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读后感

作者: 你曾来过吗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00:54 被阅读431次

距离读完《浪潮之巅》已经两天了,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书里的内容已经在我的脑海中慢慢沉淀、消融,以至于已经化身为我的一部分。读这本书,对于我的意义不仅是了解TI行业的发展史,更是给予了我一把打开一个全新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在我初读这本书时,我欢心的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路!

说实话,以前从未在踏入计算机领域幻想过,总是觉得它是那样高深莫测,只会属于天才,让我连看都看不清。但幸运的是,河科院选择了我,而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更幸运的是,我选择了三月,三月小小二选择了我!因为小二对计算机的热情,让我有机会了解到到一位程序员的学习、生活的独特状态,产生了对熬夜编程序、夜听键盘敲打声、立身于世却孑然一身、淡然看世界的好奇、激动与热情;也因为小二对小组的强烈期望,让我有机会了解到吴军老师笔下的各种IT大佬公司的发展史、各种IT Boss的成长史、各种IT商界领域的背后操作、各种IT能够被创造及快速发展的契机、还有深于文字里面的各种惊艳惋叹与最后的归于平静。我好像能预见我以后在三月的学习情境与状态,当我看专业书看的头昏脑胀时、当我敲代码敲的枯燥无味时、当我遇到困难百般无奈时、当我敲码敲的枯燥无味时、当我因为某种原因想要放弃时,我会把IT界的传奇人物一一拉出来,开导我、教育我,指明我前进的方向、赋予我前进的力量。我不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我是否能成为佼佼者,但我一定要做最努力的那一个!

来看看我对《浪潮之巅》的认识吧:

大部分人都喜欢听传奇故事、品传奇人物,因为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往往是某个领域 领袖或开拓者,为人类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这本书里所提及的人都带有或多或少的传奇色彩,尽管色彩有鲜亮也有灰暗。

在我看来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有人评价说“乔布斯是锋芒毕露,聪明写在脸上;而盖茨是一个平衡木冠军,看似木纳,其实聪明藏在肚子里。”说乔布斯锋芒毕露真不为过,因为在整个IT领域,微软永远是所有公司最可怕的敌人。它总凭自身优势做大哥,时刻盯着IT界的新出小弟们,我们熟知 的网景、苹果都是在它统治下的压迫者,网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有苹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苟延残喘后、抓住反超时机暴走赶超,才得以挺起腰板跨步向前。其次具有传奇色彩的是IBM公司的众多CEO之一的路易斯·郭士纳(Louis Gerstner)和思科公司的创始人列昂纳德·波萨卡(Leonard Bosack)、桑德拉·勒那(Sandy Lerner)夫妇。郭士纳是被临危受命者,好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而郭士纳就像诸葛一样具有超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力挽狂澜,将BIM打造成了一个从硬件到软件服务一条龙的航空母舰;而波萨卡、勒那夫妇就像是在花园里为了种花刨土而无意挖到了一个宝藏一样,他们两个为了网上交流更方便而共同开发了一个软件,就造就了思科公司,但更令我敬佩的是他们管理公司的开放型模式,使员工得到最大民主化的待遇,收获了员工和公司的双赢。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原本可以和上述几位并肩的英雄,但成就一段传奇,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都恰恰好,所以很多IT精英及他们的公司都只享受了IT浪潮下的短暂春天。

让我们看看IT界上飘荡着的淡淡的忧伤。对于 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说,最幸运的事莫过于赶上一破大潮。不管是1830——1840年美国内战后的工业革命浪潮,还是1950——1970年的信息革命大潮,一个人在生命最旺盛的时候能够遇到一次足矣。但有好多创业者已经乘上了浪潮之上的快艇,却在浪潮往前翻滚推动时从快艇上掉了下去,再伸手想要抓紧船沿时,只能握住浪花过后的泡沫。

