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的一番演讲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她自暴是讨好型人格,不会吵架,做错事永远是先道歉的那个。我想到了自己,因为我和她很像。
01
记得有一次考试报名,我和学习的小伙伴一起在图书馆报名,当时还有一个同学也和我们考的一样,她和我是好朋友。
报名那几天她出去玩儿了,我和小伙伴在另一个同学的电脑上一起报名了,当时还记得要提醒一下出去玩儿的朋友报名,可后来就忘了。
过了几天,报名截止了,舍友问我你报名了没,我说报了,她又问我xxx报了没?我才突然想起来,想起报名那天忘了告诉她。当时就觉得很愧疚,万一她要是错过报名怎么办?我都不敢问她,小伙伴看到我不安的样子,对我说,这不是你的错,她的事情她自己都不上心,谁能整天帮着她,你不要太在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忘记也不是你的错。
我听到后心里稍稍觉得有些安慰,自己的负罪感减轻了很多,但是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堵,毕竟这次考试对我们来说挺重要,她如果错过了,怪我怎么办。
给她发了消息后,得知她没报,我的心又被纠起来了,然后她又说是自己放弃的,不想考了,没复习,报了也是浪费钱。我当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现在想想自己的这种想法真是可怕,明明是她自己的事情,明明她也没有叮嘱我一定要提醒她,只是因为我们是关系比较近的朋友,让我觉得没有提醒她好像成了我的错。
02
在身边人眼里我是一个脾气超好的人,对别人的要求也很少拒绝,只要不是很无理的要求我都会去帮忙,可可慢慢发现我变得越来越没有存在感。我会常被用来开玩笑,因为她们觉得我永远也不会生气。
看到网络上有一段话说的很对“善良是优点,但不能成为你的弱点。别人不会一直感激你的善良只会把它当做理所当然,一旦你知道拒绝,他们必定会失望”。
我有一个关系不错的舍友,我们经常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逛街,她的脾气不大好,性格开朗,而我的性格有很温和,不善言辞,所以我们两个经常一起玩儿。我对她很好,周末帮她带饭,上课给她占座位,逛街给她拎东西,我觉得我的角色好像是一个男朋友。其实对我来说这也没什么,她对我也挺好的,她是一个生活通,生活上很多事情都能处理地很好,所以经常教我一些生活小窍门,我在她身上也学到很多与人沟通的技能。
在相处的过程,有一些问题慢慢浮现出来,让我觉得她总爱占小便宜,
我的东西常被她拿去用,比用自己的还顺手;
找我一起买东西摊邮费,可永远不出邮费;两人买了一样的东西,她一定把最好的挑走;
出门前背个小包,将自己的东西装在别人的包里。
我虽然很讨厌这些行为,但是没有告诉她我不喜欢这样,因为是好朋友所以我不想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不愉快。直到有一天,我们在上自习课时,她让我帮她做一件事,我忘了是什么事,反正我说不愿意。
她说我心特别狠,说不帮就不帮,不像朋友那样对她好。
这句话进入脑海后,顿时心觉得很凉,作为朋友包容她的脾气,事事迁就她,帮她做那么多事。现在居然说我心狠,对她不好。
在那一刻我体会到什么叫做不知足,不知好歹。
你用自己的真心换来别人曲解的恶意,才知道一味地忍让只会换来得寸进尺。
我很生气,对她说,你摸着自己的良心想想作为朋友我对你怎么样。
她只是尴尬地笑笑没说什么。
03
你会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你做过多少好事,只要有一件坏事,那件坏事就会被记住。坏事的影响力总是大于好事。
后来,我们的关系渐渐疏远了,我找到了一群在困难时互相帮助,有好事发生会共同分享,成长的朋友。
蒋方舟在节目中说了一段话

我曾以为这样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有好人缘,后来才发现,别人记住的对你的印象只是“人还挺好”这四个字。
我们对别人的评价总会说这个人的优缺点,而我在别人的心里,没有优缺点,只是很模糊的一个影子。
好的性格不代表没有性格,卑微低下的人并不会讨喜。勇敢地向你不喜欢的事情说"NO",那些真正懂得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拒绝就离开你,而那些离开的人本就该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