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9月第1次打卡,2022年9月9日,星期五
【书目】《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王栋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进度】第1-25页
【用时】45分钟
王栋生老师在自序中提到,听说读写,“想”最重要,没有思想,不仅“听”与“读”能力低下,要能“说”会“写”,更不可能。通过写作学习,学生有发展有变化,知道写作是为了表达自我心灵。第一辑的主题为“激发对作文的爱”,前半部分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要有对写作的敬重与热爱。写作的至高境界是热爱学校的写作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向往这种境界。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不是某个学科学习所独有的目标,最有价值的是对写作的爱,至少要能有对写作的敬重。远离名利,才能有生命的歌唱。
2.学生要敢写。我们写作教学,要能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不能让有写作困难的学生丧失信心。写作没有固定的评价尺度,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找到前行的动力。一定要坚持不提过高要求,想方设法让学生看到作文的进步,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每个学生都期望一点点鼓励,如果能把握好时机,就有可能让学生看到一片新天地。教师要尊重学生自由写作的权利,让学生勇敢地展示真实的自我。在写作的起始阶段,一定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教师在写作方面不一定高于学生,但一定懂得如何“教”,要开拓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启发学生追求自由的思想。要做一个让学生信任的语文教师。
3.读写如何“结合”。写作的过程是激发思维,召唤情感的过程。对少年儿童来说可能是一种自我发现或精神觉醒。从写的要求出发,如果仅仅能模仿某篇“例子”,可能会培养出没有想象力和创造意识的学生,对一部分学生固然有用,但也会无意间把功利的阅读观传达给学生。因为“悟”要靠积累,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视野,调动他们的阅读积累,引导他们学习经典作品,关键在于课堂如何落实。语文教学最像种庄稼,阅读化为精神与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长,而唯其长才能“厚实”,“扎实”,“结实”。学生若在阅读中,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的感悟,往往要通过某个途径某个方式,把自己的心得表现出来,这就是自我表达的激情,写作的欲望。老师要允许并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如果教学中的“读”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生自己能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把获得的经验用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上,同时有一个更大的表达思考和情感的天地,那么教师就可以不教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