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边看这部电视剧边止不住思考:我们如何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今天的话题源于《虎妈猫爸》第4集中毕胜男(茜茜妈妈)在做出为孩子上学而卖房买房时给出的一个理由:“我怕茜茜将来抱怨我,为什么不给她抢个好车位,说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这个理由实在太掷地有声了。
我们太不愿意亏欠我们的孩子;我们太担心自己无法给他最好的生活;我们太害怕无法面对孩子有缺憾的未来……是啊,再苦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啊!
可这样看似真理的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不!这样的观点恰恰是我们家长值得警惕的,它有时是有害的。
那是家长的恐惧和无能感作祟
“我们害怕孩子抱怨……”这是何等自私的想法。我们家长的出发点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反思一下,下如此重大决定的最大动力还是为了自己。换句话说,我们害怕被孩子抱怨,所以我们在当下做出了看似彻底牺牲的做法,以证明自己爱的伟大。我们家长是有多心虚啊,需要用这些自我牺牲来证明什么。比如,茜茜妈妈因为过去5年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内心长久的愧疚,导致她要为了孩子活,这行为的背后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内心能好受些。
同时,这也是我们家长在当今教育环境下迷茫的反应。信息资源爆炸,社会制度变革……我们对于现在和未来都有些彷徨和恐惧,忧虑在大量的资源下无法掌控最有效的资源,担心自己无法从容应对社会的变革。因而,这些焦虑就被另一种东西包装后呈现出来,那就是——牺牲自我的爱。背后的语言就是:我对未来也很彷徨,但至少我现在做了我最大的努力了,孩子,未来是好是坏,我也不知道,但请别怨我。
我们想想,面对这样的情感压力,我们的孩子会怎样。茜茜上的小学,是全家人放弃自身的生活质量换来的。她背着这样的期许,要努力学习,要回报自己的家人。想想太可怕了!才几岁的孩子就得承载全家的压力。我们不妨推测下,如果茜茜读书不努力,成绩不好,茜茜妈妈是不是就会这么说:“我们为了你牺牲那么多,你还不好好读书,你怎么对得起我们?”
要知道,让孩子带着负疚感成长,这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即使未来他出人头地,但内心依然无法真正享受到那些成就带给自己的幸福感。
就算孩子抱怨我们,那又怎样?
我们的孩子真的会抱怨吗?会的!我至今对自己的爸妈仍有微词:小时候没有发现我在绘画方面的艺术天赋,没有让我接受相关的美术培训,使得这个世界少了一个大画家。
可那又怎样?
接纳自己的父母,本来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得不去面对的课题,我们做家长的不该越俎代庖。孩子在人生经历中不断体验和反思,其实就是在学习处理好自己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那个过程帮助孩子趋于成为真正的“人”。不是吗?
中国家长很多时候就是欠缺“理所当然”,总感觉,自己如果不为孩子付出更多,自己就好像亏欠了孩子。可事实是,如果我们都活不出“人样”,我们的孩子如何活出“人样”?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去应对。
因此,作为负责任的父母最应该给到孩子的东西就是“适应力”。一个缺乏适应力的孩子,未来如何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不同的社会环境呢?这也就是许多被父母送出国的孩子,有的变好有的变糟的原因之一吧。适应力强的孩子,能比较快的融入,顺利地进入其他社会环境的正常轨道。但适应力差的孩子,想尽办法也只能退怯在主流环境之外,长久无法融入,最后状况百出……
孩子才是最有能量的!
此外,孩子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弱小。茜茜妈妈说:“我很强大,可孩子很弱小,所以我要……”不是这样的,孩子看起来是很弱小,但他的能量却超过我们成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往往被称为“人精”,就是因为孩子在弱小时,本能为了求生存,会动用自己所有的能量活下去,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是积聚着大量能量的。如果我们家长给到孩子这样的信任,给到他们锻炼的机会,孩子就能将这些能量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想来,我小时候经历过一场特大的台风,当时只有一人在家的我,面对这样的大风大雨,老式的窗户被一次次吹开,看来无计可施。当时才一丁点大的我最后竟然想到了用绳子的一端绑着自己的身体,另一端系着窗户的把手,以这样的方式对抗风雨。这段经历给我了很大的力量,因为它让我知道:“我可以!”
“我可以!”这句发自孩子内心由衷的自我肯定,是孩子能够应对未来一切的重要信念。此后,我独自行走欧洲40天、去宁夏艰苦地区支教……有勇气去尝试体验,正是源于“我可以”的信念。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我们家长:真的不需要这样牺牲自己,更不要用这些牺牲去捆绑我们的孩子,这只会让孩子“像穿着脚镣跳舞”。同时,我们也不要低估我们的孩子,他们远比你想的强大!
至于电视剧中,茜茜妈妈一直强调的环境影响,我们留待下次再分享。
最末了,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让我有机会习得人生最重要的能力:适应力和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