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的员工,请自觉离开!”

作者: 赵晓璃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22:52 被阅读55036次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曾几何时,光鲜亮丽的高档写字楼成为很多高校毕业生内心向往的地方,他们无一例外地幻想着,有一天能够踏进这样的写字楼里,做着体面的工作,从此事业人生平步青云。

可惜我们只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

这两年职场上历经的激荡与阵痛比以往来得似乎更为猛烈一些,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6年,亚马逊员工平均31岁,谷歌员工均龄30岁,脸书员工均龄28岁......

而均龄38岁的老牌公司IBM,不久前被ProPublica 报道说,2017年这家公司采用各种办法裁减40岁以上的员工。

我接触过不少年近中年的咨询者,在初入职场的时候,他们抱持着单纯而美好的想法:“只要我好好干,单位就不会亏待我。”

因为这样的自以为,多少人正一步步滑向被动而无力的边缘。

一、15年HR的肺腑之言:“年龄歧视是职场公开的秘密!”

“这份工作我实在不忍心再做下去了。”

不久前,在一家大型集团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的朋友Becky向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原来,和很多行业类似,Becky所在的集团正在对35岁以上的员工进行裁员,作为人力资源总监,Becky每天都要召开部门会议,安排与部署员工面谈与劝退工作。

“我发现,人事有时候做的真不是人事儿。”Becky坦言,看着一个个曾经和自己共事多年的老员工不得不面临出局的境遇,Becky不免脊背发凉,但作为员工的她,面对集团高层决议只能选择服从。

“年龄歧视基本上是我们这个行业公开的秘密了,”Becky说。 

根据Becky的描述,事实上,近几年来,很多公司都在进行裁员,尤其是清退35岁以上的中年人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些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无人不知,而清退的真正理由和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年龄。”

“干了这么多年,怎么会没有感情?难受啊......”每天都要和裁员名单里的员工面谈的Becky,每次听到对面的裁员对象说出这样的话,会情不自禁地鼻子一酸,眼眶突然热热的,她只能转过脸去,试图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

“很多企业尤其是有些年头的企业,就像一台台运作不良的机器;而那一个个裁员名单对企业来说就像是生锈的零部件,需要尽快更换。可对于我来说,这些名单更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家有口的同事啊.......”

Becky顿了顿说:“我们都要为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现在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自己,因为今天这些被劝退的人,很可能就是几年、十几年之后的你和我。”

二、小心,忙碌是职场最大的陷阱!

个别读者看了我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总会质疑这些故事乃至人物的真实性,他们会向我问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师,你是在危言耸听吗?”

我多么希望,我写下的每句话都是“危言耸听”!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在的职场及行业环境,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阵痛,而这些冲击与阵痛的背后推手恰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高科技。

对很多适逢时代变革的职场人而言,我们需要尽快直面这些冲击与阵痛,并从他人的轨迹里得到一些经验与教训,这不仅是我这名职业生涯咨询师的期望,更是很多前来求助的职场中年朋友们最热切的期望。

按照很多咨询者的话说,他们前半段的轨迹已经如此了,后半生更是一言难尽。

1、小心跌入“忙碌的陷阱”:成果全部消失,错误不断积累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为什么你身处工作时会干得乐此不疲 ,可一旦结束后仔细回想,又觉得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做?

或许,你每天真实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

从你踏入办公室起,很多工作向你扑面而来:一堆的文件单据需要你及时处理;上司临时交办的任务一件压着一件,件件都很紧急;客户那边等了你二十分钟,要和你核对对上个月的数据好开发票;供应商那边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打过来,不停地问你货款的进度到哪一步了......

你会发现,你手头的工作并没有什么难度,而让你高度紧张丝毫不能松懈的在于,这些工作无法让你掌控节奏,渐渐地就会剥夺你对未来的控制感——每天也不知从哪里来了这么多工作,你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搞定,结果还来不及思考总结,另一个任务随即而来。

我记得自己看过这样一个精妙的比喻,那就是很多工作内容的设计,像极了一款名为“俄罗斯方块”的经典游戏。

只要你开始玩“俄罗斯方块”游戏,你会发现你永远停不下来:一些方块好不容易消除了,新的方块又冒了出来;一旦你出了一个小小的失误,那些方块就无法及时消除,结果越堆越多,直到游戏结束。

很多人的工作局面就像这款游戏:成果不断消失,错误不断累积。

2、是什么让你深陷低价值工作无法自拔?

