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大学堂零基础学新媒体写作斜杠中年余老诗写作研习社
每个人都热衷于读书学习的年代,“秒读”一本书,有没有扼杀你的阅读

每个人都热衷于读书学习的年代,“秒读”一本书,有没有扼杀你的阅读

作者: 余老诗写作课 | 来源:发表于2018-02-08 14:23 被阅读175次

2017年年初,我感觉自己很有必要多读书

先后加入了3个读书会,下载了5个读书类APP,扫码入了多个读书群。感觉自己挺努力的。一会儿听听“说书”,一会儿看看群里发布的“今日读书”,蛮新鲜也蛮兴奋。

可后来,我发现上班的路上只能听一种声音,听了“得到”,就听不了“有书”;微信群也是,顾得了“共读”,就顾不了“分享”。下班后同样如此。

原来,人的时间精力太有限了,要做到“一心多用”,难于上青天!

更重要的是,我想问自己,“读”了很多书,我的阅读力提高了吗?

跟着多读,也许对某些人是有效,可我天资愚钝啊。每天像赶火车一样,一本,一本,又一本,从数量来看的确很可观,累加起来也算得上是“读物等身”。可吸收转化成为自身养分的是多少?

我突然领悟:大量阅读不等于高阅读力。正如你可以去爱,但不等于你一定有爱的能力。

那么,我要的不是大量阅读,而是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阅读力,可以让自己在信息浪潮涌来的时候不至于被我的同桌甩出好几条街

01 什么是阅读力?

是不是读书速度快,就是阅读力强?不是!

是不是认识的字越多,就等于阅读力强?也不是!

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前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先生著有《阅读力》一书。

该书通过对人类阅读历史、阅读社会、阅读目的的梳理,对各种阅读活动和阅读现象进行辩证分析,指出“阅读力的培养实际是对人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在阅读史上首次提出了“阅读力”这一概念。

一个阅读者,对于阅读的历史、阅读的内涵及其文化意义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又能掌握阅读的科学方法,其阅读力才可能得到较大提高。阅读力,其实就是教育力、文化力、思想力的一部分,一个人是如此,一个社会更是如此。

同样读《三国演义》,易中天老师能品出文化与人性,而我读出的却只是打斗故事和江湖义气;

同样读《围城》,有人懂得了如何在“围城之中”经营好人生,有人只是读出自己就是个“不讨厌但是无用”之人;

同样读《世界的凛冬》,有人觉得这是“最严谨的故事,最好读的历史”,有人看出人物雷同、叙事刻板。

原因在哪?

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不一样。对,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阅读的目的除了消遣,还要提升,或者进化。更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力不同。

有人说,这是个光速成长的时代。对于学习者这多半是被逼的!因为每天都有海量的文章,海量的图书,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

好的阅读力,意味着能选择,能鉴别,能抓取重要信息,能提炼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养分,形成自己的观点,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一句话,好的阅读力和思维力正相关,和阅读数量并非直接相关。

正如你每天都在水里泡着,可是不去练习正确的游泳动作,最终还是不具备游泳的能力。

02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那么需要阅读力?

去过xx姐xx补习班的,都知道有一个铁打的流程——先读书,再领资料,最后才能写文章(书评、讲书稿)。

那些“跳着走”的人,最后都折回来重新学习阅读,他们都明白了这绝不是搞什么形式,更不是死板。这是自然“生长过程”,如同我们无法跨越儿童时代直接进入青壮年一样。

我记得在大学时,我的室友是个“书呆子”。平常大伙都笑他“死读书”。可后来,我们渐渐明白,人家那叫把握好人生的最关键能力的第一关

因为他阅读力强,所以一个学期下来,他读的书最多,他写的文章最好,他的知识面最广。每次演讲和征文比赛,他都遥遥领先。后来他成为我们系第一个成功创业的人。

当我们抱着电视电影,欣赏武打片,嘲笑他死读书的时候,他已经通过阅读为今后的日子提前做了好多准备。这就是看不见的差距。

人与人的阶层分化,多数时候都是由这些看不见的差距叠加造成的。

好多伟人、名人,一生中多数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上。《围城》作者钱钟书,在去国外留学的途中,为打发海上行程的时光,居然一页一页读起了字典。读书之乐,读书之用,又岂止是“钟书”二字能解释的。

每年读50本纸质书的比尔·盖茨,曾用一段精彩的话总结成功,其实人生来都一样,成功源自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该干的事情、做力所能及的事。人和人的生命曲线是很不同的,突破人生局限的最好办法是读书。

王健林《失去的二十年》,重读多次。他说,这个书我读过,为什么重新翻呢?......这个书出了15年,我等于又重新读了一遍。因为我们两个国家太近了,中国会不会陷入将来的滞胀,看看近邻有没有答案。

马云说,我觉得这么多年来最近我看的,重复看,不断看的书,孔子的《论语》,《道德经》,佛家的佛经,这三样东西是我受益最深的,这些是真正人类的智慧,我觉得人类2000多年来,智慧有了巨大的变化,书层出不穷,但是人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人性本身没有改变,知识让我们这些人对外部世界越来越了解,现在我们眼睛看到另外的星球,但是我们对内心世界并不了解

时代的成功者,他们各有各的成功,但有一点却极为相似:读书,或者求得人生局限的突破;或者求得困境突围的答案;或者求得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获得智慧。

他们都有足够强大的阅读力。

03  我们如何提高阅读力?

查理芒格说,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才能有效进步。同理,只有掌握了阅读的的方法才能高效阅读。

每天一本书,每周一本书,或者每个月一本书,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如何每天读一本书,如何每周读一本书,又如何每个月读一本书。

每天一本书,这是速读。速读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每个月或者每年读一本书,这是精读,精读的正确姿势又是什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读书学习变得越来越便捷和容易。

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和学习平台,如同雨后春笋,一个接一个不断冒出来。一个月一本书,一周一本书。这样的“快读”,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和充实感。

如同饥饿久了,看见食物就狼吞虎咽,很过瘾,很解饥。

不过,要是细嚼慢咽,好好品味,食物的色香味我们才能一一享受,其营养才能全面吸收,长成我们的血肉,丰润我们的生命。

吃多了洋快餐,也需要好好摄入五谷杂粮,才能维护脾胃的正常功能,让身体真正强健。

不为了追逐而追逐,不为了炫耀而加速。

把读书当作自己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有时,慢就是快。

本打算在结尾给出一些如何提高阅读力的建议。转念一想,要阅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这样,岂不是更好?


写作精进人生。愿在文字彼岸深情相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人都热衷于读书学习的年代,“秒读”一本书,有没有扼杀你的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dt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