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认为阅读能力是需要读很多书才养成的,甚至觉得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错误的想法,导致很多人陷入一种僵化思维: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这辈子就这样了。其实,阅读能力和学会开车、学会游泳一样,都是一种通过训练就可以获得的技能。不需要你读很多书,或者需要用很多年来培养的能力。
只要是一种技能,那么它就会有一定的规律可寻,都会有它特定的流程。就像开车一样,大概的流程是:启动车-踩离合-挂档-松手刹-松离合-踩油门-走起...
阅读的流程,我们也大概可以分为输入-处理-输出这三个步骤。
没有训练过阅读技巧的人,通常都会在这三个步骤上犯错误,导致阅读或者学习变得很低效。
第一个错误是在输入阶段,选择了低劣的信息材料,以及大量的碎片信息。网络上的各种知识类文章都想去看,也不辨别一下质量如何。就好比我们吃的饭菜,低劣的信息就像隔夜饭菜,如果我们选择进食,就会消化不良导致肚子疼。另外就是碎片化信息,包含的知识点很散乱不成体系,东一点西一点的拼凑,就像我们一天不吃正餐而以零食代替一样,不仅没有饱腹感而且毫无营养。
第二个错误就是在处理阶段,收藏、囤积大量文章却从不进行理解内化。看到公众号的文章就点击收藏。最后就是放了很长时间,再也没有打开过。
第三个错误就是认为输出,就是摘抄原文。在输出的时候,把书本里面好的句子段落摘抄出来,没有关联到自己的过往经验。仅仅觉得句子很美很有用,但是当需要说出为什么觉得美,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感受,或者读到这句话时,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是什么,就完全描述不出来。
那什么样阅读流程才是,有效的阅读或者学习过程呢?我们还是通过三个步骤进行说明。
(一)在输入过程中,选择优质的信息以及适当的信息量。比如去菜市场买菜,需要买新鲜的菜,而不是过期的,能够确保输入的信息是优质的;接着是信息量不能太多,就像一日三餐一样,吃多了就会撑着,消化不了。
(二)在处理过程中,要了解文章内容脉络、拆解原文。做饭菜需要对买来的菜进行处理,洗菜、切菜。对知识处理也是一样,需要将输入的信息重新打散,揉碎再加工。
(三)在输出的过程中,重构原文。对揉碎的信息,重新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再复述出来,做到有效的输出。
其实,无论是在阅读书籍、与人交流或者看电影听音频,都可以套用这个流程。
在阅读的整个流程中,都会反复运用到一个概念——预测性编码。可以说,它是整个阅读或者学习过程的底层逻辑,也是为之后学会阅读技能,最需要打下的重要基础。
预测性编码理论,说的是人类对信息的接收效率,取决于对信息的可预知性。我们学习过程就是大脑给出预测,并与现实进行比较。当出现偏差后,大脑再修正预测,这样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
如果我们接下来要接收的信息,与我们预测的一致,那么我们就会吸收得很顺畅;如果与我们预测的不一致,那么就会降低我们接收信息的效率。
下面通过两段对话来具体说明:
(一)今天隔壁老王和李大姐吵架了,你知道什么原因吗?李大姐家的鸡不见了,挨家挨户问有没有看到。然后隔壁老王就说没看到,看到的话吃了也不告诉她。本来李大姐平时和老王就有矛盾,气一上来就骂了老王,结果两个人就吵了起来。街坊邻居出来劝都劝不了。
(二)A:我跟你说哦,今天中午12点半的时候,我们这条街上声音很吵,我看见有两个人在互怼。
B:嗯,发生了什么事情?
A:然后整条街的人都出来看热闹,有劝架的也有看笑话的。
A:其实也没啥,就是老王和李大姐吵架,其他人好奇围观而已。
在你读完第一个案例第一句话的时候,你的大脑会有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个预测,当接下来说的事情正好符合你的预测时,你对于这个信息接收就很顺畅,理解效率会大大提升。相反,在第二个案例中,你并不知道这段话到底在讲什么事情,大脑没有关于这段话的预期,导致没有办法解读这段信息,影响了你的接收效率。
解释完什么是预测性编码后,我们该如何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它呢?
(一)学会提问。在阅读书籍之前,如果不带着问题去阅读,大脑在看书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去预测,无法建立可预知性。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感觉没什么效果的原因,过几天就忘了。相反,如果你带着“我要解决某一个问题”去阅读一本书,这时候大脑会给出一个预测:我要看的这个内容,一定是跟我问题的答案是相关的。如果不相关的内容,就会选择性忽略掉。我们可以事先把各种问题整理出来,然后根据问题一个个去书里找答案。
(二)预期下文。在阅读过程中,脑海要想着接下来作者会讲什么。如果内容和你预期一致的话,那你自然就会进入到心流状态,阅读效率就会大大提升。就拿案例一来说,你已经知道了老王和李大姐要吵架的结果,大脑里已经有了大概的预测,那么接收情节描述的过程就会容易得多。所谓的预期,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给自己提问,不断的提升可预知性。
(三)结论先行。文章或输出的题目和主要内容,以及每个模块的主要内容都要提前告知读者,这样别人阅读效率和记忆效率都会大大提高。比如读书分享活动中,分享人都会把一本书拆解成不同模块。在每个模块的PPT开头都会标上醒目的主题,让书友们对内容事先有个预判,可以跟着分享人的思路往下走。
《偷影子的人》片段:偏偏吴(图)本文通过介绍阅读的基本流程:输入-处理-输出,并对比了低效和高效阅读之间的差异。还解释了预测性编码这个阅读的底层逻辑,以及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它。
以此,来改变大多数人对阅读能力的固化印象,让大家知道阅读能力其实也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