事实上,俄罗斯方块游戏之所以风靡,据说是因为它精准地契合了“无脑游戏”的设计要求:规则简单,无门槛、入手快,新人只需要30秒就能掌握游戏精髓;目标清晰(消除),玩法简单(移动旋转),同时反馈及时。

在这种游戏制度的设计下,你发现你自己的期待变得越来越低:因为你压根不要指望取得不错的局面,你随时随地都在应付混乱,直到把自己变成一台精准的机器。

如果你能理解这里面的道理和原理,你就不难明白很多人深陷职场困境的深层根源:

读书时没有好好学习,导致专业不精成绩一般,择业时受制于客观条件限制,只能选择一些门槛低入手快的工作,例如客服等; 

贪图省力不肯动脑,永远在等待领导的指令,沉溺及聚焦于及时反馈中,每天大脑里想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这个月开了多少单,能拿多少提成;一旦没有完成任务,则无比焦虑无力;即便完成了任务,下个月又有新的指标和压力,一刻不得停歇; 

总认为自己干好一件事足矣,对新鲜事物无暇顾及甚至排斥,看不懂如今的流量思维、KOL、內容创业......对时下发生的事情不管不问,似乎活在一个套子里,每天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等等。 

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永远都做不完,每天疲于应付;而一旦面临失业,则无比恐慌,因为除了手头的工作,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出去还能够做什么?!

三、学会工作,成为工作的“设计者”

工作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与警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不要每天被动等待别人安排我们的时间,我们要努力把控自己的工作节奏,让其他人配合你而不是主宰你的工作。

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你不妨思考以下几点:

资源:你需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及特质,以及你打算做到多少分,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顺序:设计或重新安排一个能在最短时间内聚焦最核心业务的顺序;

 借力:凡事不需要亲力亲为,可以的话找眼疾手快的人帮你完成。

举个例子来说。

曾经有位咨询者Caro是一名企业财务人员,让她苦恼不已的是,她特别希望早日接触到财务中最核心最有价值的税务筹划、报表分析等领域,无奈事务繁杂,一直深陷忙碌,不知如何梳理工作。

我给她提供了如下建议:

资源:经过分析,Caro对数据敏感度高,短板在于和人沟通时变通能力较弱,做事有些死板,她打算日常工作做到八十分就好,希望这些工作占用的时间小于四个小时;

顺序:我建议她将工作重新排序,每天中午一点到两点这段时间集中处理报销单据;早上最高效的时间用来处理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例如成本核算、报表分析等;下午到傍晚的这段时间集中处理和外界的对接工作,例如对账、去税务局等工作。

借力:由于工作顺序发生了调整,需要借力才能高效完成。因此我建议她明确报销时间,比如每周二四固定几点处理报销工作;同时建议她将部分工作进行分解,例如和其他部门沟通的任务(例如催收账款)交给部门新人去做,等等。

一年多过去了,Caro如愿接触到了财务领域中的核心工作内容,同时也被提拔为财务主管。

四、给职场朋友的五点建议

1、如果可能,还是要好好读书与学习:高起点高学历带来的职业机遇不同,接触的环境圈层包括未来的眼界,都会大不相同。

2、如果可以,尽量多学一门技艺:对于很多没有资源背景的普通人而言,所谓“天荒饿不死手艺人”,问题在于你要沉下心来,将技艺磨练纯熟,切不可情绪用事半途而废。

3、工作不仅仅是提升能力的地方,更是磨练我们的脾性、历练我们心态的地方,职场中的核心要素无非两点,一是做事,二是为人。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你一旦走出职场走向市场创业或做点自己的事情,这两点至关重要。

4、做任何工作之前,都要尽快熟悉整个领域,找到该领域的价值核心: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机会,合理安排工作分工及节奏,积极主动地接触并处理那些核心工作。

5、记住,企业的本质是盈利,而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就是一种交换: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再深切的情怀也无法逃离市场规律,你要时刻审视自我,永远都不要把公司当做家。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沉默的大多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除了时间不老去:这篇文章前面那些话我看了数十遍。虽然不是没道理,却很容易让人产生作者在生搬硬套的感觉。