遗憾最大的当属AT&T和摩托罗拉公司,它们都是百年老店,却因为各种原因慢慢退出了IT界的舞台。还有较有名气的雅虎、太阳公司、Novell公司、网景公司等更是昙花一现、稍瞬即逝。我看了它们的兴衰史,感觉一个公司能否站稳脚跟并长久伫立的决定因素有很多。我认为,在IT领域,最大的决定因素是技术创新和人才体制。技术,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决定着一个公司的饭碗是金还是银;而人才,则是这个团队核心的维修工,决定着一个公司饭碗里能盛上钻石还是黄土。而想要公司的长足发展,敢于改变自身基因、拥有长远的目光、灵敏的科技革新嗅觉,这是几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成功的有IBM、3M、GE等公司,它们都敢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让自己紧跟时代潮流。当然,像生活一样,商界也会偶有不测风云,当一场金融危机的风暴卷席而来时,被打趴下了,有时也只能默默忧伤。

演好一出舞台剧,不是仅靠演员们在台上一唱一和,还要有提供舞台的金主和后台的各种策划者,而在IT领域就有几种有意思的金主和一些手伸的比较长的策划者。

金主即是指那些为某家公司成立而投资的人,最早期有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但随着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各种银行、投资公司的发展,像商业银行、共同基金公司、对冲基金等也都加入了投资者的行列。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应该感谢这些金主们,没有他们,就没有一个个敢于创造并将他们的创造用于服务社会上去,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一个信息网络发展快速的时代他们是科技浪潮的助推者;而我所说的策划者,鳌头就是美国的华尔街,因为说它可以一手遮天,掌握一个公司的命运也不为过,它可以随意追捧可以为自己带来利益的公司,从而使自己获益更多,相反的,它也可以随意打压或直接摧毁一个不能为它获益的公司,其他的就是一些掌握货可以间接控制公司主权的投资者们,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些投资者眼里,它们所投资的公司就应该努力变成为他们获得钞票的印刷机。但又是因为人类的一些天性——如贪婪使然,有时一些公司还未实现它的如走进五百强、走向国际的目标,就会被他们的投资者们瓜分变卖了,只留的创业者们的痛苦与不甘。

书中还特意提到了一所大学——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是硅谷的孕育者、科技人才的制造者,它是第一所也是最成功的一所厂校结合的学校。它之所以这么成功,是因为有着恰好的机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非凡的管理模式。他们开放性的学习模式真是深得我心,但愿中国也在孕育着像它一样甚至超越它的大学。

说到这也差不多了,我想以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书中的一段话结尾:一个真正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的流逝过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做出不课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使命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将它早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的天堂。

(谨记:我写简书以来第一次如此认真的写完一篇文档,尽管熬到了深夜,但依然幸福满满,成就感爆棚!加油啊!)

相关文章

  • 浪潮之巅_摘抄

    浪潮之巅读后感赏析1000字五张图读《浪潮之巅》 近一百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

  • 读过的书

    浪潮之巅 ...

  • 《浪潮之巅》读后感

    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不仅仅是一本IT的绝佳的读物,在我看来,更像是商业的经典案例,堪比MBA课程的公司剖析,他...

  • 《浪潮之巅》读后感

    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把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读完。写这篇读后感,是检验一下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得到了什么。 这本书...

  • 《浪潮之巅》读后感

    五百多页的《浪潮之巅》终于看完了,先说一下整体的感受吧,因为是在三月被推荐的看这本书,所以刚开始觉得就是让我们了解...

  • 《浪潮之巅》读后感

    距离读完《浪潮之巅》已经两天了,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书里的内容已经在我的脑海中慢慢沉淀、消融,以至于已经化身为我的一...

  • 浪潮之巅读后感

    我认为不懂历史的人是不懂现在,也看不到未来的。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更大一点说是信息技术行业的从业者,不懂历...

  • 《浪潮之巅》读后感

    国庆假期期间,我阅读了有史以来第一本关于IT软件的书,他就是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说实话一开始我的使属费心,可能对于...

  • 《浪潮之巅》读后感

    春节过后,在每周末往返宁杭的高铁上终于把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读完了。整本书就像一部IT界的列国史书,不仅有详尽的...

  • 《浪潮之巅》读后感

    先说说书中讲了什么吧,其实之前听过ac讲过课,也仔细研究了下这本书。提一提书中提到的部分公司 AT&T公司创立于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浪潮之巅》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ky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