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四讲

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四讲

作者: 特色传播经典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07:58 被阅读22次

主讲:窦树山老师

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四讲

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四讲

今天咱们是从第一章说起,有两方面的主要内容再跟大家说。

  第一个方面内容是读。而这个内容,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断句,还有一个就是有的是为了读得顺畅,从这个读音上,从乐感上有一种读法,所以读的时候,断的、停的那个位置,有一种,另外一种就是从意义角度去断,或者去停,或者去强调的,所以这个有很多很多版本。那么今天我们就整体的统一一下。

    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地方的需要特别明确,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句断的时候,有的版本是这样的,那个“无”和那个“有”,后边都加了逗号,这源自哪儿呢?其实这里边牵扯到的是离得咱们时间太远了,2500多年,那时候的行文当中的点逗,还不像我们现在的标点符号的方式,所以这里边的变化很多。

  另外就是刚才说到的一个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是那样点开的,那么我们现在就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这样去读了,也就是说,把“无”和“有”后边的逗号去掉;另外还有后边“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两句,读的时候也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其实是从语音上,从语句的顺畅的角度去停顿的,如果按照意义,它应该是这样,“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是从意义上去理解的,一个是有欲,一个是无欲,那么如果都是这样,那我们就在读的时候统一一下。

 

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四讲

为什么今天就强调这一点呢?是因为就是读的方法,断的方法,态度都不一样,那怎么办,我们遵从哪一个呢?我们今天就这样说,以后我们就是不再讨论关于点逗,关于停顿等等这些内容了,因为后边的章节当中,还有类似这样的内容和争议,那么我们就统一了,就是按我们怎么讲,就是怎么处理了,那有个别的问题,咱们大家还可以再互相讨论,这是都可以的。那这样说来,那这第一个内容就解决了。

  那第二个内容,是我们已经正式的开始学习这第一章了,也就是说,《道德经》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学习的程序当中来了,那么对《道德经》、对老子和对他创立的这个道家学派,我们还要增加一些认识。是这样的,道家学派,其实这个核心的人物就是老子。后来庄子对他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就是对老子的继承,甚至发扬,或者叫推广,产生影响力,庄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这样说来这核心人物是老子;其次就是庄子,后来就是一些后继者了。

  那么前边其实还有,道家的思想,也就是说从前边的黄帝就开始了,有比较完备的学说了,那么他的《黄帝内经》,那里边有很多的阴阳的思想,那个阴阳的思想,其实都属于道家思想的范畴,当然那里边又有很多的说头,以后如果我们有机会了再说。

  那么在往前推其实还有,再有是谁?伏羲氏,是伏羲氏开始有了那个太极图,我们俗称的“阴阳鱼”,就有那个,那在以后就到黄帝,到老子,那老子他的《道德经》成为了一个经典,就是把伏羲和黄帝的思想,集中了、升华了,成为了一个集大成者,正是因为他成为这么一个集大成者,尤其加上他自身的修炼的体验,他创立了,真正创立了,形成了学说的这个道家的这个思想,或者叫道家的学派。

那老子之后是庄子,然后沿传沿传。到了汉代的时候,又有很多人物,比如说汉代前期的,像鬼谷子和他的学生张良,这都属于道家学派,那再往后就到了东汉时代的这个张陵,世称张道陵,为什么又加了一个“道”呢?因为他创立了道教,这里要注意,注意是道教,和道家学派还不完全是一个意思,但是他拿道家学派的理论做他的理论,尤其拿《道德经》作为道教的经典,作为一种宗教的形式,而张陵,他是张良的第十代的世孙,是这样一个关系,到了这个时候很有意思,很有意思在哪呢?就是道家的学派分成了两个大的派系,一个派系就有张陵开始的道教沿传下来,直到今天,另一个派系就像过去一样的,就在民间那么流传,是这样的。那包括诸葛亮,也是在民间流传的这个道家的学派,他属于这个,当然以后有很多的人,包括刘伯温等等,很多很多的大家。当然道教里面也出了很多的大家,比如吕洞宾,张三丰等等,原来也提到过的一些大家。

 

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四讲

那么道家的这个派系,学派,就是在中国这样传下来的,其实都已经传到今天,民间的这个也传到了今天,道教的那个也传到了今天。所以这个道家学派的思想,在历史上他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脊梁,我曾经说这个《道德经》,就是脊梁的最关键的点,而这整个脊梁是从哪来的?伏羲氏,刚才说到的,一直沿传到现在,其实儒家思想,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当然道家思想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汉代进入中国的佛教,更多的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甚至他的很多的修炼方法,包括五眼六神通的说法,这些都是道家传到佛家去的,当然佛家的很多思想也影响到了道家和儒家,所以儒、释、道三个派别,其实是相互融合的,又相互独立,那么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三个支派或者叫脊梁。

  那么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时候,要懂得这个定位,我们在学什么了?学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心里要清楚,那当然了,道家的思想,还会继续的影响未来,尤其《道德经》的那里边的宝贵的宝藏,将要继续开发,我们今天也是在继承,我们也要学习,我们也要传承,我们也要发扬广大。

  好,讲到这里,微信咨询1513277755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慧智文化学习《道德经》第四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xo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