    然后呢,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回复都让我有点想耻笑他们的无知。
  • 2a737e18cc25:对于文章尾段,表示赞同
  • 田心妙:俄罗斯方块,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过了35岁,职业危机越来越明显了。AI时代的到来,年轻人也应该提前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 巨蟹的忧伤:我更喜欢你告诉我看你的文章你给我多少钱的东西,我只想给自己赚钱而不想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
  • d6574beb7bb9:一看就是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乱喷
  • 蓝抹布:我们公司就在清理40岁以上的低学历员工,并不像有些评论里说的空穴来风
  • 灵的小书屋:35岁是一道坎,这时候再不动就动不了了,从比例上来说你要爬到公司中高层比例应该是几十比一的,也就是说可能有八成的人都会面临被辞退,或者被养老。这篇文章对象就该是这八成的人。(两成到中高层的精英么就不用说了,但是他们所付出的未必是你能承受的。)除了被辞退的(国内应该不太多),大部分是被养老的,但这不值得庆幸,每天混日子、看公司脸色、失落和惶惶的心态下这样后半辈子“工作”到老,你就会甘心么?所以大部分人来说要早点想好出路,要么就完全放弃-混过后半辈子。关键是,商业(公司)世界的本质就是如此,难道这就是你所有人生付出最多时间的所求么?会不会觉得枉过此一生?
    灵的小书屋:医生、教师、公务员、自由职业者等等另说,仅针对商业社会里的公司而言,因为公司的本质就是赚钱,你不能创造商业价值就无用,没有例外。
  • 064f4c9334d3: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到对自己职业有所规划,要有一技傍身,即使失业了也有其他收入来源或者能找到薪资差不多的职位。
    作者想说要有忧患意识,人都会老,公司和你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利益之间的交换,要给自己适当留条活路。在我看来最可怕的是假如明天公司倒闭或者你被辞退而你却不能找到薪资差不多的工作,最糟糕的是在有家庭,每个月车贷房贷月供的情况下。
    谢谢作者的分享,至于工作方式可能我还需要消化消化:grin:
  • Hey肖寒:讲得不是熊嘛
  • Zoros: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这标题真的是有些博眼球啊
  • 296183966476:观点很片面
  • 飞翔的蚂蚁:职业咨询师先贩卖焦虑,然后再告诉你要做职业规划,准备好💰吧,我来收割了。
  • 一口吃成死胖子:我们公司有3年员工奖、5年员工奖,但是满10年的员工什么奖都没有。年终购物卡,3年员工300,5年员工500,10年员工和5年员工一样。
    一口吃成死胖子:@白水mio 就算做到副总,不也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吗?
    白水mio:@一口吃成死胖子 5年还是员工?不考虑考虑?
  • 怀化居士:工作能力是越老越有,但是工作,效率却不是这样。所以你所呆着的企业更注重什么才是你在40岁会不会被裁掉的关键
  • 米斯特YANG:过了40就可以开始养老享受生活了吧?😁
  • geekMole:年龄对职场来说,是分行业的也是分层次的,最关键的是人生态度.
    机械和科研相关领域的都是经验越丰富资历越老越重要, 但是机械行业的流水线工如果不往高层次技术或者管理上升,年龄大就面临被淘汰了. 同样程序员也是这样, 钻研底层算法或者系统架构的人是不会因为年龄淘汰的,除非老年痴呆了.
    而那些素质要加个问号的把'程序猿''程序媛'整天挂嘴边的人,那些只会复制别的大牛技术博客不加鉴别不但把错误一并复制,还乱加工出一堆错误的那些人, 那些把GitHub的issues当成贴吧并且以发垃圾信息无意义信息为荣的庞大的软件流水工群体, 那些以为现在收入高一点就满足于'X端开发'的人,对这些人年龄就是一把刀.
    PS:确实很多人因为'人生干好一件事'的鸡汤步入了中年陷阱, 什么时候中国人能摆脱掉或者学会不要沉迷于中文强大的修辞表达魔力(鸡汤魔力),中国人真的会领先于全球了哈哈.
    燚龘即益达:@geekMole 说的很正确,所以三十岁之后是离职高峰期就很正常了……
