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楞严大师嘉言集-温陵大师第三

楞严大师嘉言集-温陵大师第三

作者: 书之鲜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17:07 被阅读0次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楞严大师嘉言集

    ——宋温陵戒环大师

    温陵戒环大师

    宋代僧。越(浙江绍兴)人。住温陵开元寺,世称温陵大师。宣和年间,撰妙法莲华经解二十卷,以阐扬天台奥意。又精通贤首大师法藏之华严教旨,宏扬讲说,多所开发,撰述宏富。

    明钱益谦《楞严经疏解蒙钞》中说:

    金陵殷祭酒迈曰,宋温陵环禅师,半生掩关,栖息超然,冥搜神解,宗教淹通,而研精楞严,尤多妙悟。自天如会解(《楞严会解》)出,义学宗之,讲席相沿,环公要解,遂掩而莫传。会解所辑诸家,每贵多闻,旁引他经以证本经,不知楞严自有本经宗旨。乃了义之谈,终极纯圆之教,岂他经可得而尽符者哉。温陵直吐胸中所得,以经解经,发宣要眇,而亦未尝遗闻也。

    诸家虽各臻玄奥,要之善说楞严,似无出温陵之右者。

    温陵大师《楞严经要解摘要第三

    菩提心中本无生灭。亦无自然。若谓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非菩提也。若谓灭生俱尽。无功用道有自然者。因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非菩提也。而又反指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皆则戏论。譬如因有杂和故说和合。而反指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是皆对待、妄立戏论之法。直使然与非然。合与非合。一切远离。亦无离与不离之心。乃真无功用道、无戏论法也。

    因缘自然。有益于辨。无益于道。多闻第一。有益于名。无益于实。故虽积劫熏持。不如一日修无漏业。无漏业者首楞真定也。得此定者。永灭诸漏。故离憎爱苦。

    结责阿难。令舍苦本。修无漏道。无以贪爱存于心目也。自初决择真妄、发明觉性。乃至深穷万法、决通疑滞。皆为最初方便。使其信解真正为因地心。因心既真。斯可圆成果地修证故。

    失性如旅泊。见性如华屋。见性不修。如获屋不入。

    四大假幻妄之身。缚性为缠。五叠织见觉之妄。汩湛为浊。缠为生死根本。浊为惑业根本。故应审明。

    真性之中。有为之法皆空。则根尘本空。此颂根尘同源也。缘生之法皆幻。则缚脱亦幻。此颂缚脱无二也。起灭之法皆无。则妄识元无。此颂识性虚妄犹如空华也。妄法既无。真亦不立。若言妄显真。真还同妄。真与非真。尚犹双非。见与所见。云何复存。当知俱无实体若交芦耳。此颂相见无性同于交芦也。

    阿陀那。此云执持。谓执持种子发起现行。即第八梨耶初起之相。故曰微细。含藏种子为习气。积生识浪为暴流。湛由是分。结由是起也。此识依真如合生灭。杂乎真妄之间。故曰真非真也。若以为真。恐迷妄习而自误。以为非真。恐迷自性而外求。故权小教中皆不开演也。

    一切诸法唯心所现。而于中取着。妄成根结。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也。由妄取故。有幻非幻。若不妄取。非幻亦无。非幻尚无。幻法何有。幻法不立。则根尘顿净。圆通现前矣。

    圆通二十五门。即十八界七大也。七大自十八界开。故此不言。夫根器万法唯十八界七大摄尽。故此备陈。欲令行人于根身器界种种法上颠沛造次。得真圆通。无少滞也。

    前数息依根。所以摄心。此观白依识。所以驻心也。息由风火而起。鼓烦恼浊故。其状如烟。昧者不觉。唯谛观能见六交见火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皆烦浊所发也。净观发明。则烦浊渐消故。内明外虚。而烟消成白。及乎漏尽。无复烦恼。内莹发光故。出入息化为光明也。消息即消烟成白也。灭漏即心开漏尽也。皆由鼻息发明也。

    水性无夺者。内之津血。外之刹海。水相虽异。而性不相夺。

    山海自在通王。即于地水诸大得妙圆通者也。月光至此。乃融四大。故方得无身。而性合真空。初由水性一味流通耳。汉州绵竹县水观和尚。迹同月光。稠禅师入火光定。其室如焚。亦此类也。

    大势至。亦名无量光。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名大势至。今表念佛三昧。能发智光。离三涂苦。其力无上也。所值之佛。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最后名超日月者。表念佛之人自性如来。十二时中净念相继。则无量性光终自发明,超于日月也。

    观经曰。夫念佛者。不得一弹指间念世五欲。是谓系念。脱能如此。一无间杂。则无量性光自然发明。下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者。此也。譬如下。示必须系念。然后相应。不专念佛。则虽逢不逢。虽见不见也。染香则袭香。念佛则见佛。故以念佛妙薰。名香光庄严也。念佛得忍者。盖以净念蠲浊想。正念灭邪受。邪浊既遣。心境空寂一切不生名无生忍。如此则自性佛土净矣。故可摄行人同归也。

    观音者。观世言音。圆悟圆应之号也。于音言观者。以观智照之。不以耳识闻之也。所谓入流亡所。则以观不以闻可知矣。所师之佛亦名观音者。因果相符古今一道也。

    达耳之谓闻。着心之谓思。治习之谓修。三者圆明。是名三慧。入流亡所者。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音声之性。由动静显故。所入既寂。则动静不生。此闻慧也。

    既达乎耳。复著于心。如水之渐。如土之增。使能闻所闻情境俱泯。而尽闻之心亦复不住。以合真觉。此思慧也。

    既著于心。还以治习。使能觉所觉皆合妙空。则空觉不二。是谓极圆。能空所空亦复不立。乃为尽道。此修慧也。

    夫然后生灭灭生。情境俱尽。而真寂真灭圆通之体。于是现前。即所谓入三摩地也。以圆觉配之。入流亡所等。即应当远离幻妄境界也。如是渐增等。即心如幻者亦复远离也。觉所觉空。即远离为幻亦复远离也。空所空灭。即离远离幻亦复远离也。生灭既灭。则得无所离即除诸幻也。寂灭现前。即譬如磨镜垢尽明现也。造至于此。则圆通之体极矣。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者。圆通现前。则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无非悟入之处。无非圆通之理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楞严大师嘉言集-温陵大师第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ya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