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有人说童年才几年,疫情占三年。言语中透出遗憾、焦虑和无奈。
最近全国各地不少中小学生都因为疫情开始居家网课。不知道到底几号才能返校,我们能做的,只是顺势而为,既来之,则安之。跟孩子一起接收当下,过好当下。
这批孩子到底会不会因为这样非常规的学习方式影响了他们本该享受的教育和成长呢?
我看未必。
教育是什么?它既不是课堂里的正襟危坐,也不单纯是书本上的符号和作业。
德国有位哲学家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不是一句诗。而是一种智慧,一个真理。
在2022年的这个春天,在这场不期而遇的疫情当中,孩子们离开美丽的校园,不能自由的奔跑。他们失去了一些东西,但这场特殊的生活经历也以加倍的方式给予他们更多东西。
1.化身为大蓝的老师
网课期间,老师们周一到周五是镜头里的网课主播,周末摇身一变,换上一身蓝色防护服,成了社区里的大蓝,防疫队伍里的志愿者。
"请大家在健康云上面提前登记好个人信息。" 一个大蓝走在队伍里,提醒着排队的居民。
"王老师,原来是你啊! 你一说话我就听出你的声音了。" 儿子激动地喊到。
上了大半个月的网课,没想到孩子以这种方式跟老师相逢了。
回家后,他打开班级钉钉群,告诉了全班的同学:"太巧了,我居然碰见咱们王老师了,她今天是志愿者。"
"那王老师是大蓝还是大白啊?"
"下周她还能给咱们上语文课吗?"
"笨呀,老师当然是大蓝了,大白是医护人员,志愿者都是大蓝。"
屏幕的那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聊着。
为人师表,老师用实际行动给孩子上了一堂最生动的课。
2.身披盔甲的父母
儿子告诉我,他有个同学的爸爸妈妈全是抗疫一线的工作者。
这些天他们无暇照顾孩子,舍小家为大家,疫情到现在就没有休息过,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
这个同学只能独自在家上网课,独自打印学习材料,独自拍照提交作业。老师表扬他长大了,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自己也能独立照顾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
还有一个同学的妈妈看到基层工作人员超负荷的工作,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队伍,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做力所能及的帮忙。
上周有一天温度骤然飙升到27度,第二天又开始下雨降温。这位妈妈事后回忆说:"穿上这身防护服就好像有了盔甲一般,所向披靡,啥也不怕。不过这27度的天气,再加上太阳一晒,一天下来感觉自己的汗已经闷得发臭了,呼吸也不那么畅通,第二天温度却一下子降了10度,大家又都在冷雨里冻得瑟瑟发抖,真是冰火两重天。"
她说她只工作了两天,真的没法想象那些一直坚守的医护人员该有多辛苦和不易。
这些大白和大蓝不是新闻上陌生的叔叔阿姨,他们就是身边最熟悉的同学父母。
亲爱的孩子,好好在家上课,认真学习,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帮父母做做家务,我们人人都是抗疫的一分子。
3.善良有爱的孩子
人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随地而卧的大白们的照片,他们真的是太累了,躺在地上打个盹,接下来又是连续数小时的工作。
有一天,小区里的绿色草坪上也躺了两个大白,虽说早春的太阳晒到身上暖暖的,但草地上肯定还是冰冷潮湿的。
这时,旁边那座楼的门洞里走出一个穿着校服扎着马尾的孩子,抱着一个粉丝的瑜伽垫,她蹑手蹑脚地走到大白身边,生怕吵醒了他们,然后轻轻地把瑜伽垫放在了大白身边。接着又蹑手蹑脚地上楼回家了。
我跟儿子说,大白叔叔一会看到这个瑜伽垫,心里一定会暖暖的。儿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前天,孩子所在学校的长笛乐团发起了一场"以艺抗疫"的合奏倡议,大家隔空齐奏同一首曲子。同学们积极报名,分头练习,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便收齐作品,然后老师经过剪辑,一曲悠扬动人的长笛合奏曲便完美地呈现了出来,献给为抗疫无私奉献的每一个人。
你安然,我无恙,没有一个冬天可以跨越春天,我们期待在芳菲的四月重相逢。
这是孩子们最美好的祝愿。一颗善良的、爱的种子悄悄地植树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写在最后: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居家学习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不能忘记学习。老师和父母的抗疫榜样,让孩子学会什么是团结和奉献。同龄人的贴心善举,让孩子知道善良会带给别人温暖和力量。
这个春天里的一切都是他们童年的一部分,他们会如这窗外青翠的小树,昨夜的一番风雨,会让他们更加茁壮地成长。
(2022年度营第30篇,1702字,累计52111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