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道德经》的宇宙论思想

作者: 时光漫步823 | 来源:发表于2018-03-08 00:25 被阅读113次

    析《道德经》的宇宙论思想

    An Initially Analysis On The Cosmology  On Thoughts Of <Tao Te Ching >

    【摘要】《道德经》是一本政治哲学著作。但是老子也论述了宇宙论思想。老子《道德经》的宇宙论思想,具体而言,它包括宇宙的发生论、生成论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存在关联关系与状态的存在论。在宇宙发生论方面,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是从无生有;在宇宙生成论方面,老子认为,宇宙万物从混沌、暴、无序到清宁、和谐、有序;在宇宙万物的存在论方面,老子辩证地认为宇宙万物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存在状态是一种所谓“自然”的“含德”的柔和与和谐。

    【关键词】道道德经宇宙论唯物论

    《道德经》是一本政治哲学著作。但是,老子也探讨论述了宇宙万物,即宇宙论,或者他所说的“天道”,其主旨在于启示、训导人世社会及其人世社会治理。因此,探讨老子宇宙论思想,即“天道”,也许能够为我们更好理解他所说的人世之治或者说“人道”。在《道德经》中,关于老子的宇宙论思想,笔者认为,大概可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宇宙发生论;宇宙生成论;宇宙万物运动、发展及其存在状态的存在论。以下,我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对老子的《道德经》宇宙论思想进行概括分析。同时,也希望,老子的宇宙论思想,能带给我们今天的人在宇宙学及其哲学的探索探求上有所启示。

    无中生有宇宙发生论

    即便是到今天,我们关于宇宙万物的起源,我们也会有种认为或逻辑:宇宙万物是从无到有的,且不论这从无到有是自然形成还是神造论。不管怎么样,我认为,它包含了宇宙万物的一种运动变化的简便逻辑。但是,在今天的科学上,宇宙学上,宇宙万物从无到有理论比较复杂。简而言之,关键对于那个“无”的理解和定义。那么,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在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发生论方面,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从“无”产生而来的。也即“无中生有”。比如,他在第四十一章中就很直观地说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总之,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皆从“无”中生“有”。一切“有”的宇宙万物,都是基于“无”的那个起点,“无”才是宇宙万物的起始和本源。这就是老子宇宙论思想的发生论。初略的来看,我们会发现,老子的这种宇宙万物发生论思想,有个特征就是,他没有说到“神”的起源和创世,而是提出了“无”的概念。这是有意思的,我们要知道神的思想在古代太重要了。总之我认为,这包含了老子的一种去鬼神的、自然辨证的以及唯物论的成分和思想。关于这点,后文再作详述。 

    但是,我们也还面临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老子的“道生万物说”。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那么,这个“道生万物说”和这个“无”生宇宙万物又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看似有点尖锐,矛盾。理清它具有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实,这样的问题,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等著名学者就发现了端倪并为之探讨了。胡适认为,“无”就是“道”,“道”也就是“无”。胡适说:“老子所说的‘无’与‘道’,简直是一样的。所以他既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方面又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与无同是万物的母,可见道即是无,无即是道。”[]“冯友兰也曾说在道家的系统中,道可以为‘无’,天地万物可以称为‘有’。可见,道家的道论是以‘无’为基础的道统有无论,‘道’有‘无’的属性,甚至‘道’就是‘无’。”[]

    因此它们二者都是两面或多面的但是一体的事物。即都是同一事物------宇宙万物的本源。而老子之所以如此表述,我认为乃是因为这个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具有多重表征、特性、特质和意义等。比如说,不可言说性、不可描述性、不可知性等。因此,我们可以说,“无中生有”,其实也就是“道”生有。那么“道”生有,也就是“无”生有。“无”是宇宙万物本体及其暂名----“道”所表述的一个特性,“道”是那个宇宙万物本体性质即“无”的相对的正名。它们是一体两面的,是二而一的。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用看似简便但却复杂的“无中生有”的理论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起源。巧合的是现代的科学家、宇宙学家也提出了无中生有的著名“大爆炸”理论。至于老子的“无”以及现今宇宙学中所说的“无”的内涵、解读,限于知识范围和篇幅就不能再论述了。总之,老子提出的一种去“神造论”与当今的(比较前沿的)科学或者宇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这点是可贵的。

      二,从无序到有序以及从混沌到清宁的宇宙万物生成

    老子找到了宇宙万物产生的逻辑起点,也即是他认为,宇宙万物从“道”,或者“无”发展而来。那么,宇宙万物其生成过程如何呢?宇宙万物是如何生成的呢?它有何特性呢?我们来看看他的论述。在第四章他说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是道的一种从无序、混沌,到清宁的显性、客观物质化的过程。在第三十九章他说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一”即是“道”,他强调,不但天地因道而静定,生成,人世也需要道才能安宁,稳定。

    这就是老子关于宇宙万物生成的过程。总而言之,这是从暴乱、混沌、无序的状态,到一种柔和、静宁、静定、有序、和谐的状态。我们知道“道”生万物,道也有很多特性,特征,比如素朴、不可言说、和谐、柔和、均衡、自然、无为等等。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宇宙万物的诞生,也就是形而上“道”的本性的展现和客体化的一种有序、和谐、清宁的过程。恰如他说:“朴散则为器(第二十八章)”。

    我们把老子提出关于“道”这样一种事物拓展开来看,在老子看来,道这种事物,从形而上来看,其本身就是和谐的。那么,我们想问,在宇宙万物之初,宇宙就已经和谐了吗?

