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散文
那些被祭天的白月光(女性角色盘点)

那些被祭天的白月光(女性角色盘点)

作者: 玛格丽特昭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23:45 被阅读8次

白月光,最开始出自张爱玲女士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现在一般指的是可望不可及的人或事物,一直在心上,却不在身旁。可谓生当复来归,死亦长相思。

女性白月光角色或温婉或灵动,一出场就轻松夺走观众的心。可她们往往红颜薄命,下线领便当之时往往是剧集中的核能虐点。

我们选三个阶段来盘点一下那些年让人哭成傻狗的白月光们。

一、小仙女

《小鱼儿与花无缺》

此剧热播时正值武侠剧的黄金年代。当此之时行业风气正好,都是用心拍戏,用脑创作。尽管大师之作屡被翻拍,但至少保证了剧本质量。纵有旧瓶装新酒之嫌,成品也都各有千秋,独具特色。

看到张卫健与小仙女穿着喜服,一面流泪一面猜谜,作最后的告别的片段。瞬间串联起小时候电视上播啥看啥,无形中摄入的巨量生离死别虐恋情深剧。像《天外飞仙》啊、《神话》啊、《八仙全传》啊……等等。以至于现在完全受不得虐。

突然就明白了自己如今的看剧偏好是怎么形成的。

现在为了捍卫自己为数不多的智商,多数是看电影。有大量空闲时要么看一些信息量大、节奏快的悬疑剧或职场剧;要么干脆看自然类或社会类纪录片;要么看笑点密集的综艺或文化访谈;要么看看过就忘的啰里八嗦大团圆或嘻嘻哈哈沙雕剧。

前些天偶然在b站看到这个白月光盘点活动。看到小仙女下线的部分,评论区一面有人劝up善良,做个人吧,另一面有机智的小伙伴指出,陈先生在《活色生香》中的表演可能对此有所参考。

我真不是William黑粉啊

那为什么会呈现出天差地别的效果呢?

区别就是张版有完整的情绪铺垫,对即将到来的心痛分别早有预感,眼中带泪,最终情绪爆发时痛极失声,悲伤到面目扭曲。他的情绪是能准确传递给观众的,也是能感染观众的。而陈版就处理得非常突兀,突然干巴巴的做出激烈的表情,尴尬之余就只剩搞笑了。

二、马尔泰·若兰

渣画质也遮不住的美貌

自《宫》之后就开启了于先生的黄金流量时代。《步步惊心》接棒《宫》成为又一现象级穿越剧。

马尔泰·若兰,一面是被皇权毁灭一生的女性的缩影。爱情、自由、希望、健康、生命一样一样接连被剥夺毁灭。一面又是沉默抗争的叛逆者,为了保住家族和爱人,肉体被拘禁在侯门深海,内心固守着年少纯真的爱情。而她的巨大牺牲,并没有真正换来家族和爱人的平安。却在阴差阳错间加速了他们的消亡。

至此,她的一生似乎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几乎让人联想起似乎本该八竿子打不着的祥林嫂。

可她们又有着巨大的不同。马尔泰·若兰像是个被砍去手脚、剥夺一切、只吊着命的孤独勇士。可她的精神世界始终没有被摧毁,终此一生都在默默抗争着,临死前收到了休书,更像是宣告这场抗争的最终胜利。燃尽自己整个生命,散发出微茫又耀眼的、女性争取自由独立的希望之光。

三、富察·容音

《延禧攻略》

热爱洗稿的于先生的翻身之作,再次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开启年度爆款爽剧。在舆论上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连带着“白月光”也成了年度热词。

我非常荣幸没有参与到追剧热潮中去,但在b站的盘点中看到弹幕中纷纷呼叫暂停,不想看到白月光坠楼那一幕。

综合弹幕和百度百科提供的信息分析,白月光容音应该是在屡遭丧子之痛后有抑郁倾向,所以从高台上纵身一跃自杀了,大概是剧中的核能虐点。

可是既然选了清朝做背景,还是爆款剧,观众群体也会包括学龄期儿童。能否稍微尊重下史实呢?

嫔妃自戕是大罪,家人要连坐的。入了皇家,命就卖到夫家,供他们支配,就不是你能左右的了。这是马尔泰·若兰无论多么痛苦也没有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

是宠眷优渥荣耀显贵鸡犬升天,还是无皇恩垂怜,老来无子傍身,孤孤单单凄凄惨惨,身边都是些红顶白的势利眼,任谁都能作贱?是生是死,什么时候死怎么死,自己都做不了主。

这类影视剧往往也会传递错误的信息和错误的信号。

表面看来是在批判封建时代对人性的戕害。

可其实上,从《还珠格格》开始的一系列戏说清朝的历史剧中,皇权威严对人性的毁灭和侵害与社会吏治混乱黑暗似乎都隐失了,都被娱乐狂欢的势头默默消解掉了。

只抽象成为几大势力在朝堂前台斗法。几大势力家族背后的女性又在后宫忙着争宠和陷害,励精图治、大有作为的皇帝被几个女人唬得团团转,时而还要头上飘绿。没卷进宫中是非的女性也要在家宅里斗天斗地——在家斗姊妹姨娘,出嫁斗公婆妯娌小妾。

为自身更争夺更多的生存资源和攫取更大的利益做困兽之斗,有时甚至是为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自卫反击战。

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成了天大的笑话。

可要反复描绘一段段自由而坚贞的爱情,为台前的观众们编造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梦,编剧只能人为的悄悄拆除这些沉重的枷锁。

以至于营造出一种令人目眩神迷又可怕的假象——过去的封建王朝是何等阶级固化等级森严,但那时的男人们出场都自带贞洁牌坊,对待感情何等坚贞……动不动就像焦仲卿和梁祝一样谱写殉情的凄美传说。

然而那个时候的女性地位,几乎等同于某种可以随意赠予交换的私人财物。连附庸都算不上。甚至为了限制女性的自由发展,最大程度的剥削女性的个人权益,还会将她们集体变成残疾(裹小脚),还将其包装为一种社会审美风潮进行洗脑。并与个人在婚恋市场上的价值直接挂钩,以保证强制执行。

荒唐又可怖。

所以那些被穿越类作品洗脑的,无非在心智不成熟或心理较为脆弱的阶段,想逃避眼前的工作学习生存压力,拯救对婚姻和爱情疲惫又失望的自己。

可逃避只是暂时的,终究要到现实中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果说了这么多,还是坚持己见,疯狂盼着穿越来古代祈求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嗯,这么说吧,如果你觉得那些女德班提出的条条款款都能心甘情愿地接受,那就去吧。真打算穿越记得直播录像,给家人留张条子。万一成功了把录像寄给物理天文研究所什么的,也算是为人类科学进步做出重大贡献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被祭天的白月光(女性角色盘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a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