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感
语文老师都知道,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最难的一块。指导吧,说是“套路”;不指导吧,说连“套路”都没有。作文课讲吧,也是泛泛而谈,效用并不大;不讲吧,看着交上来的枯燥乏味的作文,实在怀疑自己的教学水平。“教还是不教”,该如何教?很多语文老师都面对着两难的抉择。
作文水平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并非是一个老师教的好,孩子的写作水平就会很高;很多时候,那些写文章写得漂亮的,还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尴尬啦吧)
但作文教学也是有法可依的。王栋生老师这本《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则是从他的日常教学得出的一些作文教学经验,读来颇为亲切。有些教学方法拿来就可以实践。有一盏灯指引着前行,甚幸。
书中主要介绍了他自己在实践作文教学过程的一些,做法,想法。
怎样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好一点?
激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
作为学生首先要对写作有一种热爱,可是经过12年的写作,到高中要让他们说非常热爱写作文,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作为老师那就应该去重新激活他们对,写作的热爱。要引导他们多观察社会,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我们都知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并不是没有风景,而是因为太过熟悉,而容易忽略。熟视无睹了,其实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这是我们疏于观察,所以要写好作文,还必须要去观察,去体会,去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也可以提供一些话题。哪怕只是一些日常,比如说:今天早晨是从哪条路上来的?街上乱不乱,车上遇到谁呢?有没有遇上什么好玩的事儿?见到什么人呢?今天你最想见到的是谁?结果第一个见到的是……
对这些琐碎的问题,或许有些学生会感到奇怪,但经过这样的提问,相信他们能够理解老师的苦心,他们或许就真的开始了关注自己周遭的世界,开始了对周遭世界的思辨。
要多写,自己多修改。
“熟能生巧”在写作里面也是通用的。多写才能够更好的去驾驭语言,才能够熟练的去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才能够去发掘出,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能更好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那层意思。在阅读中,如果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的感悟,那就用自己的方式,有心得的形式呈现出来也是可以的,只要有写作欲望,写作提升就有希望。
所以要鼓励学生多写,那就不能在他写完之后,过多的“指指点点”。所以老师的批语要少而精,一定要具体到某一个问题,指出问题并且说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次作文不要指出太多问题,一个就好。
要让学生自己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当问题出现了之后,就要让他们学着去修改。所以作文讲评课也很重要的。要正儿八经的去上。修改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提升自己写作作文的时刻。完善自己的观点,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一定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们在人性的最深处,总是渴望别人的肯定,别人的赞许,所以,教师要去发现作文里的优点并给予真诚赞美。
让学生去学会思辨。
其实有些时候学生不会写,还是源自于,不会思考。没有锻炼思辨的能力。就像王栋生老师所说:“现在应当是你敢于对世事发表个人意见的年龄,现在是你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最佳时期,现在是你学会说‘我认为’的时候,你的起点如果是‘不作声’,以后的几十年,你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够做到“让他们发现,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知道写作是为了表达自我心灵,未必非要看作不朽之盛事;通过写作,他们知道世上的事没有那么简单,同样,世上的事也未必有多么复杂;因为学写作,他们爱生活,爱人生,关注天下风云,也关注柴米油盐;他们知道要和其他人沟通交流……”那这个老师或许不是最成功的,但,他也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
“教育教学往往就是这样,用了许多精力,不容易看到成绩,如果有点结果,也可能要过上许多年,而且不一定是有心栽种结束的。“这是不是写作教学的一大尴尬?
最后我要说的是王栋生老师第三辑,写作课的展示,尤其是教学反思部分,让我感受颇深。于是我懂得了上完一节课之后,都要自己反思一下,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上这节课的缘由是什么?我在这节课上纠正了什么样的问题,效果怎么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下一次我该如何改进?
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前进的道路会明晰很多。
最后用编者的话做结吧——
“因此,问题似乎又变得再简单不过,我们不必太在意寻找的结果,风景就在这寻找的过程中,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或连峰接天、枯松挂壁 不都能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吗?我们更不必担心结论的差异甚至对立,因为不同的渡口会指向不同的彼岸,无尽的探索将成就日渐详尽并不断更新的语文地理。”
写作教学也是有法可依的(友情提示:《作文教学到底教什么》王荣生教授这本书,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