    其实这就是现代宇宙学观点中最激进、最新颖的理论。因此,有科学家提出了循环宇宙论。他们认为,宇宙之就有多个宇宙,比如,平行宇宙。而新的宇宙在于两个宇宙在一定时期内碰撞而形成。这个理论可以弥补“大爆炸”无中生有理论的不足。

        三,总体柔和而和谐的宇宙万物存在论

    那么,宇宙万物在产生过后,在老子看来,万物何以存在?何以续存?或者说,何以和谐的存在?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关系?老子提出了“自然”的重要概念。也即“道”的一个重要特性,所以,他说“道法自然”。那么,我们继续追问,自然的本质是什么?通过《道德经》的分析,我认为,自然的核心、本质就是本性自我的调和、均衡、和谐。如果说,自然界的本性、自我的调和、均衡、和谐是天道的话,那么,这反映到人道上,可以概括为“守柔”。柔哲学,在老子《道德经》中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先来看看天道。在第八章,他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均衡。水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处下而维持均衡或者和谐,同时它泽被万物。在第七十七章他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这种自然之道在人道中其反映就是“守柔”。因此,守柔,我初略的认为,有这几层内涵:一,柔是对封建官僚资本主义和剥削者的一种贪婪、暴力、野蛮统治的批判。比如,第五十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以不足而奉有余。”二,中庸哲学。也即老子认为,无论是什么事情,都不能为之过了。第九章,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第二十九章他说:“.....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四,柔是一种生存的智略。比如第在第七十六章说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因为作为“柔”的“生”的意象本来就是一种灵动、灵活、机智、谋略。.所以,道家思想它本来就是善变的,它以物推移、应势而变、智慧而为。

    总而言之,在老子看来,宇宙万物其存在的关联,关系和状态是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自然的自我调和柔和而和谐的。而在老子看来,天道如此,人道也应当如此。这是是他批判和强调的。老子把持这种“守柔”的状态看着是“含德”。比如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所以,持柔即“含德”。那么,德又是什么呢?庄子在《庄子.缮性》中所说:“夫德,和也。”[]这样一来,柔和,和谐是一种德;那么德也即柔和,和谐。最后宇宙万物即是“含德”而和谐,和谐而“含德”,这,在老子看来就是我们宇宙万物之所以和谐共存的内在机理和本质。

          四,解读及唯物论

    关于对“道”的解读、认识,古来有之。从今天来看,我认为,从总的来说,老子所说的“道”,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自然界的规律和法则。再具体地说,结合整个老子《道德经》的表述,我认为,“道”既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潜在性的、先验的自然规律、法则,又是形而下的、实现的,实体的现实具体事物;它既是无,也是有。这点前面已有所论及。那么,如果套用西方哲学概念上它是一种唯心论呢还是唯物论呢?我个人认为,“道”是一种唯物论,一种唯物论概念和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自然”的核心概念和理念。老子说很了很经典但也是最核心、重要的一句:“道法自然”。这就是说,在老子看来,宇宙万物的诞生,是自然而然的、自发的、非他力的、非神性的。除此以外,在老子看来,在人道中的统治者、人世社会也是一样,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而效法、尊崇天道,以无为、均衡、平等的方式去治理和社会和统治国家。因此,自然(亦或无为)是整个《道德经》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在其书《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中说道:“……同时天地又是自满自足的,自根自本的。我们称之为自然,因为宇宙万物是自发,自动,自然而然的。老子有一段常被引用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说法就是科学的肯定了自然主义。”[]他还说道:“......而造物主的观念却为道家天人宇宙互为一体的思想所不容。否则只要掺杂一点造物主的观念,整个道家的思想体系就破坏了。”[]

    第二,一种去鬼神的以“道”为法则主导的人治思想。整个《道德经》中“道”一直占主导地位而不是“鬼”“神”。人不是听从上帝的安排,而是“道”的重要法则及其启示、昭示去治理人世社会。他在第六十章中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除此以外,老子强调圣人的无为而治。第三章也说道:“不善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道的客观事物实存性。前面说到,对“道”的理解,解读古已有之。同时我也分析到,道既是形而上的存在,也是形而下客体、具体的事物的存在。我们来看看庄子对道的理解。在《庄子.知北游》中说道:“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尿溺.......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在这一段话中,不但说明了“道”“异名同实”,重要还说明了“道”是“无逃乎物”。也就是说,道就是“物”的,就是客体的、现实的事物。因此,从总体来说“道”是一种充满唯物论的事物。

    以上是对老子《道德经》的宇宙论思想所进行的一次分析、梳理和总结。同时,也对于“道”及其整个《道德经》进行了唯物论方面的认识和肯定。还是引用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来进行补充肯定和说明吧。他说:“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根本。道家哲学虽然含有政治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各种因素,但它却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技有着头等的重要性。”除此以外,对于老子《道德经》宇宙思想的分析、探讨可能会对我们今天的人在宇宙及其科学的探索有所启示和借鉴吧。我知道前人已做较多探索研究。倘若我这篇拙作能给人们带来启迪,帮助,借鉴,或者向真理又靠近了一步,那么我将感到无比欣慰!

    注:此论文纸质版已发表在《国学新视野》期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橡木桶:请教何为‘德‘?’’
        橡木桶:道为直路,一贯天地,免其四顾,不可歧义。德是行人,心态坚定,步伐稳健,持之以恒。
        时光漫步823:根据整个《道德经》的理解,个人认为,“德”有“得”,“育”以及“和谐”的意思。不过,这个确实可以作专题进一步的详细具体的研究。
      • 明空如月_QD:无,即隐在的状态,有,即显在的状态,隐在转化为显在,名之曰生,显在转化为隐在,名之曰灭。总体来看,则并无真实的生灭,只有显隐的消长变化……
        时光漫步823:“无,即隐在的状态,有,即显在的状态”。大抵如此。有和无,黑格尔也讨论过。
      • 星河予:【无中生有】原来是这样的😂

      本文标题:试析《道德经》的宇宙论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cj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