  • 游牧_6575:标题不对 应该是 “25岁以上的员工,请自觉离开!”, 这样就好多了
  • 你的态度呢:贩卖焦虑的标题,加分了
  • jddxs:作者首先抛出问题,其次分析原因,然后给出解决方案,最后给出建议。还是比较干的了。
    不过问题分析的不是太准确,有例子但是数据少,难以让人服气。最后,标题党很显然啊!
  • 失落随城:呵呵,这样说吧,现在的大多数老板给老员工的月工资比如说是8000,可是呢,突然来了一批90后的新员工,试用期月薪能达到6000至7000,转正也能达到现在老员工的工资标准,而且老员工还负责教新员工东西,这让这些老员工脸往哪放,简直是被啪啪打脸呀!老员工不服气!这是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时代市场经济,技术改革层出不穷,需要的是有学习力跟的上时代步伐的员工,老员工现在是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可是几年后的却是跟不上时代步伐!时代就是这样,只不过我们这个时代变革时间太紧促,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挣扎,要跨出这个门槛,短短的二三十年,这个世界变化有多大这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还不学习,必将被社会淘汰,至于老员工嘛,时代把你们定格在这个年代你们该歇息就歇息吧
    段无枫:24岁,工作半年,但是并不觉得作者是在危言耸听,很多行业的天花板很低,工作个几年就会触及,当一个40岁的人和一个30岁的人做的事情都是差不多的时候,年龄低的公司的成本更低,那为啥不辞退成本高的
  • 小新丰:“40岁以上的员工,请自觉离开!”光看这个标题,就被一股莫名的洪流推进来看了。 可能是触发了内心隐埋的焦虑吧。好在有内心的保护层,让自己不会随意浪费能量去焦虑了。 40岁,总是会来到,持久的学习与良好的职业规划,确实是告别焦虑的法宝。多谢好文。
  • 虎嚊蔷薇:公司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文明评论不骂人是一种美德🙏
  • 汉书君:自由掩盖下的罪恶。
  • 曹云肆:瞎说八道。有经验的老员工在多数公司都是宝贝。除非他就是那种混日子的人。有本事的人,公司都抢着要、抢着挖的。从普工到人才、到人物,中国现在是供不应求闹人荒,用这个话题扇动焦虑,没有力量。练习写作,也要从社会的真实疼点出发。
  • 强子ly: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是不论是忧患还是安乐,都不要太过,古人的中庸之道是有道理的
  • 月提香:致我们无处安放的中年危机
  • 念九九表:唯恐天下不乱,如若如此,当今盛世,必将轮变成黄巾党,太平天国一类的乱世民众
  • 阿萨里奇:如果标题换成 “没有一技之长的员工,请自觉离开!” 更和文字契合写!但这样就又显的无病呻吟了,因为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这标题不够吸引人也可能没有太多点击率,能力没有年龄太大关系,淘汰的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人!你们看我这一堆话写出来好像都是废话吧!?论标题的重要性!
  • Leo小福:为什么出言不逊呢?如果不喜欢离开就是了,觉得不对就指出来,阐述清楚。
    作者提到的只是一些个例,为了支撑自己的论点。也没说所有企业都是这样,个人觉得高科技及互联网公司的这类现象比较多,以后大趋势应该是这样的。
    从文章里看到对你有启发的内容就是收获,没看到就默默离开。
    看到文章就焦虑?或许是因为你被别人戳穿了现状。
  • d62e77b6d13e:完全搞不懂为什么大家反应那么强烈,以人为镜,自查自省就可以了
  • 7cc987151476:中间力量就是这个年龄层,别制造恐慌!
  • fb3a5fb537b9:人需要做有成长性的工作,越老越吃香。例如我从事的营销行业。
  • e1829b949319:什么意思?
  • 润物细无声7788:如此贩卖焦虑,作者何不呼吁国家规定40岁就退休?
  • 独步七月:看了文章,看了评论。不管怎样,作者的初衷是好的,让我们更努力去提高自己,只有足够的资本,才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改变。
  • 91b3dfa61355:为什么简书上有这么多人出口成脏?
  • 0c1ef4a4ea52:有的职业是越老越值钱。
