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我有每天去36k 上读读文章的习惯,在3月份的某一天看到了对拼车软件的介绍,就跃跃欲试的下载了,想着赚个油钱也好。抱着这种心态,我就开始了“拉客”之旅,并且自己也偶尔作为乘客使用。
和Uber 的不同:
作为顺风车车主的我,同时也是个Uber的重度使用者。Uber和拼车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Uber来说,司机和乘客是一种更为明确的服务关系,但是顺风车就不是了。
举个例子,顺风车会强调让乘客坐在副驾的位置,而不是右后的位置。右后的位置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老板座。并排坐是为了让乘客和车主方便交谈,而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接送。
我也和其他车主交流过,大家普遍认为上车就坐在老板座上、路上一句话不说的乘客是不礼貌的。但是,对于Uber来说,车主就是为了服务乘客,所以就不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顺风车更有一种形成朋友的潜质,或者说有一些社交的属性。在我“拉客”的过程中,和几位乘客聊的很开心,最后大家互加了微信,成了朋友。
弊端:
拼车的优点不必多说,提高乘用车利用率,方便人们出行,但是拼车的弊端还是有的。作为车主而言,出发前挑选订单是个非常耗时的情况,需要衡量时间和地点,然后在订单列表中选择出合适的订单。其实,算上这些时间成本,这一趟的顺风车对于车主来说,可能并非划算。并且,顺风车车主也并非职业司机,对许多地方也并不是熟悉。总的来说,对于顺风车出行来说,车主会付出很多的时间成本。
但是如果司机去接“老顾客”时就会完全避免这个问题,路线也熟悉了,也不必在拼车反复沟通接人的地点,提高了通勤效率。
就目前市场上的拼车软件来说,貌似只有天天用车有指定车主的功能。如果你之前坐过某位车主的车,在下次发单时可以指定车主。我用过这个功能,并不好用。更多的情况是,如果乘客有持续的拼车需要,会在发单前在微信上提前通知车主,准备抢单。
之前我说过,顺风车使用一些社交基因的,而且结合上面的分析,在平台里加上“好友”这个功能,在乘客正式发单前,可以先发送到好友当中,如果木有人响应,可以再将订单发到所有人的订单列表里。在车主端,做一个过滤,一种是“来自好友的订单”,一种是“来自陌生人的订单”。我猜想,这个功能,在以后的拼车软件里面会看到。
社交基因:
之前反复提到了拼车是有社交基因的,原因在于,通过拼车,大家是在线下建立了见面、聊天的场景,再回归于线上,成了好友。比起传统的社交,大家是在线上通过某种情况成了好友,然后再发展到线下。
线下的优势在于,你通过这个人言行,会有一个基本上的判断,是相对于来说真实的。但是线上的“朋友”是难以说清楚的,并不能很好的了解某个人。所以,我说拼车是可以从线下到线上的社交,是一种好友转化率较强的社交。
一次控诉:
在刚开始用拼车软件时,在抢单结束后,乘客付款前,车主可以看到乘客的联系方式,进行联系,确认地点等。但是,等我某天抢到一个距离出发时间还有15分钟的订单,想联系乘客时,发现只有乘客付款后,我才可以看到乘客的联系方式。而乘客迟迟不付款,我当时不知道应该去乘客的预约地点还是待在原地等待。最后乘客没有付款,我白白等待了十分钟。
我当时就拨打了拼车软件的热线,反映这个功能并不合理。得到的回复是,有些乘客不希望在付款前被打扰,所以才会有这个功能。我当时就提出了质疑,但是无奈,木有被接受。
但是在后进场的滴滴顺风车上,只要是车主接单,就可以立马联系乘客。早入场的拼车软件也变成了,如果车主接单后,乘客付费前,是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文字聊天的,但是并不能看到联系电话。这件事儿让我在心里得意了一番。至少在有些问题上,我是有比那些产品经理们有更好的感觉。
说说补贴:
拼车软件迅速火起来,是和大力的补贴分不开的。滴滴作为比较晚的入场者,通过“橙色星期一”活动,赢取了大量的客户。作为车主的我,慢慢的发现,滴滴上面的订单要多于嘀嗒了。以前,我想“拉客”时都是先打开嘀嗒,但是渐渐的,我会首先打开滴滴,再去看看嘀嗒上的订单。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改变。
巨额的补贴可以改变格局,但是也会有负面的影响。比如,滴滴和嘀嗒的补贴都是针对“新订单”,“新订单”的含义是,车主和乘客是第一次建立订单关系,而且接“熟人”的司机,是拿不到补贴的。
对于司机来说,接“熟人”可以减少沟通时间,路线更为熟悉,但是拿不到补贴了。相对来说,这种规定促使了司机更愿意去拉新订单。这其实是对社交关系的弱化,但是也有些司机愿意去接“熟人”,因为他减少了时间付出。
最后
回归到拼车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大家出行,减少交通压力,所以建立稳定的拼车关系是更有利的,但是目前巨头们都在为了份额努力,而忽视了建立稳定的拼车关系。但是我想拼车的社交化一定会得到发展,会让出行更加方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