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在,国内与国外;
历史文化与社会关系,
值得冷静分析与思考。
在二百年前的十八世纪的时候,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茨坦建了一座行宫。有一次,他在自己的行宫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市容时,他的视线被一座磨坊给遮挡了一角,皇帝感觉不爽,十分扫兴。后来,他派人与磨坊主去协商,打算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不料,谈判协商无果,磨坊主坚决不卖,理由很简单:这是我祖上世代留下来的遗产,不能败在自己手里,无论给多少钱都不能卖!皇帝很气恼,派出卫队,强行将磨房给拆了。
倔犟的磨坊主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裁决。结果,法院判皇帝败诉,判决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这座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相关经济损失。皇帝无条件的服从并执行了法院的判决,重建了这座磨坊,至今依然屹立。
故事至此并没有完,数十年后,威廉一世与老磨坊主都相继去世。老磨坊主的儿子继承磨坊后,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这时,他想到了曾经发生的皇帝事件,他写信给当时的皇帝威廉二世,自愿将磨坊出卖给他。威廉二世接到这封信后,感慨万千。他认为曾经发生的磨坊之事关系到国家的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社会根基和形象,“磨坊事件”已经成为一座历史丰碑,已经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应当永远保存下去。威廉二世便亲笔回信,劝其保留这座磨坊,以传子孙,并赠给了他6000马克,以偿还其所欠债务。小磨坊主收到皇帝的亲笔回信后,十分感动,决定不再出售这座磨坊,以永远铭记这段往事。
正如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所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但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他的千军万马也不能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是啊!人最自由、自主、安全和独立的时候是在被称为家的房子里,如果连这一栖身之地都不能由自己支配,人到哪里去寻求和确保自己的独立、自主、安全和幸福呢?财政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人类自由和尊严的根基。财政权使个人权利具体化,从而在社会关系根本上限制了政府对个人权利的随意侵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