  • 曹敏镐:无稽之谈
  • c1c896296133:因为你想养老,所以公司不要你。
    首先,亚马逊,谷歌,IBM,微软,苹果,华为这些大企业缺钱吗?这些大企业需要的技术,是能力,你看看他们的首席工程师,首席科学家会不会裁。事实上被裁的都是没能力的,到了40岁还在干着基本的工作。其实说白了,40岁被裁的那批人都是准备在公司养老的,可惜人家不要你
    燚龘即益达:@星空的凝望 说得好,知道现实如此却懒得去改变,又无比恐惧的人,只能用用唾骂来掩盖他们自己的胆怯,就如同者上面跟帖的很多人……
    赵晓璃:@星空的凝望 正解,省了我好多口舌,本期课代表非你莫属了
  • 零儿_2699:说得有道理,不过太片面。
  • smart蒋蒋:这篇文章触动了有些人的G点。
  • Fine_Rain:结合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作者也没说错什么,这篇文章针对企业中的“养老”员工,对精英不适用。不过也有夸大成分,企业不会主动炒你,那要赔钱,他们一般都是恶心你然后令你自己走。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年纪轻轻就以养老的心态去工作,那本身就是在恶心着老板,自己做了初一,别人做十五也就见怪不怪了。
  • 小隐于林:当医生的都喜欢老医生 经验多
  • b1c3aa740d79:请40岁以上离开的人 活不到40岁吧:joy:
  • Erato32:因为人们制造假象的速度加快了,诚实的内心跟不上谎言脚步!
    依照个人的观察,这种焦虑已经遍布各个社会阶层,从王公贵族、科技新贵乃至升斗小民,这种无以名状的老梗已经成为一种普世现象!貌似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带来的副作用的投射便是莫名其妙的焦虑。
    我的建议是:Work smart instead of work hard.
    善用方法积壘经验,常保好奇的心态积壘智慧。
    年轻人缺乏的是智慧与经验,老年人缺乏的是好奇心与创意;二者缺一不可。
  • 种桃花的树的老道:傻逼,天天制造恐慌!mmp每个人都要过40啊,不是每个人在40就去死?可你大爷我早过40,还不是活得好好的?蠢逼,还学别人写文章,先制造恐慌,再买鸡汤。游医套路三句话:很严重;可以治;得花钱。是不是被我戳破了?蠢猪!
  • 桀骜的上校:说出了我对中年的焦虑,感觉35岁就需要面临第二次择业。又不尝是一种人生体验。
  • 水木清华Q:你的脑子里是浆糊?太片面了:sweat:
  • 李永军:医院工作人员离不开40的
  • Panmunjom:企业与公司有如此的反应,这是公司下的棋子,在欺骗职员的青春。若职工在公司奋斗近廿年,正是他人生经验丰富的时光,也有理想的时候,公司开始难以驾控这些精英性的职工,不好欺负了。所以,将老职工们辞职是上策,才能再次欺骗新职员的青春。因此,不上不下的职员是最危险的,上层职员有智谋,也能生存;下层职员有勤劳,也能生存,只是不上不下又老龄化的职员,却被裁员的可能性。
    Panmunjom:@Panmunjom 所以,才能与技能并一,学习是上上之策!
  • 回首释然:自卑产生歧视
  • 巨零:文友提到的一些问题,都曾经在我过去八年的外企职场中出现,当时确实没有发现,如今看完此文,深有同感。未来的路上,无论自己依旧是全职妈妈,还是返回职场,都希望能在专业技能和职场心理上有更大的进步。感谢您的分享。
  • a30a61fb4692:你看下美国人,巴菲特88岁还在工作。没必要这么担心。不过学下投资还是不错的。我学习巴菲特价值投资5年了,获利不错。我是看以下4本书进投资大门的私募生涯20年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聪明的投资者
    可以微信我 xndy145
    我就皮一下下:@阿佑124571 你他妈要是这么牛还来这儿打广告:-1:
  • 紫电青霜8:很现实,不信看下现在招聘。特别是技术含量低,私企员工危险,居安思危。
  • 堵路门:我觉得还是挺现实的一件事,作为一名普通从业者,工作技能什么的,没有特别的优势,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纪越大,被筛选出局的可能性就越高。不是每个人都能随年龄的增长而职位得到相应提升的,企业也没有那么多高职位给出来,所以,劳动力大多数时候处于被选择的状态。在四十岁这个尴尬的年纪,还是如履薄冰的好,谨慎小心,这一点在女性要尤为重视。不管怎么说,优秀一词总是相对的,落后者不一定都是懒馋笨。在企业看来,劳动力就是一种商品,企业肯定会选择物美价廉,效率高的。

