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王开东老师的在公众号中爆文《远离职称,珍爱生命》,引发网友们对评职称制度的控诉,也勾起了我职称经历的回忆。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从懵懂少年到油腻大叔,24年来,由小学二级到中小学高级,我的评职称经历堪称一部爱恨情仇的血泪史。
我的“初级职称”——犹如迟到的“初恋”
1994年8月,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又回到初中时的母校任教。
初入江湖,不知江湖险恶。自以为教好书,教好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足够了。可是,直到1998年8月,我的学生,1997年毕业的学生回来做教师,要填写转正定级的表册,我才发现我好像没有填过,去教办询问才得知,本来应该1995年转正定级的我,还没有转正定级,此前没有人告诉过我需要转正定级。无奈,只好自己跑到教育局去咨询领取表册,就这样,我居然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转正定级,我的职称是:小学二级教师,专业是地理。就这样,我的初级职称虽然姗姗来迟,可也总算有了,犹如开始恋爱,告别单身一样。
不知为何,我在初中任教,得了一个小学地理的职称。后来由于自学考试取得大专毕业证,1999年直接转为小学一级教师,专业还是地理。
我的“热恋”——评职称也是大事儿
由于是中师毕业,没有明确什么专业,只要领导分配的工作,积极去干,数学缺人教数学,语文缺人教语文,被称为教育界的“万金油”。那时,有个口号“革命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自己什么专业,自己也没有考虑过。
直到2005年,同学评职称“小学高级”,一下子每月工资比我多出七八十元,我才开始考虑,怎样评职称?准备写论文,语文数学品德不论什么学科,只要有活动都参加。
一段时间,我被称为评职称“狂人”。可是,有谁知道,刚刚结婚走了孩子,借了不少外债,妻子没有稳定的工作,我的那点儿工资可谓杯水车薪,那时就想着通过评职称,增加点工资,收入高些,家里宽松一些。
由于镇考核教师是“滚雪球”式的评价方式,只有证书越多,可能性才大些,终于2008年顺利评为“小学高级教师”,由于我的毕业证是中文,职称被定为“小学语文专业”。
我的“履历”——比职称还复杂
24四年来,我先后走过11所学校。
2011年9月承蒙领导器重,我从小学调入中学,任命为教导主任,同时兼任地理课。由于当时职改办领导认为我是文科毕业,本科毕业证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按照大文大理,地理是理科,我不能任教地理,只能教语文。可是语文不缺老师,历史没人教,我就开始教历史。
之所以要评职称,是因为作为教导主任平时要指导其他老师上课,也许是自尊心作祟,感觉中级职称去指导高级教师和初级教师没有底气。于是决定要评职称。其实,也是为了证明自己。
很多人以为,历史最好教,可能看大门老大爷都可以教的课程。其实中国史就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还有外国史,有时候为了弄清楚一个概念比如“嫡长子继承制”,我曾上网查阅资料近一周。幸好学校里还有两位历史专业的老师,薛老师刚刚评过高级职称。我曾给自己定下一个任务:每天向薛老师请教三个历史问题。就这样,不断坚持看书学习,看视频。
职称犹如“鸦片”,一旦染上,让你欲罢不能。
七年里,我先后参加两次市级优质课,两次县级优质课赛讲。努力使自己成为专业的历史老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带头做课题研究,先后两次参与市级课题研究。带学生社团搞综合实践活动,我的目标是把工作做到无可挑剔。
2017年,我的高级职称顺利通过,也算皆大欢喜。可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三次改换职称,学科从地理——语文——历史,从初中到小学,从后勤主任到教导主任,到副校长,每换一次岗位都是一次挑战。
如今,看透了“职称”的嘴脸,我对职称制度深恶痛绝,劝诸位随心所欲,想评职称,就认真学习文件,研究政策,对照评审规则认真执行。
如果看破红尘不愿与人争斗,请放松身心,诸位,好自为之尽早准备,六年时间完全可以学会一项技能。轻松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