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窦树山老师
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十四讲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这个“私”,指的是个人的目的、理想。这一章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讲的是天长地久的原因;后一部分讲的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奥妙。
这两部分联系起来,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其实讲的是圣人处世的哲学。用现代汉语我们去翻一下,翻译完了我们就对文字很清楚了。
“天长地久,天地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是他们在运行中不去强求自己的生存,才能够长久存在,因此圣人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结果自己成了首领,把自己的身体、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能够使自己的性命得到保全,这不正是由于他的不自私吗?
所以,这样做反而有助于实现他自己的目标。”这也就是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这样做的,那怎样做呢?就是他做任何事情,都不抱有自己的目的,该做的就去做,顺应天道,也就说,他总是利他的心思去想问题,利他而不是考虑利己。
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十四讲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圣人是无我的,无我了反而他真的成为了圣人。如果做到这样,其实是需要大的心胸,大的格局的,那么我们当代人,其实真的应该继承这一点,最起码我们应该能做到的就是:不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得与失,我们应该起码的是把别人和自己想到一块,最起码不能损人而利己。
我们所以强调一点,利他利己,就是先利他再利己,如果能达到舍己利人,也就是先利人而不考虑自己,哪怕是舍掉自己的利益,也要为他人着想,那就离老子所说的处事的原则不远了。
因此,老子在这儿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天地是这样的,我们要效仿。那么他说的圣人,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往前还可以推,在老子的思想里面,他心目当中也有圣人,那么也就说我们中华的文明从老子再往前推,他也是推崇这种胸怀,这种处事方法的人。那老子本身就是这样做的,那么他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经验,自己处事的秘密,这就是老子之所以成为老子的那个原因所在了。
所以对我们今天,尤其对我们孩子的教育,应该起到很好的引领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的父母和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在这里其实真的应该多去思考老子的这种观点,他的这种境界。
微信咨询:1513277755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