯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罪犯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罪犯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从而维护罪犯。

2

这种心理尤其在年幼受害者中,容易出现。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含,幼时被家教老师性侵,家长对于性话题的回避更使她求救无门,在老师不断洗脑下“那是出于爱”,她成为了老师的秘密情人,将老师介绍给闺蜜认识,互动模式宛如情侣。直至成年以后,自我意识逐渐清醒,试图将老师告上法庭,最终定罪未果,她罹患抑郁症自杀身亡。

影片《壁花少年》中,男主幼时遭到十分亲近的姑姑的性骚扰,事后姑姑解释是因为爱他,并且与他约定这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小秘密,还给男主带礼物。这使男主一面觉得难以忍受,一面又觉得姑姑更偏爱自己,于是更亲近姑姑。后来姑姑出车祸死亡,男主感到悲痛的同时,又感受到了庆幸开心,这种开心的“坏念头”加深了男主对姑姑的愧疚之情。长大后,男主与女主进行性行为时,才发觉当年姑姑的真面目,最后心理崩溃接受治疗。

这些案例都可以看出,年幼的孩子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遭到迫害往往不知所措,进而给了罪犯加害的机会。而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逐渐认清罪犯的真实面貌和恶行,却因罪犯长久以来所灌输的歪曲观念,以及自身斯德哥尔摩征产生的依赖情感,使被害者内心矛盾冲突,产生反复行为。

如此看来,李星星反反复复的行为也不难解释了。

她只是不幸地成为了养父的斯德哥尔摩情人

3

在鲍毓明第一次侵犯李星星时,李星星并不知道自己受到的是性侵。后来上网询问医生才得知真相,几次报警鲍毓明却毫发无损,这使李星星的内心十分困惑,再加上鲍毓明“出于爱”的洗脑,更使她迷惑自己所受到的侵害是否真的是伤害。后来,鲍毓明在家安装监控,控制其与外界通讯,强迫她观看儿童黄色影片,更将她置于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使她的世界只有鲍毓明一人,进而产生了依赖心理。同时,鲍毓明不断强调自己给予李星星的丰厚的物质生活,许下娶她的承诺,更加强了她的感激和依赖。

鲍毓明钻着法律的空子,从寻找女童开始就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一步步摧残着少女的心智,实在可恶。

哪有什么李星星行为蹊跷诱骗鲍毓明,她不过是不幸地成为了养父的斯德哥尔摩情人。

回顾李星星的案件,亲生父亲这个角色从未出现。可见她的成长过程中,父爱严重缺乏。

当一个孩子对爱和安全感强烈渴求的时候,鲍毓明给予她的一点点恩惠,冠以爱之名,都足以她奋不顾身了。

李星星忍受着以爱之名的伤害,也错把自己病态的依赖当作了对养父的爱,她只是一个可怜的孩子。


4

我们最该做的是为受害者发声,而不是去宣扬什么“完美受害者”的论调。

就算在法律上无法界定斯德哥尔摩征的行为,甚至李星星种种行为和录音还会为她带来不利影响。

但我们要相信邪不压正,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

也希望至少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通过行为的表象,看到更深入的东西,明白事实的真相,警惕斯德哥尔摩征所反映出的人性的弱点。

同时也希望未来法律在性侵儿童方面能更加完善健全。

还有更多一点的希望,就是希望未来国家能够更加推动心理学的普及。使各行各业与心理学知识结合,透过表象看到深层次的问题和本质,健全行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星星为什么一边报案一边与鲍毓明牵手回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tg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