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爱看书,只是读书没有计划自由、任性。每次到图书馆,凭感觉,随手翻开,觉着正合口味,能触动自己柔软心脏的书,必借来看了。
生性大大咧咧,还书有时早了,有时晚了,早了无事,晚了要交滞纳金。查了一下,办卡至今,总共欠费十多块钱了,虽不多,但还是自己疏忽所致,暗暗提醒,今后不可再大意。
近年来不喜欢看大部头,喜欢看一些哲理性小美文,看起来时而悲,时而喜,时而想想为什么作者写这些,看过了是什么感觉,总之跟随文中人物情绪起伏而起伏,跟随文中人物脚步行四方,跟随文中人物的喜好而喜好……
手头上正在看刘墉的冷眼看人生,其中好些小故事可以和当今某些人的行事方式对号入座,常常被他智慧而幽默的文笔所折服。明白了,给你所需的人,让你过足某种瘾的人,让你暂时位居高位的人,也许正是将来彻底改变你命运的幕后推手,他只是让你暂时占着位置,有一天替代你,而你还得感激涕零,不知道你只是他成功路上的棋子而已,不得不为布局人喝彩,这便是人性,不得不懂的血淋淋的人性时刻摆在眼前。刘先生说:人若不欣赏悲剧,在精神上便站立不起来,真是妙极了!
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写过读后感,看过他的《铜镜葵花》我的《冰雪往事》产生了,读《追风筝的人》我的《做怎样的的人》生成了……反而读那些大作家的名著我望而生畏,不敢造次了,自嘲一下,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越是想写点东西,越是写不出好的文字,曾经为别人日更文字而喝彩,为自己滞步不前而自惭形愧,然而文字这东西不可强求,以人常说的有感而发,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安慰自己,原谅自己,形成惰性退缩的惯性。这个必须检讨,必须更正,还好朋友拉我进了这个平台,看看那么多前辈和优秀的文字耕耘者不菲的文字轨迹,比起自己那点小打小闹之文,深感不足和差距。
只想问自己所看的书都去了哪里,是否就像幼时所学的猴子搬玉米,搬了这个丢了那个,到头来手里空空如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