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追风筝的人》由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男孩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
这本书的最重要价值无疑是表现阿富汗人民的痛苦,来自宗教、种族、战争这些令人无力无奈的,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似乎天生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看到哈桑自小就十分认命知足的样子,阿米尔总是感情复杂。
一方面他享受了贵族优越的生活与地位,另一方面他爱哈桑,又为他生活悲惨而自己无能为力痛苦。
这也是阿富汗人的痛苦,与生俱来的阶级和命运;还有妇女地位的低下,作为女人名誉不能有任何的损失,即使是流言蜚语也点足以能毁掉一个人。阿米尔的妻子少年时曾经有私奔的经历,导致她几乎永远不可能找到丈夫。
对阿富汗人来说,美国的自由平等可能类似天堂,可作为穆斯林,在美国生活所遭遇的待遇也是另一场灾难。
对我触动良多的是阿米尔内心的痛苦。
他总是对哈桑情绪复杂,一方面他们自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可社会的价值观令他不能真正接受哈桑作为平等的亲人;另一方面哈桑对他全心全意的热爱与付出又加倍令他内疚与痛苦,“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哈桑最后追风筝时说的,也是哈桑对阿米尔全部的热爱。
然而这种热爱在阶级与种族的阴影下,就扭曲成哈桑始终把自己低到尘埃中去,以至于宁愿独自承受诬陷和驱逐而一言不发。
在这种复杂纠葛的情感中,阿米尔最终被自己的懦弱战胜,他目睹了哈桑被坏孩子阿赛夫性侵了全过程,而没有站出来。而哈桑应该完全知道也没有说出来。
在他们二人的心里,应该都是极度痛苦的,尽管这种痛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痛苦。
哈桑的表现是在逃避后试图挽回他们的关系,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而阿米尔的内疚则表现在无法面对,他选了一个最糟糕的方式:诬陷哈桑偷东西。
每一次都只会更痛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懦弱的一面。
阿米尔的懦弱显而易见,而他一向敬重的父亲也有自己懦弱的一面。也是给他自己和阿米尔以及哈桑都带来更大痛苦:隐藏自己的错误。
阿米尔直到受到拉辛汗的招唤重返阿富汗时才知道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个出生后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的兔唇男孩,最后为他的“老爷”和“少爷”的房子而死的男人。
勇气也许不能够所向披靡,胆怯却根本无济于事。做人应该要有担当,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就算是在荆棘中,也要奋不顾身的绽放。
不要相信宿命,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不要绝望,不要轻易说放弃。一切事情都由自己掌握,其实做一件事,觉得你做到或者做不到,仅在一念之间。有些东西,不是准备好了一切再等你去做的,而是要学会自己去争取,自己去努力。
做一个追风筝的人,拥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无论它渺小或是伟大,也无论它是简单或是困难,不试一试,又怎么会知道呢。其实呢,除了你以外,一切都是未知数。所以说,要相信,追梦者,总会有美梦之时。
追风筝的人,为了自己的梦,全力以赴的去追吧!
文|包宏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