    真正在意员工的企业,真的不多,大多数时候连离职面谈都不做,更不要说挽留。
  • 非韩非法:Sb一个,水平太次,完全人云亦云
  • 353938c75270:写的很透彻。
  • 营盘:评论超过了原文。
  • 逍遥行2345:中年是一道分水岭。有崖前风光,有崖下深渊。关键是自己站得稳么
  • 6c216f1b362b:无论如何,作者说的,学习的意思,我还是认可的
  • e9f6459a0674:看你所在的公司是什么性质了,企业性质就是坑蒙拐骗的快手型,爱用血气方刚易冲动的年轻人就不足为奇。
  • 辽河人在远方:有没有人敢说:40岁以上的国家领导人,请直觉离开? :joy:
  • d0c7d06367f1:我想知道,我觉得我的朋友讲的话好幼稚,是我的原因,还是什么
  • d6c3e972c305:文章的本身在说一种社会现状,公司要淘汰的是不思进取没有上进心的人,当一个人不能给公司带来新鲜的血液,当一个人到40,50岁依旧每一天就为了完成手上的工作过了就万事大吉不去想着怎么发展的时候,其实也就代表他的存在没有必然性的意义。年纪到了那个坎儿,你的这个工作可以随随便便的被取代,不是非你不可,你的存在不会让我的公司有非常大的利益的时候,你也差不多可以出局了。当一个40多岁的工作人员他依旧还去选择一些门槛低的行业,可想而知肯定会被淘汰。年近40,你前半生没有领悟,你用你余下的20年工龄来换我的收容,其实你的各方面摆在那里很难突然顿悟,也有可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有人说,行业不同情况不同,其实这些看一个人的能力和人际关系。不是越老的越值钱,而是年纪越大越有经验越有能力的人越值钱。还有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当一个有能力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人面对年龄这个问题就完全不是问题。
    文章的意思是让大家进行自我的增值,分清公司与你之间只有利益关系。
    jddxs:@暖暖依 你说清了作者没有说清的
  • 愚鹟不老:年龄歧视普遍存在,高科技的行业35岁就是一道坎,其他行业大多数女性40岁是道坎,男性45岁是道坎。虽然我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但各行各业,无论公企、民营、还是私企,无论是何工种(个别尖端人才除外哈,但普罗大众毕竟不是塔尖上的人才。)这些用工单位的招聘信息上都有年龄限制的,可以说九成是限于这个年龄的。
  • 还在睡觉啊:要看职业吧,就我们专业来讲年龄越大,年薪越高,
  • b4156c35be7d:年龄不是罪!
  • f15c1ca07914:我覺得一定要自我增值和打好人際關係才不會被淘汰,就算專業人士也好,他們也需要持續更新資料庫才可以與時並進。我覺得做正職而發展副業也是其中一個方法,只要適當控制時間和成本,金錢和心理上也可能得到滿足。但說到最後,錢,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家庭才是,不能因為工作而後悔陪家人的時間,好像「陀飛輪」裡面的歌詞一樣。
  • 9f1b10a956f0:你咋 你咋不上天
  • 柳暗花明又一村雪:40岁还是员工不是管理层,那要看她在这个公司待了多少年了,如果是个新员工,那为什么招年龄这么大的又开除?
    如果已经是个两三年的老员工了,那员工没有进入管理层,就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再开除。

