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佛、儒、道专题
【缘悟】佛教词汇的真正含义

【缘悟】佛教词汇的真正含义

作者: 无戒可守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08:54 被阅读0次

求 佛

 求佛,并不是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平安、发财、健康,而是他们的教法在指导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远离伤害。

 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如来藏祈求。求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身通过多闻熏习,如理作意,积资净障,降伏客尘烦恼,恢复清净自性,显发种种殊胜妙用的过程。

佛 像

 佛像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佛陀的教诲,看到佛像,就联想到佛在经典里面对我们许许多多的教诲。

 有时候把它忘掉了,一看到佛像提起来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遵照佛陀的教训去做?

磕 头

 磕头,表示对佛的礼敬,向觉悟者学习,在觉悟者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是为了制伏傲慢心。

 佛菩萨是觉者,我们磕头是为了众生觉悟,是生惭愧心的时候。很多众生还有从无始劫以来形成的高慢心,每当我们磕头的时候,为所有众生去掉这颗高慢心。

木 鱼

 佛门法器中的木鱼,是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诵经时敲打鱼头,其用意在于:鱼有一特殊习性,不管是在水中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敲打木鱼来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要懈怠。

 另有普贤警众偈的经文:“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香、花、水果、灯、烛、水

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烧香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

花代表因,代表修德。供花是给人们自己看的,提醒人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修德。花开了以后,才会结果,花开得好,果才能结得好。因此,只有常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到好的果报。

 水果表示成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从佛理上讲,果代表性德,是圆满智慧之果。

灯代表光明,凡是光明都表示智慧,所以我们看见一切光明的时候,就要想到应向智慧的路上走。

烛代表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佛教给人们,要想求智慧,就要能够舍己为人,去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体力、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帮助一切众生,而不求报酬。

也就是要人们提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水代表心境。水很纯净,代表心要清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所以供养这杯清水,看到它就想到我们的心也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

 这是供具里面最最重要的,你甚至可以不烧香、不点蜡烛,也没有鲜花和水果,但是不能不供养一杯清水。

看到水就要想到自己在一切境缘当中,诸如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中,要知道修清净心、平等心(万物一体)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修 行

 修正我们的错误想法和行为!“行”是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行为哪里有了错误,是否违背宇宙规律(天道),把错误修正过来,就是“修行”,

把佛法当作镜子照自己,千万不能照别人!自己度自己!发现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就是开悟。悟后起改,改正了错误就是“修行”。

持 戒

 因为我们常常造恶业,佛教我们“持戒”,断恶向善;学佛者皈依佛法僧三宝,自觉求受佛陀正戒,以戒律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制约心的粗显活动,令不作诸恶。

学佛是为了能够更加智慧的去生活,当破戒比守戒更加智慧时,我们应该破戒,功大于过。

口 业

 由口而说的一切善恶言语。口业里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妄语包括谎言、恶口(即骂人的话)、两舌(也是不实之言,即对人三面两刀,挑拨离间之类)、绮语(即淫秽的语言,或者其他无礼仪不正经的语言)。

布 施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

 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对财物的贪着就会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经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贪着心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而一个贪着非常重的人,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

因为我们有贪心,所以佛教我们修布施,布施就是舍,舍贪心(舍得)。

目的是净化心理、锻炼智慧,以进入诸法真相的境界。我们散乱,所以佛教我们用禅定来对治自己的散乱。

般 若

 佛教用般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即终极智慧(无上智)。

 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

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

我们有愚痴,所以佛教我们用般若对治自己的愚痴。

开 悟

 开悟就是我们破除了迷执,见到了人生宇宙的真实相。

开悟是开智慧,名事理的意思,不论身在何处都能用安静平和之心对待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开悟者能够正确地圆融地对待生活,因为他体证宇宙世间和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后,知道什么才是真实无虚,而什么是虚妄烟云,所以就能够正确和圆融地对待生活。

 对于一切众生的善根,我们要随喜;对声闻缘觉的有学、无学“道”的善根,我们也要随喜;对所有佛和菩萨的善根,我们还是要随喜。

随喜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对境,一切善法应该随喜,一切恶法不能随喜,否则自己照样有这些过失。

随 缘

 随缘,要能随顺缘,也要能随逆缘。如果只能随顺善缘,不如我意的缘我就变了脸,那叫随什么缘?如果能随顺逆缘,则逆缘也能化为顺缘,恶缘也能化为善缘。

随缘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同流合污,在修持上要中心有主,不随境转,在生活上要随顺因缘,一切不勉强。至于其间的分寸,就要靠自己的智慧来抉择了。

回 向

 “三个殊胜”中的后行回向殊胜,就是把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一切众生。

 我们做功德,种善根,积福德,都不是为自己解脱,自己成佛,而是为了众生,所以要把自己所做的这些都舍给众生,让众生得到利益,使它们成为众生解脱成佛的因缘。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求回报,就是回向。包括干家务,只是付出,不求回报,不要看别人的脸色。

