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回答自己各种不同的问题,我想到的方法是思考,思考的来源呢?我想到的是看书。书的内容背后存在着或存在过的高低不同的真实世界和内心世界让我认为:答案在这里。
我也这么做了——从刚开始有心思的时候看看书到现在计划着去看(虽然看的还是很少)。对于我而言,书看了不少(这是和过去的自己相比的结论),但脑子又慢又笨的我看一本书常常要花挺长时间,且看完之后真正的理解又少得可怜,更别提心领神会。通常在读每本书的时候,是会自以为有些想法的,可渐渐的意识到——书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感受而不是思考,而感受更接近情感。自己看书时,往往更像晃动装着半瓶水的瓶子一样,在某些瞬间会让自己有天翻地覆的错觉甚至觉得自己也成了“水”的一部分,但冷静下来就会清楚瓶内的水并没有变化,自己也不是“水”,而这种错觉注定不会长久。这就是我想说的感受,它让我在某些时刻感觉自己的思考好想在经历某种激烈的演化,其实我的思考怎么能比书中点破的或藏着的更激烈呢?毕竟那是作者的体悟,而我仅凭作者的诉说和文字的排列组合就能做到这样的思考吗?于是想到,自己往往少有思考,更多的是感情的起伏,就像瓶子里的水经过晃动后并没有增加或减少也没有变得更甜或更咸,只是由于晃动产生了些终将消逝的泡沫。而这一切的感受都会像那水一样,再次平复。这并不是在说书没有用,相反,各种好书都是非常珍贵重要的,不论他们在诉说的是什么。我知道,这不是书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我对书有错误的期待,就像一个人错把冲动当天赋,又错把激情当爱一样,我错误的把书当成了“救命稻草”,他们不是为了拯救,而我却固执地期待它“救”我,这本来是一出自己的独角戏,但我非要偏执地让道具扮演角色和我搭戏。
相比承认自己的大脑是一台镇静的思考机器,我更愿意承认它是一双热辣的翻云覆雨手,这双手厉害在依违两可,可笑在自说自话。它会让自己的感受像坐过山车一样,而大脑就在我接触外界时充分发挥着这个功能。在书、电影、音乐里,在那些人们构建的世界里,我怎么会凭空有他们的认识和结论?没有见过他们的世界、不了解塑造他们思想的经历,只觉得和自己相似就可以吗?我想,只有感情上的共鸣可以让自己快速和那个可能甚至连原作者都没见过的世界统一步调——那些世界里的人也痛苦我痛苦的,也渴望我渴望的。而剥开痛苦和渴望的事件所引起的情感共鸣,我产生的思考有多少呢?或许这些思考都藏在作者表达的痛苦与渴望里,而我又能挖掘出多少呢?在某一段的描述里,我是认同角色的痛苦与渴望的,但这代表我兼具了这一段中暗含的思考吗?
电影中所有的镜头都是为了表达,例如,主角落寞的走在大街上,此时就连无关紧要的路人都很重要,因为他们的存在是为了烘托主角的感受,此时盒饭配烟,主角都会“法力无边”。在这些人们构建的世界中,表现出的感受太具体深刻了,这些感受随时都在塑造角色,可现实中能塑造人的只能是思考,来了又去的感受没办法做到。
我当然可以,也应该去体验书中不同的世界,但千万别像偏执求爱的人要求另一半爱自己一样,去要求书为我做什么,它毕竟连人都不算。它会调动感受、引发思考,而真正的思考,还是要自己来吧。想让自己像剧情里的角色那样,因为一片落叶都能顿悟是不可能的,现实中自己的思考往往没有变化或只是走个一两步,可走一步走两步其实没区别,尤其在思考这种事上,常常能称得上距离但未必算得上方向。我的感受是步伐的话,思考就像涉水,步伐只是前后,涉水却还有深浅。
感受大于思考是比较吗?应该不是。只是想提醒自己,思考很难得,是可以塑造人的。当然感受也重要,但大多只是在摇晃人。所以,别高估感受的来去,别忘了思考的可贵。要留住感受,也要发现思考。
网友评论