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我读书的目的完全是为了阅读数量,给自己制定了一年要看完多少本书,认为“读的书数量越多越好”。但最后我发现,并没有太大的进步,往往读完一段时间后就忘记。反倒是今年,没有再给自己制定一年读多少本书的目标后,只读了不到20本书,但却明显感觉到有很大的变化。读得少反而越有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阅读需要进行深度加工,对信息材料进行解码。不能只追求阅读数量,一味地“被动输入”,仅仅涉及书籍字面的简单解读。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去深究材料信息背后,所呈现出来的一些规律,并学以致用来改变自身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大多数人阅读学习,都仅仅停留在文章表面传递的信息。更进一步,就需要我们把自己当做评论者,去概括学习材料的本质,找出材料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比如阅读《追风筝的人》,很多人就会仅仅把这本书当做一个自我救赎的回忆录。而评论者就会从更多角度,种族歧视、战争、幸福这些话题切入,找出作品背后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还有更高一层次的,就是把自己当做创作者,从作品的行文脉络,去探究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进行了何种逻辑上、感情上的推动,一步步展现故事的发展情节。学会去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怎么去表现。
想要让阅读效果事半功倍,就需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科学的解码处理。大脑对信息解码的深度,影响着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和提取能力。
以下介绍几种解码信息的方法。
(一)精细化加工
就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而加工的分类有两种:
浅加工:这种加工简单说就是机械式的重复记忆,只是机械性地复述信息,关注信息的表面特征。比方说背一首诗,仅仅就只记住诗句,而不去了解作者在写这首诗的一些历史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心态。
深加工:相反,深度加工是能够将信息背后的含义,与其他已知事物进行关联。利用不同角度去包围新的知识,串联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一定的思考和推导后得出答案 。比如我们学习电流时,我们会想起水流,那么以后提取电流概念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认知心理学里说到,我们如果对某一概念认知越全面,越熟悉,就越容易被提取出来。
比方我们学习猫这个概念,我们把各种猫的图片、猫叫声和猫眼睛等概念组合起来,就能构成一个关于猫的局部认知网络。甚至还知道猫科动物,以及猫头鹰这些支线概念,这样我们会加深对猫这个概念的记忆。
那么说到这里,大家就有个疑惑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去建立这种全面的链接,与新知识建立新联系?这就需要我们去把信息进行解码,分5个步骤:
1.是什么:这个信息传达了怎么样的含义,如何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它,学习+解释就可以完成这一步。
2.为什么:要结论更要知道推导的过程。需要我们去了解知识的背景,这个信息怎么被推导出来的,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
3.怎么办:我们学会这个知识后,有什么价值,可以用在哪个领域,要如何结合自身去用。
4.怎么样:这个知识与谁有关,能解释什么现象,造成什么影响,跟其他什么知识相关联,相似的结论有哪些(至少3个)?假如相似,那么不同点又在哪里?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我们要学会对比知识间的差异性。当接受一个新的知识点时,需要调用我们原有的知识与其对比,这种对比是一种很好的解码方法。但是我们总关注不同材料间的相似性,而忽略了它们的差异性,导致知识系统无法适应性地扩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找出知识间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5.用在哪: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有哪些局限性,注意事项还有哪些?
厚厚的一本书读完后,感觉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但这样会略掉很多有用信息,原本书中很多精彩的细节和精到的推论,全部被划掉。导致忽略掉了很多重要、具有启发性的东西。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如果把它放在另一个场景、另一个问题时,是否仍然有用。
举个例子: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就是一种结论先行,自上而下,“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结构;
这个原理怎么来的:它其实是符合了人脑接受信息的习惯,人脑对有排列结构的信息,很敏感也很容易接收。例如让你一秒记住下列数字:8165730294,是不是有点难度。但是你仔细看,其实这几个数字可以排列成0123456789,是不是一秒就记住了?
金字塔原理怎么用:我们可以在表达、写作的时候,先把我们想要表达的结论说出来,然后再一层层往下的解释说明,举例论证。
这个原理和谁关联:这个原理是一种思维方式,对个人思考、表达和写作都很有帮助;
金字塔原理的适用范围:用在工作汇报和写作,但与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时不能用。
(二)生成与测试
这里涉及一个概念:必要难度。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提取以后,我们就越对这个知识记忆越深刻,记忆的存储能力和提取能力就会飙升得很快,以后就越容易提取。
而锻炼这种提取能力,就需要生成、测试两个方法:
1.生成效应:其实就是费曼技巧,通过教授别人、做笔记或写作的方法来达成,但是必须是自己的复述;
2.间隔测试:就是学完知识后,在1小时之内回想知识的内容。相当于考试,但是它更重要的是用来提升记忆。因此我们的考试,最终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效果而非分数。
我们在阅读完一本书,看完一章后,不要着急看下一章,先努力想想这章节究竟讲了什么?观点是什么?论证过程是怎么样的?在回想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书籍大纲标题、笔记关键词或者思维导图来帮助我们进行回忆。然后针对想不起的地方再去阅读一遍,接着完整地输出这一章节的笔记。当我们完成这样一轮生成与测试的练习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三)重组知识
零散的信息需要组织起来,进行结构化,顺应人脑习惯。并且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结合自身来组织成符合自己的结构框架。让自己学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加工和整理,按照某种方式组合起来。如同菜市场买来不同食材,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菜。同样的鸡蛋、土豆、肉,有些人会做成酸辣土豆丝,而有些人会土豆炒肉。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像加工食材一样,根据自己的目的,重新去搭配不同的菜。不要跟着作者的思路来学,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组织和输出。具体方法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2W1H模型来重新组织知识的逻辑结构。
(四)结合自身
1.过去经验:这一步其实就是验证知识,用新知识去参照自己过去的经历,回想自己过往的一个具体场景案例,将知识点套进去验证经验教训,加深记忆效果。就拿金字塔原理这个知识点来说,以前我没有掌握金字塔原理的时候,总是说了半天说不到重点,也不知道怎么提升。后来学习了金字塔原理后,才恍然大悟:噢!原来是这样。
2.未来实践:当你运用某一知识,一定要在非常具体的场景应用。只有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你才能够发现知识点的适用范围,不断修正。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
深度解码信息是对某个比较深奥的概念、结论或底层知识进行学习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更多偏向于理解性知识,而对于需要实操的知识,直接干就对了。
最后,无论是阅读书籍还是学习课程。只有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深度解码,通过精细化加工、生成与测试、重组知识以及结合自身经验,这四种方法来解码信息,才会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