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写1000字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日更笔记《人格心理学》15.4 认知流派:轮流呈现网格法

日更笔记《人格心理学》15.4 认知流派:轮流呈现网格法

作者: 相空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22:27 被阅读0次
《人格心理学》Jerry M. Burger 陈会昌译

本章是认知流派的理论和应用,包括

  • 个体构建论
  • 人格的认知因素
  • 自我的认知表征
  •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 轮流呈现网格法

本文内容为轮流呈现网格法

轮流呈现网格法

个人构建是乔治·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其治疗方法的焦点。但是对这一点的强调也带来了难题:如何测量一个人的个人构建呢?

凯利的答案是轮流呈现网格法。第一步:受测者列出各个要素的单子。单子上的项目可以是这个人在生活中遇见的任何事,但是列出的大多是受测者认识的特殊的人。第二步,让受测者把单子上列出的各个要素进行比较和对照,引出受测者的个人构建。

样本网格:

- 母亲 父亲 姐妹 兄弟 上司 邻居 朋友 同事 -
愉快 不愉快
可信 ? 不可信
竞争 ? 无竞争性
热心 ? 冷漠
聪明 ? 不聪明
有趣 无趣

同其他评估方法一样,轮流呈现网格法也有其局限性。第一,轮流呈现网格法和其他人格测量法不同,它不能产生一个简单的测验分数,他在很多程度上依赖于治疗师的解读。

第二,这一方法依据很多假设。采用角色构建轮流呈现测验的一个假设是,来访者提供的构建不只局限于单子所列的任务,也可以运用到新情境中的新任务上。另一个假设是,从测验引出的构建有某种程度的恒定性。也就说我们假设来访者不是在测验中第一次使用这些建构,而且以后还会再用。相关的一个假设是,名单上列出的人物代表着来访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而来访者只用于特殊人物的构建,对于理解来访者怎样与平时接触的多数人打交道作用不大。

但是最难确定的假设是测验编制者根据凯利的理论做出的,这就是人们能够描述他们所用的构建。遗憾的是,这种网格法收到我们语言的固有限制。凯利实际上所说的构建元素是我们学会说话之前就已经形成的“前语言”构建。而且,就算来访者使用的是恰当的词汇,治疗师对那些词汇也会有不同的解释。例如,一个来访者对攻击性的定义就可能和治疗师的定义不一致。因此,治疗师对来访者怎样开袋世界仍会产生错误印象。

附录:《人格心理学》笔记索引

  1. 什么是人格
  2. 人格研究方法
  3. 精神分析流派:佛洛依德流派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4. 佛洛依德流派:相关研究
  5. 精神分析流派:新佛洛依德注意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6. 新佛洛依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7. 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8. 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9. 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研究
  10. 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
  11. 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2.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13.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4.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相关研究
  15. 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6. 认知流派:相关研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笔记《人格心理学》15.4 认知流派:轮流呈现网格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zm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