    中间有一段话是我现在正接触的。每天计算多少业绩,拿了多少提成,有没有完成,在下个月又重新开始。好累好累,我也想跳出这个圈子,控制全场。可是还没有这个能力
  • 我就要叫琥珀:虽然一些企业不乏一些倚老卖老不做实事的老员工,但是一个具备良好氛围和成长空间的公司,他的老员工怎么可能如作者所说一样,都变成废柴了呢?一个人学业有成后入职场,工作几年后基本上都是要30多岁了,正式一展宏图的好时机,怎么就老了?你一过青春期就更年期啊。。。。作者确实有贩卖焦虑嫌疑。我的总结是: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被淘汰的不是年龄,而是拒绝成长。
    逆天而行Gavin:最好一句说的很好,被淘汰的不是年龄,而拒绝成长。
    ad5942fae8aa:@我就要叫琥珀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企业应该反省自身的文化和氛围。在一个优秀公司里,40岁的员工发挥的能量非常大;若企业自身管理问题,哪怕你招进来25岁的小伙子,不出一个月,也就成为了25岁的老人了。
  • 偏北风23级:再发这样的报道,直接举报给私法部门!
    燚龘即益达:@偏北风23级 私法?:joy:
  • plus彭于晏:如果被辞退,又该如何选择
  • 175ec0d7e86c:我猜作者肯定没有超过40岁,然后等她40岁了,然后再写一篇,50岁的员工请自觉离开。等作者50岁的时候,然后再写一篇,60岁的员工请自觉离开,等作者60岁的时候,在写一篇,70岁的员工请自觉离开,等作者70岁的时候,写一篇,80岁的老人请自觉离开,。。哈哈哈,。典型的洗脑文而且,专门给不动脑子的人看的
  • 芊芊物语:看完了后,二十几岁的也开始焦虑了。
  • enterfly:这与我在广东遇到的外资公司特别是美资公司的事实严重不符。对作者表示质疑。
  • Fannie之欧周:大部分40岁以上还是在奋斗,但是这大部分是普通人,如果你可以在年轻时转很大一笔,那40岁就可以退休,但是真正足以让你富有到提前退休的能力的人,是不愿意过早休息的,所以40岁算什么呢?
  • 李晚年:您的这篇文章,……
  • 林中有宝:如果有机会、有能力、还是给自己打工最好!
  • 卓悦人生:年龄歧视,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交换,能创造价值的员工就是好员工,无论年龄多大,公司也不会辞退,到了退休年龄,也还是会返聘为顾问。
    我觉得本质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能力。很多人在同一个公司,做着重复的工作,能力毫无提升,而同样的工作岗位,如果让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做,成本低一半,企业会怎么做。
    这个社会是残酷的,不进则被淘汰。虽然企业不应该有年龄歧视,可是个人也千万不能“倚老卖老”呀,不能因为工龄长就以为高枕无忧。
    所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正道。
  • 简哥:焦虑,不是因为你的年龄,是因为你的综合能力。你最了解你自己,越是“贩卖焦虑”,你内心深处越是看不起自己。
  • MP3_a5f2:我想问稳定性是年轻人更稳定还是,40岁人更稳定,如果人人都是老板谁是员工,都是经理管理谁,有人愿意当领导,有人愿意做技术,为什么淘汰的总是干活的人,很不理解,IT公司技术更新快,那些年纪大的如果跟不上自然会被淘汰,但是我清楚的看到国外的技术大牛,设计大师好多都是老头子,为什么中国人总喜欢年轻人,说根本是中国人太多就业压力大,年轻人敢拼,可以给几毛钱工资干几万的事情,企业没有社会责任而已,我想说的是中国的薪资制度,根本就没有对年龄有保障,不过换句话说,你们都能保证自己不老,那是笑话,老了就一定比年轻优秀,那可未必,谁敢说自己优秀?
  • 蓝蓝天青青草:在这个时代,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才不会被淘汰,这一点是没有错的。🙂
  • 林中有宝:打工的我们、信不信自己感觉、2017年:年底、我在的公司谈话、一部分60、70人员不在续签合同。
  • 有脾气的小女子:我想知道45岁以后得人都做什么去了呢
  • 陈易安的信:教师不会40就下岗的,六十岁只要还清醒,越老越有教学经验,退休了都能去交辅导班
  • d3b1077b3797:年龄的歧视就是痛苦而残酷的现实,任何的解释都是苍白的。一句话就是谁让你会老的哪?
  • For_freedom:我有一个疑问,这个所谓的“职业生涯咨询师”,自己有没有一段良好的职场经历?还是一个不会打篮球的篮球教练?
  • For_freedom:先告诉大家“你们都快淹死了”,然后开着一艘破船说要救你。上船?先给钱!
  • 7d356af0034c:看楼上评论好像都不愿相信似的。其实过了30出去找工作就不容易了,除非是真的很牛逼那种喝着咖啡猪头,不对,猎头公司找上门的那种。
    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老板,愿意要一个晚上加不动班,熬个夜随时会猝死,白天开会打瞌睡的中年人么?当然是年富力强会干活会来事的更好啊。
    中年们,面对现实吧:smiley: 不多说了,要干活了,不然也要找不到工作了
  • 外贸好帮手:标题党
  • 西橙L:怎么说呢,文章的含义是好的,活到老,学到老。
    我姥爷是机械工程师,现在80多岁,早退休了,可是依然担当我们当地几家机械公司的顾问。
    另外就是医生,见多了主治医生,专科医生,基本年龄都很大。
    我妈妈曾经是工厂员工,的确,不到40岁,被裁员。
    其实说到底,就是我们自身竞争力。我相信,那些大公司,有自身竞争力的老员工都不会被裁员,即使被裁员,依然会有其他出路。因为他们最值钱的就是技术,专业,经验。
    容易裁员的,应该是一些日常职员,工作很容易被年轻的人替代,指只是日复一日做重复工作,这样的别说年纪大的,就是年轻的也容易被裁员。
    文章立意很好,在如此浮躁的社会,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沉淀。
    至于是不是贩卖焦虑,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了。
    一篇文章,千人读,会有一千篇不同的读后感。谁也没必要抨击什么的,各人有各人感受,体会。