 我们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心,我们为家人做事的时候,为大众做事的时候,为他人做事的时候,是不是没有要求,不求回报?(无我)

如果有要求,求回报,想得到一些好处,这样统统都是发心不纯正。发心一定要纯正。不求回报地去付出,这才是菩萨的行为,这才叫回向(无求)。

放 下

 放下,真正的放下,不是应付了事,而是用心做事。真正的放下,不是放弃学习,而是放下知见。真正的放下,不是放弃修行,而是放下强行。

 真正的放下,不是放弃万物,而是放下错误。有智慧的放下、真正意义的放下!真正的放下,不是放弃追求,而是放下妄求。

 一切众生本体中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叫做“性德”。

虽本有性德,但以缠缚在妄想执着之中,性德无法显现,故须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来扫荡一切尘劳妄想。

譬如明镜,镜面上盖满了种种污垢,镜光不能显现。镜子竟同废物。但当我们努力去擦除尘垢,一旦功效圆满,尘垢全消,“镜净心明,本来是佛”。

打 坐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

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打坐也是一种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滞,久动则疲”。

因此,打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天人合一。

加 持

 加持即是转变被加持者的心,也就转变了他们的力量。

 所谓神力的加持,主要在于帮助被加持者安心、安身而度过难关,加强他们的勇气和毅力面对现实,不是叫他躲债、逃债、逃避现实。

加持最主要是给予加持者一个好的心态和自信心,相信这一切都会顺利。

罪 业

《地藏经》上讲得清楚,“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

忏 悔

 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

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之心,痛改前非,保证永不再造。

一个人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没有悔过之心。忏悔不单是嘴中说,更重要是行动,所谓身口意皆应忏悔。

超 度

 超度含义有三:

 一者,令现生中迷妄者、邪见者导归正见,在思想上纠正之、破迷启悟,此为思想之超度。

 二者,另现生中能依正见而起修,因修而得悟,得悟而入涅槃,从而得以解脱,此为现生超度。

      三者,肉体灭后,家眷以虔诚之心请出家人念佛诵经、做佛事等以求亡灵得以归往生净土,此为善后超度也。

放 生

 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救他们的命!

 将被捕获的鱼、鸟等生类放之于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便称之为“放生”。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体现了佛门广大慈悲的救度精神。

本 性

 人一出生就具备的遗传既有的特性,叫做本性。但是,人的本性染上了虚妄后,本来具有的德行和才能被虚妄盖住了,再也显现不出来了。

人的本性就好比一面镜子,本来是光明的,但是染上了尘垢,就会被尘垢所蒙蔽,尘垢就好比镜子的虚妄,当镜子被尘垢蒙蔽之后,就失去了表面的光滑,反射光线的能力,不再光明。

 那么为什么人的本性会染上虚妄呢?其实虚妄本身就存在于人的本性里,就比如金子是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熔炼出来才能成为金子。

镜子去掉一分尘垢,就会多一分光明,去掉十分尘垢,就会多十分光明。

 人的本性去掉一分虚妄,即会得到一分的德能(德行和才能),去掉十分虚妄就会得到(道)!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宇宙万事万物……

相关文章

  • 【缘悟】佛教词汇的真正含义

    求 佛 求佛,并不是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平安、发财、健康,而是他们的教法在指导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远离伤害。 求佛,是向...

  • 雪漠:什么是真正的法器

    什么是真正的法器 雪漠 佛教很讲究缘分、法缘。佛教认为,有缘分、有法缘的人,才是真正的“法器”。所以,在佛教文化的...

  • 【缘悟】人算不如天算的真正含义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万法归一)送给有缘人观之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这句极具警示的道家话语,源自于浙江省嘉兴...

  • 【缘悟】人算不如天算的真正含义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万法归一)送给有缘人观之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这句极具警示的道家话语,源自于浙江省嘉兴...

  • 【缘悟】人算不如天算的真正含义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万法归一)送给有缘人观之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这句极具警示的道家话语,源自于浙江省嘉兴...

  • 《乌合之众》影响群体主张的直接因素

    1. 形象、词汇和套话 —— 词汇和套话的神奇力量 —— 词汇的力量与其揭示的形象有关,但独立于它真正的含义 ——...

  • 随‘’缘‘’

    非常喜欢中国的汉字“缘”,虽然原是佛教的词汇,也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我觉得更是中国人豁达的智慧和坦荡胸襟的表...

  • 【缘悟】辟谷的含义和作用

    《辟谷》是一种同其它养生方法迥然不同的修为方法,由于它本身独特的机制和原理,由于它本身修为方法的特殊性,因而与其他...

  • 【缘悟】108颗佛珠的含义

    108颗佛珠,108种人生智慧: 1.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2.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3.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

  • 【缘悟】108颗佛珠的含义

    108颗佛珠,108种人生智慧: 1.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2.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3.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缘悟】佛教词汇的真正含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dz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