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本战国人物传每天写1000字历史有意思
丰臣秀吉太阁立志之路(九)文禄庆长之役(万历朝鲜战争)二

丰臣秀吉太阁立志之路(九)文禄庆长之役(万历朝鲜战争)二

作者: 銀枫 | 来源:发表于2019-05-26 23:14 被阅读2次

丰臣秀吉与大明朝鲜联军的战争难分难解,双方相持作战。后来明朝派使者与小西行长议和,双方语言不通所以成了一场闹剧。秀吉想让明朝求和让朝鲜割地称臣,而明神宗则以为丰臣秀吉要称臣,便册封他为日本国王,这场戏剧性的议和持续了两年。

丰臣秀吉太阁立志之路(九)文禄庆长之役(万历朝鲜战争)二

得知真相后丰臣秀吉大怒,又发兵十四万进攻朝鲜,但攻打一半秀吉的去世使得军心大乱,士兵开始如潮水般退回日本,明朝联军趁势追击,日军大败,最后秀吉的梦想也破灭了。

文禄庆长之役历史意义重大,是东亚战史上较为精彩、较为曲折的战例之一,史称“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

丰臣秀吉太阁立志之路(九)文禄庆长之役(万历朝鲜战争)二

这场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集团热兵器战争。战争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火枪、火炮等热兵器进行作战。总体上大明王朝军拥有并投入的火器数量和质量压倒了日本军,以至于战争后期日军不敢在野外与优势火力装备的大明军进行野战,这对战争的胜负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丰臣秀吉太阁立志之路(九)文禄庆长之役(万历朝鲜战争)二

据双方史料统计,大明军各营火器装备覆盖率达到了67%,而日军的各队火器装备覆盖率只达到了11%。明朝的官营手工业也是更加的优于日本种子岛的民造火绳枪。明史记载,大明军还投入了数千辆装备中小口径火炮的装甲战车,尤其是后期大量装备大口径火炮的大型风帆战舰福船的南方水师入朝援战,更加使得战争的最后结局愈发没有悬念。

丰臣秀吉太阁立志之路(九)文禄庆长之役(万历朝鲜战争)二

这又是一场较为公平的较量,在战场上,大明王朝军和丰臣秀吉日本军均有过良好表现,但是国力上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明军主要依靠庞大的火器、人数、骑兵、水师、后勤优势。日军则主要依靠战国时代训练有素饱经战乱洗礼的足轻士兵,还有那近乎狂热偏执的武士道精神。当然,双方也都在不同时期犯过错误,遭受过败绩,大明军队来自本土不同地域的部队间军事素养参次不齐,丰臣秀吉军在战略指挥上也有问题。

丰臣秀吉太阁立志之路(九)文禄庆长之役(万历朝鲜战争)二

在停战议和期间,中日双方政治和外交手段的角逐,一波三折。同时,战争期间也有极富戏剧化的人物和荒谬的事件参差其中,颇具野史和演义色彩,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而又令你意想不到,这就是历史的魅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丰臣秀吉太阁立志之路(九)文禄庆长之役(万历朝鲜战争)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cx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