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购买商品时,常常喜欢挑大牌、老牌。甚至,有很多人热衷于追逐性价比并不高的奢侈品。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符号化的品牌,并不等于商品本身,为什么会有那么强大的号召力?品牌到底是怎么对我们“洗脑”的?今天的这本书,就来解答这个问题。《品牌洗脑》,作者:[美] 马丁·林斯特龙。
如何避免被品牌营销“洗脑”首先给你一个挑战:不购买任何品牌产品,能够生活多久?本书作者、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就这样试过:不去餐厅吃饭,不买有品牌的食材,不用品牌剃须刀,不喝饮料和酒,不买新衣服……坚持了整整6个月。虽然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但他深刻体会到了品牌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于是他写下这本书,分析了品牌各种常用的“洗脑”招数。
品牌最擅于利用的洗脑工具,就是我们的情感。情感常常伴随着冲动,而且是非理性的,更容易让人产生迅速又不经仔细思考的购买欲望。这正是品牌乐于看到的,各种营销宣传也不停地利用这一点,让我们身体和心理上对产品上瘾,从而不断购买。
常被利用的情感,第一个就是恐惧。恐惧会让我们购买能带来安全感的产品。比如,所有的洗手液品牌,都会特地展示洗手前后细菌数量的示意图,就是利用了人们对细菌和生病的恐惧。人们非理性的情感,会导致盲目听信碎片化的营销。
对“失败的自己”的恐惧,用来洗脑更有效。品牌的宣传会先给你展示一种可能性,比如多年后出现大腹便便、气质不佳的形象,然后再告诉你,只要使用他们的产品,就能避免这样的未来。对失败的恐惧,会带来一种无法抵挡的失控感,促使我们去寻找安慰,产生购买。
第二个常被利用的情感,是怀旧。你肯定听过奢侈品牌经常推出各种“复刻版”,按照过去经典的产品款式,单独做一批限量版,定价也不菲。不过,复刻版依然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就是因为经典产品相比于新产品,对人有更多的象征意义,对品牌来说也是更加稳妥的营销方式。
第三个常被利用的情感,是对性的迷恋。作者指出,具有性暗示的广告,更能促进消费。比如,女性香水的瓶身,有很多优美的曲线,广告也倾向于找美丽的女明星。而剃须刀的广告,除了展示产品细节,也特意会给男模特一些特写镜头。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看到别人买了东西,自己就也很想买,并且还想比其他人买得更早。这种现象,就是“同侪压力”,希望自己比别人更优秀。品牌的营销重点,就是激发我们的同侪压力。上世纪60年代,奢侈品牌LV进入日本,就完美利用了这一点。当时很少有日本人去过法国,LV通过把店铺设计得美轮美奂,让顾客一进店就像置身于巴黎街头。于是,日本人趋之若鹜,根本原因就是感受到同侪压力:别人已经游历过“巴黎”,自己还没去。
同侪压力对人的影响,在“排行榜”上体现得最明显。不论是线上软件,还是线下实体店,总会有各种形式的排行榜,而消费者在购买时也更倾向于选择排行榜上的内容。比如,很多软件会自动推送近期评论、点赞数量最多的产品,暗示我们,不买这些东西可能就“落伍”了。
作者走遍很多国家发现,亚洲人对名表、名包等奢侈品购买量远大于欧美人。这不仅是因为近几十年经济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心理原因:相比于欧美人,我们有更强的渴望——希望自己比别人更优秀,更受到别人的尊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奢侈品牌,恰好就是个人形象的最好装点。
近年来,随着计算力水平的提高和普及,品牌有了终极“武器”:大数据。它让我们暴露的信息更多,品牌都竭尽所能收取用户的数据,比如鼓励手机消费,记录购买情况,分析收藏的商品。最大可能掌握每个人的消费喜好,更有针对性地推荐服务。
品牌固然有很多营销手段,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人的作用。通过对洗脑思路的洞悉,对心理现象的了解,我们能够更理性地对待消费这件事,不过度沉迷,也不过度抵触,做自己行为的最终决定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