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不少投资者都特别关注格力转债。
原因无他。格力转债今年12月25日到期,只剩下不到5个月的时间,是目前市场上最邻近到期的转债。一般来说,可转债越临近到期,强赎转股的迫切性和压力越大,投资者潜在的收益也越大。
虽然格力转债今年2月再一次选择了回售,再次断了投资者的下修转股价的幻想,但考虑到绝大多数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都怀着“拿了钱就不想再吐出来”的心理,还是有不少投资者坚信格力转债最终会实现强赎的。
当然,刷子也是这帮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群体中的一员。但是,刷子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了一场“互怼”,立刻对格力转债年底前强赎彻底死了心。
这场“互怼”的龙去脉是这样的。
某家财经类媒体,7月29日刊发了一篇关于格力转债正股格力地产的报道,《格力地产“单飞”后举债转型,频繁回购股份输血自救》,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网上搜索一下,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说,格力地产增长放缓、负债高企、只得被迫回购股票自救云云。
格力地产先于报道当日发了个澄清声明,对报道中提到的多个问题进行了回应。让人想不通的是,第二天格力地产又发了声明,指名道姓怒怼撰写该篇报道的记者为假记者,报道不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6578/8e351dc0298b39fa.jpg)
第二份声明出来之后,这家媒体不干了,立刻回怼了过去,指出格力地产第二份声明犯了常识性错误,记者没问题,要求格力地产撤下声明并道歉。
事情大致就是这样的。这其中的是非曲直、谁是谁非,刷子不感兴趣也不关心,但格力地产第一份声明中的有段话却引起了刷子的兴趣,成了让刷子对格力转债强赎死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部分媒体提到公司的账面资金仅22.4亿元,难以偿付公司的总负债,是故意混淆基本财务知识的典型误导性新闻。据统计,公司今年年内需要偿付的债务为6亿元,公司有足够备付能力和发展能力”。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段话有什么感觉,反正刷子的感觉就是,格力地产不缺钱,已经做好了年底回售格力转债的准备。要知道,法律意义上,这种公开的声明等同于公司的正式公告,格力地产应该不会说假话。格力转债还剩下4亿,应该在声明中所说的6亿债务之中。
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格力转债强赎的几率确实微乎其微了。
一般而言,可转债实现转股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条是正股15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转股价130%,强赎转股。第二条是转债长时间负溢价,诱惑投资者“搬砖套利”转股。
不幸的是,目前这两条途径应该都走不通。要想强赎转股,在格力转债溢价63%的情况下,只能下修转股价后再拉正股,但格力转债发行条款中有“转股价下修不得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的限制,格力地产PB为1.15,即便下修转股价,也下调不了多少,杯水车薪。正股大幅上涨,在当前的大盘形势下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至于“搬砖套利”转股,从正溢价63%到负溢价,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这样看来,格力转债的最终归宿,只有到期强赎这一条了。还在幻想强赎的小伙伴们,赶紧洗洗睡吧。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可转债那点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