    就像一本书,一万个人说是差书,不值得读,可是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只有读了才知道。
    若是都觉得这本书不好,可是你却从这本书学到对自身有益的哪怕一小点点的东西,那么就是它之于你来说,就是好的。
    西橙L:@都付笑谈中8 哈哈哈哈哈哈
    李晚年:@西橙L ,加我好友吧,咱俩上辈子一定是夫妻或知己🤑🤑
  • 张文力:偶然看到这篇文章,一个33岁的中年危机男来做下分享。

    首先,这篇文章的标题第一眼让我恐惧了,虽然我只有33.5岁,但我是的确感受到了中年危机的存在,部分内容与我的真实情况相似,但也有不同。

    其次,我本人是个持续创业者,这是一个说的比较好听的title。08年开始干电商美工,干了近10多年的电商运营相关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成绩不是很理想,几乎处于人生低谷,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发现除了运营,我啥也不会,也就是说没有过硬的技术傍身。

    为什么我要强调技术傍身这个事情,是因为运营的门槛变低,而我的还沉溺于原来的运营手段,落后速度远远超过我的想象,这是危机之一;面对电商市场日日更新的形势,我的学习能力远没有新人接受度高,这是危机之二;对于未来没有非常清晰的规划,这是危机之三;

    我对这种危机的感受是日益强烈,所以让40岁的员工自觉离开,是极有可能发生的,而且已经正在发生,如果你认为离自己很远,那就大错特错了。

    为了不让自己被离开,我得学会以下几点:
    1、重新站到学习的第一线,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2、做斜杠青年,利用已有的技术手段,实现财务自由,而不是全靠工资收入;
    3、做有规划的未来,否则还是会被离开;

    以上是我的个人真实情况,请多指教。:pray:
    逆天而行Gavin:支持你的说法,同样也是持续创业者,已经近十年了,现在看着身边在我选择创业的时候还在公司里做的不错的,少数越做越好成了领导,多数年纪大了各种原因离职基本很难再找到工作,顺便说一下,我身边的朋友基本都是设计师和程序员。90后上来了还觉得自己只是大哥哥,现在00后也进入职场了,自己都是叔叔级的了还在做着同样的工作,新的开发方法和设计流行趋势日新月异。80后表示压力山大。
    牧风狂歌:持续创业者怎么讲?
  • bigfrank:四十岁了可以写励志鸡汤焦虑软文引导青少年啊😃
  • 天空的小鱼:不是贩卖焦虑,是事实,现在好多企业对于中年人是真的歧视啊!中年人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实力,但是创新和闯劲不足,有的企业想方设法把中年人替换掉,大胆启用年轻人,一方面节约成本,因为便宜,另一方面,万一成功了呢,上司为了自己的利益,确实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个社会太现实了!作者的观点是对的!
  • 四片竹:看评论,态度上不相信、不以为然、认为夸大其词的,大多是年轻人,因为想象力和预见力不够,无法看到十几二十年后的世界。当然,你要是家里有底子,那也的确不用看这类文章,但是,文章中举出的例子我身边不乏其人。四十多岁,没有一技之长,身体上已经不能长时间加班,又干不了出外勤做前台这样的低端工作,而时代变化太快,年龄所带来的经验的价值大大缩水,而家庭支出又处在人生最峰值的阶段,的确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年龄段。今天中午恰好在群里讨论这个问题,男人在四十岁之前,如果不能做到:1、公务员铁饭碗;2、创业上轨道;3、在公司爬上中层以上掌握核心资源的位置,那么,的确会面临一个完全没有安全感,整个生活一触即溃的地步。年轻人啊,好好想想未来吧。
  • 后半生不悔:很适合当下

本文标题:“40岁以上的员工,请自觉离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hr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