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取决于社会环境。他们行为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的不当行为是为了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错误想法。
孩子在世界上‘’求存‘’状态的时候,在努力想如何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做大人的,很容易把孩子的这种‘’求存模式‘’看做不良行为。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们班上一个的学生的一些事例吧!
我们班有一个叫思思的小女孩,人长的乖巧,小嘴巴很甜,常常在各种场合表现特别好。对老师有礼貌。我选她为小组长,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小组长评选,她都落选了。理由是检查作业态度不认真,随意乱丢同学的本子,甚至帮别人检查作业本不还同学。需要同学拿吃的,或者讨好他,她才还本子。我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孩子自私,贪小便宜。但是我看了这本书的观点之后,我知道了,他就是在找存在感,和成就感。
我找到思思,对她说,老师很喜欢她,同学们知道你为他们做了很多事。都会感激她的。有些事情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大家都会更喜欢你。慢慢他找到自己让别人认可的方法了。
孩子并不能清醒的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当教师的就应该处理他,背后的隐含的想法。而不是针对孩子不良行为,对她进行r批评,责备,甚至惩罚。孩子就能深深地感受自己被理解了,会心甘情愿接受你的建议的,并且改正错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