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爱,再多也不为过

作者: 细雨8233 | 来源:发表于2023-10-06 10:43 被阅读0次

很多家长担心过度的自由会变成溺爱,导致孩子不断侵犯自己的界限。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的问题,真爱永远不会过多,就像储存再多的金子也不会变成铁块一样。自由同样也是多多益善,越自由的孩子越智慧,活得越精彩。至于溺爱,它是家长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也就是说,溺爱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并将之投射给孩子,跟孩子真实的需要并没有关系。以“溺爱”自居的家长,其实看不见孩子的真实需要,更何谈爱孩子?

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说妈妈溺爱我,才把我惯出很多毛病,比如不洗自己的衣物、不收拾房间、乱花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懂感恩等。仔细回想,每次当我想自己洗衣服的时候,妈妈总是打击我:“你洗不干净还浪费水,还是给我一起洗了吧。”她经常闯进我的房间收拾东西,一边收拾一边抱怨。有时候去超市购物,我挑了自己最喜欢的几样,但妈妈还是会再塞给我一大堆昂贵的零食,然后回家抱怨说我去一趟超市的花费比她一个月的都多。妈妈生病的时候,我试图关心她,但得到的回应总是:“你看书去吧,不要管我。”当我真的去看书了,她又会说我是“白眼狼,白养活了”。妈妈似乎是一个圣人,她没有自己的需要,没有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关系中,我如何同理她的感受,感知她的界限,又如何能生出感恩之心呢?后来我理解了,妈妈的内心极度缺爱,同时对“得到爱”已经绝望,所以要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我,间接地满足她“内在的小孩”,而实际上,我“抢走”了那个“内在的小孩”的爱,她对我付出越多,也就越怨恨我。

“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他却从来不关心体谅我一下”,这句抱怨说明:第一,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真实感受的能力,只是通过孤独的自我牺牲的游戏来获得价值感,所以孩子也无法发展出关心别人的能力;第二,父母不清楚也不尊重自己的感受,总是表现出“无欲无求”的样子,孩子也就自然地认为父母没有需求,不需要关心。

父母如果经常感觉自己的界限被孩子侵犯,需要自省:“我清楚且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吗?”要是父母经常充耳不闻自己的声音,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又如何期望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照顾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呢?孩子没有这种能力,也不应该做“父母的父母”。

在两个清楚自己感受的人之间,自然会形成规则,而且是流动的、灵活自在的规则。面对孩子没有被层层防御包裹的心,我们要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自由选择,成为他自己。别用我们狭隘的恐慌束缚孩子无限的可能。孩子的未来,一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及。

《当我遇见一个人》22

相关文章

  • 给孩子的爱,再多也不为过

    很多家长担心过度的自由会变成溺爱,导致孩子不断侵犯自己的界限。❤️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的问题,真爱永远不会多,就像...

  • 给孩子的爱,再多也不为过

    很多妈妈担心过度的自由会变成溺爱,导致孩子不断侵犯自己的界限。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的问题,真爱永远不会过多,就像储...

  • 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今天阅读《当我遇见一个人》的第二部分感触挺多的。“给孩子的爱再多也不为过”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如...

  • 日记,再多也不为过

    前段时间在整理照片,有些照片的故事已经想不起来了。翻翻日记,要么是那段时间没有写日记,要么是写的很简单,不能完全想...

  • 有些事做得再多也不为过

    水满则溢,这是反向在说:事情的进展需把握在一个合适的尺度上,不宜操之过急,操之过度。而,我认为有时候有些事做得再多...

  • 掌握沟通技巧,再多也不为过

    掌握沟通技巧,再多也不为过 百试不爽的两个沟通技巧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认同并赞赏对方 这几天出差带领律师团队、财...

  • 每日冥想:0159

    1.为确定未来发生的事做再多的准备都不为过; 2.为可能存在的风险做足够的准备再多也不为过; 3.三年的疫情,压垮...

  • 关于溺爱!《为何家会伤人》

    溺爱不是过度的爱,只是缺乏爱!真爱给的再多也不会宠坏孩子,只会使孩子体现自己的价值! 溺爱分两种包办型和纵容...

  • 对于她来说,再多的唠叨也不为过

    她,佝偻着身躯,用年轻时被裹的足拄着拐杖慢慢的移动自己瘦小的身躯,客厅,阳台是她的三寸活动之地。 对她来说,不能做...

  • 孩子难教?其实是你不懂

    给的再多,不如懂我。 还记得高尔基的那句话吗: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是啊,爱是本能,教是方法,懂才是智慧呀!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孩子的爱,再多也不为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bp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